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任务,掌握方式, 扎实做好 “ 课型 ” 研究
一、《中小学基本课型教学行为设计与实施研究》的意义
二、 “ 课型 ” 研究的目标 1 、认识目标:深化对中小学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 为转变教学行为找到原点; 2 、实践目标:运用中小学课堂教学规律,实现课堂 教学行为的自觉转变; 3 、育人目标:培养骨干教师,树立研究型教师的样 板,为转变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探索有效途径; 4 、工作目标:为区域性整体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 高教学质量找到有效对策
三、 “ 课型 ” 研究的内容
三、 “ 课型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四、 “ 课型 ” 研究进展情况 方式方法
四、 “ 课型 ” 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成果
主要成果简介: 概念间的关联 概念的应 用 概念 概念的由 来 概念的表象 概念的本 质 概念(知识的细胞)学习的内涵
在概念产生的背景中感知概念 通过概念的表象特征记忆概念 揭示概念的本质理解概念 主要成果简介: 在概念的运用中理解概念 在概念间的比较中区分概念 概念的形成方式
概念的应用 概念的关联 概念的由来 概念的表象 概念的本质 主要成果简介: 概念学习的一般过程
不同的学习主体对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同一个学习主体对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主要成果简介: 不同的学习情境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方式 概念形成的差异性
技能学习内涵 = 单项技能 + 组合技能 产生的背景 技能应用 技能 操作程序 与知识、技 能的关联 操作方法 主要成果简介:
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 产生的背景 技能应用 操作程序 与知识、技 能的关联 操作方法 主要成果简介:
技能形成的规律 认知在前 —— 示范:观察、感知、确认 主要成果简介: 始于模仿 —— 任务、要求:模仿操作 成于实践 —— 任务、反馈:掌握程序和方法 目标递进 —— 知、会、熟、巧
复习的功能 = 正向强化 + 反向矫正 主要成果简介: 知识的强化过程 知识再现 知识重组 知识确认 知识拓展 知识应用
主要成果简介: 技能的强化过程 技能的再现 变式应用 总结提炼 揭示关联
主要成果简介: 知识的矫正过程 呈现错误知识 呈现正确知识 揭示错误原因 运用正确知识 建立知识间联系
主要成果简介: 技能的矫正过程 呈现错误技能 呈现正确方法 揭示错误原因 运用正确方法 (三种训练) 建立新旧联系
阅读学习目标 = 读懂 + 会读 + 会用 主要成果简介: 读懂的一般过程 由表意知寓意 (意) 见字形读出音 (音) 由形音知表象 (象) 由寓意知写法 (法)
主要成果简介: 会读的一般过程 会提炼:情、理、道、 法 会读音:字、词、句、 段、篇 会描象:见人、见物、 见事 会表达:说对、说准、 说漂亮
主要成果简介: 会用的一般过程 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理解同类型文章 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进行自己的习作
主要成果简介: 阅读学习的一般过程 由表及里 字词开路 由字成像 回归语文
四、 “ 课型 ” 研究进展情况 结论
四、 “ 课型 ” 研究进展情况 缺陷
五、 “ 课型 ” 研究的后续任务
五、 “ 课型 ” 研究的具体任务与方法 课型界定 要素分析 课型设计 设计论证 课例设计 课例实践 总结提炼
《课型研究》案例
二、学习要素分析 目标 达成 规律
《课型研究》案例 二、学习要素分析 学生 学习 规律
《课型研究》案例 二、学习要素分析 可以 借鉴 经验
《课型研究》案例 二、学习要素分析 适宜 的学 习场
《课型研究》案例 三、课型设计
三、课型设计 1 、学习流程 —— 遵循学科学习规律、学生认知规律 2 、环节目标 —— 每一步的目的性,总目标的分解 3 、学生行为 —— 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4 、教师行为 —— 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课型研究》案例 四、课型设计论证 1 、学习流程 —— 主线清晰?符合两律? 2 、环节目标 —— 明确?可成?保证总目标? 3 、学生行为 —— 目的性?主动性?可行性? 4 、教师行为 —— 匹配性?教育性?科学性?
《课型研究》案例 五、课例设计 具体一节课的详细教案 六、课例实践与反思 上课、观摩、研讨、反复修改、反复完善 七、总结提炼 总结学习规律,完善课型设计 总结实践经验,转变教学行为 制定评价标准
对《课型研究》的建议 给学校的建议 学习前期研究经验与成果 —— 摸清底数,确定起点 选择几个具体的课型研究 —— 聚精会神,趟出路子 重点抓好几个学科中骨干 —— 树立标杆,打造样板 课型研究与日常工作结合 —— 转变方式,不加负担
对《课型研究》的建议 给骨干教师的建议 认真学习前期研究经验和成果,选好起点和路径 精选 1~2 个具体课型作为研究内容,不要贪大贪全 明确路子,始于模仿,勤于实践,善于思考 搞好校内外合作,避免单打独斗 平心静气、聚精会神、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