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边坡稳定 Slop Stabilit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 投影法概述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平面立体三视图、尺寸标注 本讲内容 复习: P25~P31 、 P84~P85 作业: P7, P8, P14[2-32(2) A3 (1:1)]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轴系零件 § 8-1 键、销及其连接 一、键连接 二、销连接 § 8-2 轴 一、轴的分类和应用 二、轴的结构和轴上零件的固定
退 出退 出退 出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仪器使用 §1-2 尺规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 比例尺圆规分规铅笔曲线板。 要提高绘图的准确度和绘图效率,必须正确地使用各种绘图工 具和仪器。常用的手工绘图工具和仪器有图板、丁字尺、三角板、 比例尺、圆规、分规、铅笔、曲线板等。 提示:将光标放在仪器上,
在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地球上 两点间最短航线的方向问题经常出现,由于 很多学生对这类问题没有从本质上搞清楚, 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只是机械地背一些结 论,造成解这类题目时经常出错。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方向问题.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2 边缘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三章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3.3 条件分布.
基本知识和几何要素的投影 模块一: 字体练习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题目提示返回.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 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 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
第三章 土体应力 Chapter 3 Stresses in Soil
第二章 质点组力学 质点组:许多(有限或无限)相 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研究方法: 1. 分离体法 2. 从整体考虑 把质点的三个定理推广到质点组.
两极异步电动机示意图 (图中气隙磁场形象地 用 N 、 S 来表示) 定子接三相电源上,绕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气 隙中建立基波旋转磁动势,产生基波旋转磁场,转速 为同步速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电动机运行时的基本电磁过程: 这个同步速的气隙磁场切割 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 转子绕组中产生相应的电流;
Graphene Double Quantum Dot Transport Property Zhan Su Jan. 12, 2011.
《土质学与土力学》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第三章 土的工程分类和特殊土 的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分类 分类的目的: 土的分类体系就是根据土的工程性质差异将土划分成一定的类别, 目的在于通过通用的鉴别标准,便于在不同土类间作有价值的比较、 评价、积累以及学术与经验的交流 分类原则: 1. 分类要简明,既要能综合反映土的主要工程性质,又要测定方法简单,
塑 性 加 工 学 实 验 课 件塑 性 加 工 学 实 验 课 件 — 金属室温压缩变形抗力测定及加工硬化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制作人:尹德良.
2.1 结构上的作用 作用及作用效应 作用的分类 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 的一种手段。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 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论匀强磁场条件下磁通回 路的取法 物理四班 物理四班 林佳宁 (PB ) 林佳宁 (PB ) 指导老师 : 秦敢 指导老师 : 秦敢.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1 第七章 灼热桥丝式电雷管. 1. 热平衡方程 C ℃ 冷却时间 2. 桥丝加热过程 ⑴忽略化学反应惰性方程 ; (2) 为简化集总参数 C, (3) 热损失有两部分 : 轴向与径向 ; 第一种情况 在大功率下忽略热损失, 第二种情况 在输入低功率下 输入 = 散失热量 I I = 3 电容放电时的桥丝温度和发火能量(电容放电下,
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 第一节 曲线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曲线方程的配置 第三节 多项式回归.
第五节 钢梁的局部稳定 对组合梁才考虑局部稳定问题. 如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时,应满足: 一、翼缘板的局部稳定 二、腹板的局部稳定 采用配置加劲肋的方法来解决。 第五节 钢梁的局部稳定.
2.4 基本设计表达式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值 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靠 基本设计表达式.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二十五讲 ) 离散数学. 定理 群定义中的条件 ( 1 )和( 2 )可以减弱如下: ( 1 ) ’ G 中有一个元素左壹适合 1 · a=a; ( 2 ) ’ 对于任意 a ,有一个元素左逆 a -1 适 合 a -1 ·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2.3 结构的功能和极限状态 结构的组成和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的极限状态.
第四章 平面 §4-1 平面的表示法 §4-1 平面的表示法 §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4-3 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 §4-3 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4 流体流动阻力 流体的粘性和牛顿粘性定律 (1)牛顿粘性定律 速度分布(速度侧形):速度沿距离的变化关系。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第七节 有腹筋梁斜截面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和影响因素 一、有腹筋梁斜裂缝出现前后的受力特点 二、 有腹筋梁沿斜截面破坏的形态 三、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化学系 3 班 何萍 物质的分离原理 世世界上任何物质,其存在形式几乎均以混合 物状态存在。分离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分成两 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的过程。 分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5 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 实际中,存在大量的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很多数值方 法到最后也会涉及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如样条插值的 M 和.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十一讲 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一章 二、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一 、无穷小运算法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极限运算法则.
第2章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回顾 ——产生激光的三个必要条件: 1. 工作物质 2. 激励能源 3. 光学谐振腔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1 第二章 化工设备强度计算基础 教学重点: 薄膜理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对容器的基本感性认识.
可逆电动势 可逆电动势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 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可向 正反两方向进行 2. 电池在十分接近平衡 状态下工作 Reversible Electromotive Force (emf)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初中几何第三册 弦切角 授课人: 董清玲. 弦切角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圆心角、圆周角、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 B′ C B 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古代机械探胜 古代机械探胜 —— 之水车篇. 辉煌的历史 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指南车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 易经.
Chapter 11 Bending of Thin Plates 薄板弯曲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第七章 成形车刀.
1-4 节习题课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物理组 阚方海. 2 、位移公式: 1 、速度公式: v = v 0 +at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4 、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 要规定正方向 统一单位 五个量知道了三 个量,就能求出 其余两个量 3 、位移与速度关系: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组. 化学反应器概述 化学反应器是生产过程的重要设备之一,化学反应状态很大程度决定产 品的质量,产量。因此反应器的操作最优化具有实际意义。  反应器分类 ( 1 )物料进出状态:间歇式,连续式 ( 2 )物料流程分:单程、循环 ( 3 )反应器结构:釜式、管道式、塔式、固定床、流化床.
图书馆 第四章 刚体的转动 rotation of a rigid body rotation of a rigid body.
退 出退 出退 出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正多边形的画法 1. 正六边形 §1-3 几何作图 ( 1 )根据对角线长度作图   利用外接圆半径作图.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胡 琳 1.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 的画法 2.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 的画法正等轴测图画法非机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 都经过同一点,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 似中心.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港口起重机回转支承轮 齿与法兰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 工程研究中心 胡吉全.
1 第 4 章 速度瞬心及其应用 ● 利用速度瞬心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 ● 将低副机构转变为高副机构 ( 瞬心线机 构,共轭曲线机构) ● 用低副机构的分析方法对高副机构进 行结构和运动分析 ( 高副低代 )
求功三思路 ⑶由功能关系推算 ⑴用功的公式 ⑵由功率定义式 ※重力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它力)做 的总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弹力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 ※非重力弹力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 势能定理 功能原理 ※非重力弹力功 =0 时机械能守恒:
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度(海拔):表示某一 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等深线 ):在地图上,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 线。
Chapter 7 Slope Stability 7.1 General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of arbitrary shape and composition various approximate methods have been.
§6 Earth Pressure and Retaining Wall 土压力理论与挡土墙设计 Introduction/ 引言 Rankine’s earth pressure theory / 朗肯土压力理论 Coulomb’s earth pressure theory / 库仑土压力理论.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1 第三章 数列 数列的概念 考点 搜索 ●数列的概念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 高考 猜想 以递推数列、新情境下的 数列为载体, 重点考查数列的通 项及性质, 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也是考题难点之所在.
第二节. 广告牌为什么会被风吹倒? 结构的稳定性: 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 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三、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1 、有效辐射 J ( Radiosity ) : 黑体表面: 在灰体表面间存在多次吸收、反射现象 — 黑体不反射 灰体表面: — 灰体反射 假设:灰体; ;投射辐射 G 有效辐射 J :单位时间内、由灰体 的单位表面积所射离的总能量 有效辐射 J 为灰体本身的辐射(辐 射力.
§9. 恒定电流场 第一章 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 电流强度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 正负电荷反方向运动产生的电磁效应相同 ( 霍尔效应 特例 ) 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 电流方向:正方向、反方向  电流强度 ( 电流 ) A 安培 标量 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无界函数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第五节 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函数 第五章 第五章.
本章讨论有限自由度结构系统,在给定载荷和初始条件激励下的系统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第 六 章
第四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和要求 1 .夹紧装置的组成 工件在夹具中正确定位后,由夹紧装 置将工件夹紧。
寿县一中 常清 简单几何体 鸟巢.
一、弧微分 规定:   单调增函数 如图,   弧微分公式 二、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曲率是描述曲线局部性质(弯曲程度)的量. ) ) 弧段弯曲程度 越大转角越大 转角相同弧段越 短弯曲程度越大 1 、曲率的定义 )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边坡稳定 Slop Stability 7.1 Introduction (前言) Slopes are classified into natural slopes (e.g. hill slopes and river banks) as well as man-made slopes (e.g. earth dams and embankments). (边坡分为天然边坡和人工边坡) Ensuring stability of slope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slope failures usually result in much death and destruction. (边坡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因为滑坡导致人命与经济的损失)

Las Colinas landslide, El Salvador (2001) Alpine debris flow (2000)

Major slope-instability related catastrophes of the 20th century Kansu (China) 1920 Loess flow 200,000 killed Gros Ventre (Wyoming) 1925 Rockslide ~40 killed Madison (Montana) 1959 Rockslide >100 killed Vaiont (Italy) 1963 Rockslide 2,600 killed Aberfan (Wales) 1966 Debris-slide 144 killed Huascaran (Peru) 1970 Complex 25,000 killed Nevado del Ruiz (Colombia) 1985 Debris flow 23,000 killed Casitas (Nicaragua) 1998 Debris flow +2,000 killed Venezuela 1999 Complex +20,000 killed Swiss/Italian Alps 2000 Debris flow 38 killed

7.2 Types of slope failures (滑坡的类型) (i) Translational slides failure of a slope along a weak zone of soil (沿软弱层滑动) failure surface tends to be plane and roughly parallel to the slope (滑动面为平面与坡面平行 ) Sliding mass (滑体) Sliding surface or weak zone (滑动面或软弱层) Detached landslide deposit

(ii) Rotational slides Sliding surface is an arc which is common in cohesive soils (粘性土的滑动面为一曲面) Sliding surface (滑动面)

7.3 Methods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The stability of a slope can be analysed using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 equilibrium of forces (极限平衡法) Limit analysis based on plasticity - equilibrium of stresses (极限应力分析法)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有限差分法) Finite element method (有限元法)

1.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极限平衡法) In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LEM), the soil is considered to be on the verge of failure along an assumed or a known sliding surface. (在某一假设滑动面上,整个块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In general, the sliding surface is assumed to be a circular arc for clays or a logarithmic spiral for sands and gravels. Factor of safety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shear strength over shear stress acting on the soil mass at the assumed slip plane in order to maintain a condition of limiting equilibrium. (安全糸数定义为在极限平衡条件下抗剪强度与下滑力之比)

For the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using the LEM, two analyses are considered for each slope: Effective Stress Analysis (c´ and ´) that represents drained or long-term behaviour of the slope (有效应力分析对应边坡长期的稳定) Total Stress Analysis (cu) that represents undrained or short-term behaviour of the slope (总应力分析对应边坡短期的稳定)

2. Slop in cohesionless soil 无粘土边坡 1). General case 常规情况 For an infinite slope, the depth of the failure surface is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length of the slope (滑动面深度比边坡长度小) Assumptions (假定): no ground water table (没有地下水) homogeneous cohesionless soil (均质无粘性土) failure surface is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of the slope (滑动面与坡面平行) The slope is inclined at angle  to the horizontal and the depth of failure plane is z (坡角为, 滑动面深度为z) z b

Consider a slice of soil element of width b (土单元体的宽度为b) Assume the side forces on the soil element can be neglected in the stability analysis (假设不考虑该单元体两侧应力对稳定性的影响) The force diagram acting on the element is shown as follows: z b W N T W is weight of soil element (土单元体的重量), T is shear force on the slip plane (滑动面上的剪切力) and N is normal force on the slip plane (滑动面上的法向支撑力)

Force equilibrium parallel to the slope surface (顺坡方向静力平衡) z b W N T Force equilibrium normal to the slope surface (坡面法线方向静力平衡) Shear strength along the slip plane (滑动面上的抗剪力) where  is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内摩擦角)

Factor of safety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shear strength over the shear stress: (安全糸数定义为抗剪力与下滑剪切力之比) For homogeneous cohesionless soil slope, the slope is stable if the slope angle is smaller than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the soil (对于均质无粘性土土坡,只要坡角小于土的内摩擦角, 土体就是稳定)

2). With Seepage 有渗流情况 If ground water table exists and coincides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slope (地下水位与坡面相同) Force equilibrium parallel to the slope surface (顺坡方向静力平衡) z b W N’ T U Force equilibrium normal to the slope surface (坡面法线方向静力平衡) Shear strength along the slip plane (滑动面上的抗剪力)

Factor of safety (FS) is expressed as: z b W N’ T U Weight W is expressed as: Hydrostatic force U is expressed as:

Factor of safety (FS) is expressed as: The factor of safety is reduced by a factor ’/sat if the water table rises to the slope surface.

7.4. Slope in cohesive soil -Total stress analysis, (粘土边坡的总应力分析) This total stress analysis covers the case of a fully saturated clay under undrained condition, or for the condition immediately after construction. (总应力分析合适用于饱和粘土在不排水条件下或短期的稳定分析) Only moment equilibrium is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满足力矩平衡条件) In section, the potential failure surface is assumed to be a circular arc. (滑动面为弧形)

A trial failure surface: center O, radius r and length L is shown below. (下图为一假设滑动面:圆心为O,半径为r,弧长为L)

Consider the moment at point O, the distributing moment of W is expressed as where d is the moment arm of W from point O (d是W对滑弧圆心的力臂) The resisting moment of Tf at point O is expressed as: where cu is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of the soil, L is length of the circular arc and r is radius of the circular arc

Factor of safety (Fs) is given by: If tension crack exists at the crest of the slope, how to evaluate the factor of safety for the slope? (当裂缝在坡顶出现,怎样计算边坡的安全糸数?)

Depth of tension crack is 2cu/ If tension crack exists at the crest of the slope, the arc length L will be shortened. [当裂缝在坡顶出现,滑弧长度便会减小] Tension crack Depth of tension crack is 2cu/

If the crack is filled with water, a hydrostatic force will act normal to the crack. The additional moment of this hydrostatic force must be added to equation (7.11) for calculating the factor of safety of the slope. (当裂缝积水,计算安全糸数时公式(7.11)中必需考虑静水压力对滑弧圆心O的力矩) h Hydrostatic force U W d L’

7.5 Swedish Method of slices (瑞典条分法) For   0, method of slices can be used where the soil mass above the assumed slip surface is divided into a series of vertical slices (当  0时,滑动块体分成多个垂直的土条) The factor of safety (Fs) is defined as N’ W T

The forces acting on a vertical slice of soil mass are shown as follows: (某一个土条上力的分布如下)

Total weight of the slice (土条重量) W = bh Effective normal force on the base (有效法向力) N’ = ’l Hydrostatic force on the base (静水力) U = ul where u is pore-water pressure at the center of the base Shear force on the base (剪切力) T Total normal forces on the sides (法向条间力) E1 and E2 Shear forces on the sides (切向条间力) X1 and X2

For n slices, the number of unknowns are N’: n T: n E: n-1 X: n-1 Point of application of E: n-1 Point of application of N: n Factor of safety: 1 Total no. of unknown 6n-2 For n slices, number of equations are 4n If N’ is assumed act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of the slice, we need a further n–2 assumptions for the problem to be statically determinat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resultant of the interslice forces is zero and the slip surface is a circular arc. (滑动面为圆弧和不考虑间条力 ) Consider equilibrium of forces normal to the base of the slice (土条底面法向力的平衡 ) b W h T a N’ l The factor of safety (Fs) is expressed as ul

7.6 Bishop solution (毕肖普条分法) It is assumed that the resultant forces on the sides of the slices are horizontal and the slip surface is a circular arc. (滑动面为圆弧和不考虑切向间条力 ) Fs is defined as follows: (安全糸数定义抗切强度与剪切力的比) h W b l a N T ER EL ul Consider force equilibrium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垂直方向力的平衡)

Substitute l = b sec  and put N’ to the left hand side of the expression The factor of safety (Fs) is express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