§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二章 常微分方程 返回. 一、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一阶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Advertisements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2.1 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2 边缘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三章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3.3 条件分布.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 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 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
HistCite 结果分析示例 罗昭锋. By:SC 可能原因:文献年度过窄,少有相互引用.
Game Theory 窦衍旭. 什么是博弈论 博弈论,经济学中很著名的理论, 就是在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根据对手可能作出的 决策作出决策,通俗地说,如果我这样做, 那么对手会怎样做,而对手基于我的做法 作出决策,我又该怎么做来应对。
§4.3 多重共线性 Multi-Collinearity. 一、多重共线性的概念 二、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 三、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四、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五、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六、案例 * 七、分部回归与多重共线性 §4.3 多重共线性.
一、拟合优度检验 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三、参数的置信区间
4 第四章 矩阵 学时:  18 学时。 教学手段: 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学生课堂练习,演练习题与辅导答疑相结合。 基本内容和教学目的:  基本内容: 矩阵的运算,可逆矩阵,初等矩阵及其性质和意义, 分块矩阵。  教学目的: 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矩阵等价的相关理论  2 .能熟练地进行矩阵的各种运算.
第二章 质点组力学 质点组:许多(有限或无限)相 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研究方法: 1. 分离体法 2. 从整体考虑 把质点的三个定理推广到质点组.
第二十三讲 7.3 利用频率采样法设计 FIR 滤波器. 回顾窗函数设计法: 得到的启发:能否在频域逼近? 用什么方法逼近? 通过加窗实 现时域逼近.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六十二讲 ) 离散数学. 最后,我们构造能识别 A 的 Kleene 闭包 A* 的自动机 M A* =(S A* , I , f A* , s A* , F A* ) , 令 S A* 包括所有的 S A 的状态以及一个 附加的状态 s.
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中溶液 pH 值计算的异同比较 谢永生  分析化学是大学化学系的一门基础课,课 时较少,其内容主要是无机物的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是以无机化学作为基础的,我们 都是在已掌握一定的无机化学知识后才学 习分析化学 。所以在分析 化学的学习中会 重复许多无机化学内容,造成学习没有兴.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 的一种手段。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 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1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2 ● 内容提要 1.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2. 准确度与精密度 3.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4. 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的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 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 观外在表现。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三十八讲 ) 离散数学. 第八章 格与布尔代数 §8.1 引 言 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关于集 合的理论。如果将 ρ ( S )看做 是集合 S 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 于是, ρ ( S )中两个集合的并 集 A ∪ B ,两个集合的交集.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四十八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非空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 不难证明 :(ρ(S),∩, ∪,ˉ, ,S) 是一个布尔代数。 其中: A∩B 表示 A , B 的交集; A ∪ B 表示 A ,
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 第一节 曲线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曲线方程的配置 第三节 多项式回归.
匀速运动点电荷产生的电磁场 指导老师: 孙老师和助教老师 莫建勇 pb 库仑定律只告诉我们一个静止的点 电荷的成场规律, 那么当点电荷匀 速运动时的成场规律怎样呢 ? 怎样 求解一个匀速运动点电荷对另一 个点电荷的作用力呢?回答是可 以运用狭义相对论的理论来进行 求解. 问题的提出.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二十五讲 ) 离散数学. 定理 群定义中的条件 ( 1 )和( 2 )可以减弱如下: ( 1 ) ’ G 中有一个元素左壹适合 1 · a=a; ( 2 ) ’ 对于任意 a ,有一个元素左逆 a -1 适 合 a -1 ·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用数量来表示试验的基本事件 定义 1 设试验 的基本空间为 , ,如果对试验 的每一个基 本事件 ,规定一个实数记作 与之对应,这样就得到一个定义在基本空 间 上的一个单值实函数 ,称变量 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 、 等表示.或用.
第 4 章 过程与变量的作用范围. 4.1 Visual Basic 的代码模块 Visual Basic 的应用程序是由过程组成的, 过程代码存放在模块中。 Visual Basic 提供了 三类模块,它们是窗体模块、标准模块和类 模块。 窗体模块 窗体模块是大多数 Visual Basic.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三十九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集合 的交( ∩ ),并(∪)是 ρ ( S )上的两个代数运算, 于是,( ρ ( S ), ∩ ,∪) 是一个格。而由例 知.
1 应用计量分析在公共财政领域的应用黄智聪 厦门大学财政系研究生课程 课程名称:应用计量分析在公共财政领域的 应用 授课老师:黄智聪 授课内容: 时间序列与横断面资料的共用 參考書目: Hill, C. R., W. E. Griffiths, and G. G. Judge, (2001), Undergraduate.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3学时.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化学系 3 班 何萍 物质的分离原理 世世界上任何物质,其存在形式几乎均以混合 物状态存在。分离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分成两 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的过程。 分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5 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 实际中,存在大量的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很多数值方 法到最后也会涉及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如样条插值的 M 和.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十一讲 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一章 二、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一 、无穷小运算法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极限运算法则.
在发明中学习 线性代数 概念的引入 李尚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随风潜入夜 : 知识的引入 之一、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去法  方程的线性组合  原方程组的解是新方程的解 是否有 “ 增根 ” ?  互为线性组合 : 等价变形  初等变换  高斯消去法.
§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 OLS ) 三、参数估计的最大或然法 (ML) 四、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五、参数估计量的概率分布及随机干 扰项方差的估计.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量子力学教程 ( 第二版 ) 3.4 连 续 谱 本 征 函 数 的 归 一 化 连续谱本征函数是不能归一化的 一维粒子的动量本征值为的本征函数 ( 平面波 ) 为 可以取 中连续变化的一切实数值. 不难看出,只要则 在量子力学中, 坐标和动量的取值是连续变化 的 ; 角动量的取值是离散的.
第 3 章 控制流分析 内容概述 – 定义一个函数式编程语言,变量可以指称函数 – 以 dynamic dispatch problem 为例(作为参数的 函数被调用时,究竟执行的是哪个函数) – 规范该控制流分析问题,定义什么是可接受的控 制流分析 – 定义可接受分析在语义模型上的可靠性 – 讨论分析算法.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五十三讲 ) 离散数学. 定义 设 G= ( V , T , S , P ) 是一个语法结构,由 G 产生的语言 (或者说 G 的语言)是由初始状态 S 演绎出来的所有终止符的集合, 记为 L ( G ) ={w  T *
平行线的平行公理与判定 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几何 制作者:赵宁睿. 平行线的平行公理与判定 要点回顾 课堂练习 例题解析 课业小结 平行公理 平行判定.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典型非周期信号 ( 如指数信号, 矩形信号等 ) 都是满足绝对可 积(或绝对可和)条件的能量信号,其傅里叶变换都存在, 但绝对可积(或绝对可和)条件仅是充分条件, 而不是必 要条件。引入了广义函数的概念,在允许傅里叶变换采用 冲激函数的前提下, 使许多并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的功率.
卫生学(第 7 版) · 第十二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1 直线相关与回归 第十一章. 卫生学(第 7 版) · 第十二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2 主要内容 直线相关 直线回归 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等级相关.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报告人:黄磊 缓冲溶液的积分缓冲容量. 缓冲指数的概念是 Vanslyke 在 1922 年提出 的,意义是当缓冲溶液改变一个单位时需 加入酸碱物质的量 即 这里的缓冲指数指的是微分缓冲容量,是 加酸碱物质的量随着 pH 值的变化率 1 ,微分缓冲容量.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8 章 常微分方程 实际中,很多问题的数学模型都是微分方程。我们 可以研究它们的一些性质。但是,只有极少数特殊的方程 有解析解。对于绝大部分的微分方程是没有解析解的。
初中几何第三册 弦切角 授课人: 董清玲. 弦切角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圆心角、圆周角、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 B′ C B 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1 、如果 x + 5 > 4 ,那么两边都 可得 x >- 1 2 、在- 3y >- 4 的两边都乘以 7 可得 3 、在不等式 — x≤5 的两边都乘以- 1 可得 4 、将- 7x — 6 < 8 移项可得 。 5 、将 5 + a >- 2 a 移项可得 。 6 、将- 8x < 0.
名探柯南在侦查一个特大盗窃集团过程 中,获得藏有宝物的密码箱,密码究竟 是什么呢?请看信息: ABCDEF( 每个字 母表示一个数字 ) A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B :既有因数 5 ,又是 5 的倍数 C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D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EF :是 2 、 3 、 5 的最小公倍数.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第 7 章说明 经典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限于常参数、 线性、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单方程模型,被解释变量 是连续的随机变量,其抽样是随机和不受限制的,在模型 估计过程中或者只利用时间序列样本,或者只利用截面数 据样本,主要依靠对经济理论和行为规律的理解确定模型 的结构形式。 本章中,将讨论几种扩展模型,主要包括将被解释变量抽.
§10.2 对偶空间 一、对偶空间与对偶基 二、对偶空间的有关结果 三、例题讲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 都经过同一点,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 似中心.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 胜一场得 2 分,负一场得 1 分. 如果某队为了争取 较好名次,想在全部 22 场比赛中得 40 分,那么这 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 引 言引 言 用学过的一元一次方 程能解决此问题吗? 这可是两个 未知数呀?
第四章 不定积分. 二、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一、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4.2 换元积分法 第二类换元法 第一类换元法 基本思路 设 可导, 则有.
数学广角——优化 沏茶问题.
个体 精子 卵细胞 父亲 受精卵 母亲 人类生活史 问题:人类产生配子(精、卵 细胞)是不是有丝分裂?
用 9 加几解决问题 北京小学 石 颖 第八单元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口算练习,复习旧知 9+5 = 9+7 = 109 快来算一算! 我们一起看算式,抢答结果,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 9+5 这道题的。 2+9 = 5+9 =
第五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幂法 /* Power Method */ 计算矩阵的主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Wait a second, what does that dominant eigenvalue mean? That is the eigenvalue with the largest.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3D 仿真机房建模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吴勃英、张达治 蒋灿、杜科材、魏世银 机房尺寸介绍.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汪礼胜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目的】 1 、研究霍尔效应的基本特性 ( 1 )了解霍尔效应实验原理以及有关霍尔器件 对材料要求的知识; ( 2 )测绘霍尔元件的 和 曲线; ( 3 )确定霍尔元件的导电类型,测量其霍尔系 数、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 2 、应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选做)
1 第三章 数列 数列的概念 考点 搜索 ●数列的概念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 高考 猜想 以递推数列、新情境下的 数列为载体, 重点考查数列的通 项及性质, 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也是考题难点之所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无界函数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第五节 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函数 第五章 第五章.
本章讨论有限自由度结构系统,在给定载荷和初始条件激励下的系统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第 六 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对于待估参数,不同的样本值就会得到不同 的估计值.这样,要确定一个估计量的好坏,就 不能仅仅依据某次抽样的结果来衡量,而必须由 大量抽样的结果来衡量.对此,一个自然而基本 的衡量标准是要求估计量无系统偏差.也就是说, 尽管在一次抽样中得到的估计值不一定恰好等于 待估参数的真值,但在大量重复抽样时,所得到 的估计值平均起来应与待估参数的真值相同.换 句话说,我们希望估计量的均值(数学期望)应 等于未知参数的真值,这就是所谓无偏性 (Unbiasedness) 的要求. 定义 7.1 设是来自总体 X 的一个样本,

是总体参数 的一个估计量,若 ( 7-7 ) 则称 是 的无偏估计量 (Unbiased Estimator) . 一个估计量如果不是无偏的就称它是 有偏估计量. 称为估计量 的偏差. 无偏估计的实际意义就是无系统偏差.估 计量是否无偏是评价估计量好坏的一个重 要标准. 若 ,但有 ,则称 是 的渐近无偏估计.

二.有效性 比较两个无偏估计量优劣的一个重要 标准就是观察它们哪一个取值更集中于待 估参数的真值附近,即哪一个估计量的方 差更小,这就是下面给出的有效性 (Effectiveness) 概念. 定义 7.2 设 与 都是总 体参数 的无偏估计,若 ( 7-8 ) 则称 比 更有效.

三. 相合性 在 的所有无偏估计量中,如果存在一 个估计量 ,它的方差最小,则此估计量 应当最好,并称此估计量 为 的最小 方差无偏估计,也称其为最有效的.可以 证明,对于正态总体 , 是 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有效性的意义是,用 估计 时,除无系统偏差外,还需考虑估 计的精度.

估计量 的无偏性和有效性都是在样 本容量 n 固定的情况下讨论的.由于估计量 和样本容量 n 有关,我们自然希望当 n 很大 时,一次抽样得出的的 值能以很大的概 率充分接近被估参数 ,这就提出了相合 性 (Consistency) (一致性)的要求. 定义 7.3 设 是总体参数 的估计 量,如果对任意 都有 ( 7-9 ) 则称 是 的相合估计量(或一致估计量)

由第五章定义 5.2 及( 7-9 )知, 是 的相合估计就意味着 依概率收敛于. 根据大数定律,无论总体 X 服从什么分布, 只要其 k 阶原点矩 存在,则对任意 都有 所以样本的 k 阶原点矩 始终是总 体 k 阶原点矩 的相合估计. 进一步地, 可 以证明:只要相应的总体矩存在,矩估计 必定是相合估计.特别地, 总是 的相合估计, 样本方差 和样本的二阶中

心矩 都是总体方差 的相合估计, 和 又都是 的相合估计. 由相合性定义可以看出,若 是 的 相合估计,当样本容量很大时,一次抽样 得到的 值便可作为 的较好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