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CHAPTER AS-AD 與景氣循環. 18 CHAPTER AS-AD 與景氣循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章 抽樣與抽樣分配 蒐集統計資料最常見的方式是抽查。這 牽涉到兩個問題: 抽出的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反應出母體的特徵?
Advertisements

1 Chapter 4 利率概述. 2 前 言 本章將探討: 如何衡量殖利率 利率的各種報價方法 債券利率與債券投資的關係 實質利率與名目利率之區別.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8 第 5 章 流程分析.
全球化環境下的組織管理 本章內容 全球化的趨勢 國際化的階段 國際企業母公司對分支機構的管理取向 國際企業組織的結構設計 Chapter 6
彈性的定義 彈性是用來衡量供需數量變動敏感度的指標,可以用下式表示: e = 上式中: Q 代表供給量或需求量
Copyright © 2008 Cengage Learning. 8. 一國國民所得的衡量 23.
貨幣創造與控制 CHAPTER 27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解釋銀行如何藉由放款而創造貨幣 1 解釋中央銀行如何影響貨幣數量 2.
PART 7 檢視總體經濟 13 GDP 與生活水準 CHAPTER. PART 7 檢視總體經濟 13 GDP 與生活水準 CHAPTER.
消費者物價指數反映生活成本。當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時,一般家庭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才能維持相同的生活水準。經濟學家用物價膨脹(inflation)來描述一般物價持續上升的現象,而物價膨脹率(inflation rate)為物價水準的變動百分比。
投資理財的實務操作技巧 廖品綜 現職:日盛證券 高雄分公司 副理 中華民國證券分析協會會員 經歷:荷蘭銀行 高雄分行 副理 安泰證券 大發分公司 經理.
國際金融. 國際貿易的金融面 國際貿易的特色之一,即在於交易雙方使用不同的貨 幣。 當甲國商人自乙國進口貨品,而欲支付其價款時,必 須有乙國商人願意接受的國際支付工具,此即為外匯。 廣義的外匯是指所有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短期有價資產, 包括外國通貨,外幣存款,外國公債,外國證券等。
McGraw-Hill/Irwin © 2003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肆 資料分析與表達.
CH07分析工業產品市場 中興大學行銷學系 黃文仙
21 國際金融 2004 年 6 月 30 日, 美國聯邦準備銀行宣 布調高利率。兩天之後, 台北股票指數 下跌約 90 點。 報紙報導 : 「外資大賣台股 82 億元」, 並猜測台灣股價下跌是受到美國利率 政策影響。外資大賣台股」一詞表示 外國人可以隨時買賣台灣股票, 這是典 型的國際金融市場之交易活動。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8 第 6 章 製造流程的選擇與設計.
五力模式 -葛維鈞-. 2 五力分析 產業內 競爭者 產業內 競爭者 替代者 購買者 供應者 潛 在 進入者 潛 在 進入者.
4 CHAPTER 需求與供給. 4 CHAPTER 需求與供給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區別需求量與需求的差異,瞭解需求的決定因素 1 區別供給量與供給的差異,瞭解供給的決定因素 2 解釋需求與供給如何決定市場價格與數量,以及需求與供.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兩岸學分班 — 管理經濟學 1 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兩岸學分班 課程名稱:管理經濟學 MANAGERIAL ECONOMICS 授課內容:需求 日期: 2010 年 9 月 21 日、 28 日.
第二章 供給與需求 中興大學會計學系 授課老師:簡立賢.
Chapter 8 消費可能性 偏好 選擇 Part 3 家庭的選擇
經濟學複習 (一) 馬可容 09/26/2008.
經濟學 2000 (四版) 第 8 章 完全競爭市場 熊秉元 ˙ 胡春田 ˙ 巫和懋 ˙ 霍德明合著 雙葉書廊發行 第 8 章 完全競爭市場.
國際貿易 CHAPTER 20 When you have completed your study of this chapter, you will be able to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描述國際貿易的形態與趨勢 1 解釋國家從事國際貿易以及貿易使得所有國家受惠的原因.
Part 4 廠商與市場 產出與成本 產出與成本 Chapter 10 Economics, 6th, Parkin, 2004, Chapter 10: 產出與成本 [ 第 1 頁 ]
14 總體經濟學導論.
效率與公平 效率與公平 Part 2 Chapter 5 市場如何運作 Economics, 6th, Parkin, 2004, Chapter 5: 效率與公平 [ 第 1 頁 ]
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
短缺,盈餘與均衡. 遊戲規則  老師想出售一些學生喜歡的小食。  老師首先講出價錢,有興趣買的請舉手。
公司加入市場的決定. 定義  平均成本 = 總成本 ÷ 生產數量 = 每一單位產量所耗的成本  平均固定成本 = 總固定成本 ÷ 生產數量  平均變動成本 = 總變動成本 ÷ 生產數量.
大陸問題研究 潘兆民 東海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第一章 大陸問題研究簡介 一、大陸問題研究的重 要性 二、國民政府為何會失 敗.
第一節 國內生產毛額.
生產系統導論 生產系統簡介 績效衡量 現代工廠之特徵 管理機能.
Part 4 廠商與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 Chapter 11 Economics, 6th, Parkin, 2004, Chapter 11: 完全競爭市場 [ 第 1 頁 ]
Notes appear on slides 4, 6, and 12.
第 6 章 完全競爭市場 本章內容要點 四種市場結構 短期供給曲線 長期供給曲線 生產者剩餘 完全競爭的效率.
外幣. 貨幣  你們可以說出不同國家使用的貨幣嗎?  你們每人會有四張沙地阿拉伯貨幣。 $1 One Saudi Arabian Riyal $1 One Saudi Arabian Riyal $1 One Saudi Arabian Riyal $1 One Saudi Arabian Riyal.
Mid exam answers 1.We assume that a permanent increase i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U.S. money supply is from  to  +  . The Fed unexpectedly announces.
工作與失業 CHAPTER 14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定義失業率與其他勞動市場的指標 1 描述失業的原因與型態,定義充分就業,並解釋失業與 實質 GDP 的關係 2.
生產與成本 CHAPTER 9 價格、利潤與產業表現 PART 3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解釋經濟學中的成本與利潤 1 解釋廠商短期下的產量與勞動數量之關係 2 解釋廠商長期下的產量與勞動數量之關係 3 推衍與解釋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經濟問題 CHAPTER 3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利用生產可能邊界來描述經濟問題 計算機會成本 定義效率與描述資源的效率使用 解釋生產可能邊界擴張的原因 解釋人們如何受惠於專業化與交易.
公用品.  該物品的數量不會因一人的消費而受到 影響,它可以同時地被多人享用。 角色分配  兩位同學當我的助手,負責:  其餘各人是投資者,每人擁有 $100 , 可以投資在兩種資產上。  記錄  計算  協助同學討論.
宏觀經濟學之均衡點. 定義  非自願性失業 當工人預備以現有的名義工資水平去接受工作,但 未能找到工作時,這種稱為非自願性失業。  通貨膨脹 所有名義價格持續上升。
Notes appear on slides 4, 11, 30, 32, and 41.
完全競爭市場.
經濟學 2000 (四版) 第 6 章 廠商與生產技術 熊秉元 ˙ 胡春田 ˙ 巫和懋 ˙ 霍德明合著 雙葉書廊發行 本章內容要點:  廠商的出現  經濟利潤與利潤極大化  短期的生產技術  邊際報酬遞減法則  長期的生產技術.
7 政府對市場的影響 CHAPTER. 7 政府對市場的影響 CHAPTER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解釋課稅對價格與數量的影響,買賣雙方如何負擔稅額, 以及課稅導致缺乏效率 1 解釋價格上限的運作,以及租金上限如何導致住屋短缺、
Chapter 10 m-way 搜尋樹與B-Tree
19 CHAPTER 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效果. 19 CHAPTER 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效果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解釋財政政策的效果 解釋貨幣政策的效果 1 解釋貨幣政策的效果 2 The analysis of policy makes.
1 Chapter 5 利率的行為. 2 前 言 本章將探討: 名目利率水準如何決定以及影響利率行為的因素 債券和貨幣市場的供需分析如何影響利率變動 ( 假 設經濟體中只有一種證券一種利率 )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4, 5, and 6.
台灣大學公衛系選修課程 課程名稱:經濟學 ECONOMICS 授課內容: 供給、需求與市場均衡 日期: 2003 年 10 月 1 日.
彈 性 彈 性 Part 2 Chapter 4 市場如何運作 Economics, 6th, Parkin, 2004, Chapter 4: 彈 性 [ 第 1 頁 ]
PART 5 THE REAL ECONOMY 16 GDP 潛能與經濟成長 CHAPTER.
1 © 2011 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Pearson Education Taiwan). 2 學習目標 1. 當面對可預測的變異性時,同步管理並改善供應鏈 中的供給。 2. 當面對可預測的變異性時,同步管理並改善供應鏈 中的需求。 3. 當面對可預測的變異性時,使用總體規劃將利潤最 大化。
15 消費者物價指數與生活成本 CHAPTER. 15 消費者物價指數與生活成本 CHAPTER.
效用與需求 效用與需求 Part 3 Chapter 7 家庭的選擇 Economics, 6th, Parkin, 2004, Chapter 7: 效用與需求 [ 第 1 頁 ]
1 The Determination of Exchange Rates Chapter 2 2 CHAPTER 2: THE DETERMINATION OF EXCHANGE RATES CHAPTER OVERVIEW: I.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S 均衡即 期匯率.
台灣大學公衛系選修課程 課程名稱:經濟學 ECONOMICS 授課內容:消費者的選擇 日期: 2003 年 10 月 29 日.
工作與失業 CHAPTER 21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定義失業率與其他勞動市場的指標 1 描述失業的原因與型態,定義充分就業,並解釋失業與 實質 GDP 的關係 2.
第 5 章 成本與廠商決策 本章內容要點 廠商的出現 經濟利潤與利潤極大化 短期與長期的生產技術 短期與長期的成本結構 規模報酬.
PART 2 近觀市場 5 需求與供給彈性 CHAPTER. PART 2 近觀市場 5 需求與供給彈性 CHAPTER.
Chapter 1 為何研究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
存在中間財市場下的廠商授權   蔡明芳  淡江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 (朝陽科大財金系)  2008 年 11 月 17 日.
McGraw-Hill/Irwin © 2003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All Rights Reserved. 肆 資料分析與表達.
Lecture #1 – 市場無所不在 Contemporary Economic Thoughts, Fall 2008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Shih Hsin University Yi-Hsiue Wang.
22 景氣波動與財政赤字 2000 年台灣失業人數是 29.3 萬人, 就業 人數是 949 萬人。 2003 年, 就業人數增 為 957 萬人, 但失業人數則上升為 50.3 萬人, 失業人數大幅增加是景氣衰退所 引起。 景氣衰退除了使失業人口增加之外, 通 常也使政府財政赤字增加。本章將討 論景氣波動之現象與財政赤字問題。
1 Chapter 6 利率的風險 與期間結構. 2 前 言 本章將探討: 不同利率之間相互的關係以展現利率的全貌 影響利率波動的來源與導因 利率的風險結構 利率的期間結構.
啤酒遊戲- 供應鍊模擬 Dr. CK Farn 2006 Spring. 中央大學。范錚強 2 模擬設定 過度簡化的供應鍊 銷售桶裝啤酒 角色 工廠(倉庫) 配銷商 大盤商 零售商.
第十七章 國民所得的計算 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計算 GDP 的計算 個人可支配所得 實質 GDP 實質 GDP.
12-1 現代經濟學 李沃牆 著前程文化 現代經濟學 李沃牆 著  本章學習目的  瞭解國內生產毛額  瞭解國內生產毛額之衡量  瞭解各種國民所得之間的關係  瞭解物價水準與物價指數  瞭解實質國民生產毛額  瞭解國民所得會計之限制  瞭解家計單位所得分配衡量  瞭解新經濟福利指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8 CHAPTER AS-AD 與景氣循環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提供經濟衰退的技術定義,並描述景氣循環 1 定義總合供給,並描述影響總合供給的因素 2 Economists are ambivalent about the aggregate supply-aggregate demand (AS-AD) model.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ists, who like to build their models from the base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preferences, don’t use the model because the AS and AD curves are not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shifts both the AS and AD curves simultaneously and in complicated ways. New Keynesian economists have dropped the model in favor of a dynamic variant that places the inflation rate on the y‐axis and the output gap (real GDP minus potential GDP as a percentage of potential GDP) on the x‐axis. Despite attacks on the model from both sides of the doctrinal spectrum, those of us who spend a good part of our professional lives teaching the principles course recognize the AS-AD model as the key macroeconomic model. For us, the model plays a similar role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macroeconomics to that played by the demand and supply model in microeconomics. That is the view taken in this textbook. The AS-AD model is the best model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introducing students to macroeconomics. It enables them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way the economy works, to organize their study of the subject, and to understand the debates surrounding the effects of policies designed to improve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定義總合需求,並描述影響總合需求的因素 3 解釋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波動如何造成景氣循環 4

18.2 總合供給 實質 GDP 取決於 勞動受僱數量 資本數量、人力資本與技術狀態 土地與自然資源的數量 企業才能

18.2 總合供給 在充分就業下: 勞動市場均衡決定勞動受僱數量,此為充分就業的勞動數量 實質 GDP 為 GDP 潛能 在景氣循環的過程中: 勞動受僱數量在充分就業水準上下波動 實質 GDP 在 GDP 潛能上下波動

總合供給的基本 18.2 總合供給 總合供給 是指實質 GDP 供給量與物價水準的關係 其他影響生產的因素保持不變,

18.2 總合供給 沿著 GDP 潛能的垂直線,當物價水準變動,名目工資與其他生產要素的名目價格也隨之變動,且變動的程度等於物價水準變動的程度,以保持實質工資或實質價格處於充分就業的均衡水準

18.2 總合供給 圖 18.1 總合供給曲線 總合供給曲線 AS 代表實質 GDP 供給量與物價水準的關係,而其他影響生產的因素保持不變 It’s difficult to start using the AS-AD model until you are convinced that students have bought into the notion that the aggregate supply curve is upward sloping and the reasons behind it. The AS curve that is used in this chapter is a 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 because it assumes that product prices and resources prices do not move in lock step with one another. That is to say that wages, materials prices, energy prices and the like move with a lag behind product prices. To launch your lecture, walk through this thought experiment with your students. Ask your class if firms are likely to be motivated to step up production in the face of rising product prices. They will have no trouble responding in the affirmative. Now tell your students that the higher price is actually the result of an increase in the general price level. Ask them how quickly workers are likely to respond by asking for wage increases. The answer is that it will take time for workers to see that the general price level has risen and that their real wages are now lower. Eventually they will demand higher wages. Firms will grant the wage increase in the face of higher profits. But until workers realize that their real wage has fallen, firms are in the position of receiving higher prices with no change in money wages so they increase their production. And with this result, you have demonstrated the upward-sloping aggregate supply curve!

18.2 總合供給 1. GDP 潛能等於 $10 兆,物價水準等於110,實質 GDP 等於 GDP 潛能

總合供給的變動 18.2 總合供給 物價水準以外之其他影響生產的因素變動,導致總合供給的變動 這些因素包括: GDP 潛能 名目工資 其他生產要素的名目價格

18.2 總合供給 GDP 潛能的變動 任何造成 GDP 潛能變動的因素也會造成總合供給曲線的移動 圖 18.2 GDP 潛能增加

18.2 總合供給 1. GDP 潛能增加,則總合供給增加 2. 總合供給曲線由 AS0 右移至 AS1

18.2 總合供給 名目工資與其他生產要素名目價格的變動 名目工資與其他生產要素名目價格變動,導致廠商的成本變動,於是總合供給變動 名目工資與其他生產要素名目價格越高,則廠商的成本越高,廠商的供給量越少,於是總合供給減少

18.2 總合供給 圖 18.3 名目工資的變動 名目工資上漲,導致總合供給減少。總合供給曲線由 AS0 左移至 AS2 名目工資變動不會導致 GDP 潛能變動

18.3 總合需求 實質 GDP 需求量 (Y) 等於消費支出 (C)、投資 (I)、政府支出 (G) 與出口 (X) 的總和減去進口 (M) 亦即, Y = C + I + G + X – M

總合需求的基本 18.3 總合需求 總合需求 是指實質 GDP 需求量與物價水準的關係,而其他影響支出的因素保持不變。 當其他條件不變下,

.3 總合需求 圖 18.4 總合需求曲線 總合需求曲線 AD 代表實質 GDP 需求量與物價水準的關係,而其他影響支出的因素保持不變

18.3 總合需求 1. 物價上漲導致實質 GDP 需求量減少 2. 物價下跌導致實質 GDP 需求量增加

總合需求的變動 18.3 總合需求 物價水準以外之其他影響支出的因素變動,則導致總合需求的變動 總合需求增加,則總合需求曲線右移 總合需求減少,則總合需求曲線左移 Some of the same issues regarding change in demand and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not only apply in the microeconomic model but also apply to the 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curves as well. Remind your students that a change in the price level does not shift the aggregate supply curve or aggregate demand curve. A change in the price level results in movements along the curves. You can also involve your students in the material by asking them a few hypothetical questions. Ask your class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cases: a. A cut in taxes. b. An increase in expected future profit. c. A cut in government spending. d. An increase in foreign income. e. A rise in the price level abroad. Each of these examples gives students practice shifting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rightward and leftward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why it shifts in the direction that it does.

18.3 總合需求 影響總合需求變動的因素包括: 未來的預期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全球經濟的狀況

18.3 總合需求 預期 預期未來所得增加將導致現今的消費增加,則總合需求增加 預期未來的通貨膨脹上升,將導致人們在目前價格較低時增加消費,於是總合需求增加 預期未來的利潤增加,將導致廠商現今的投資增加,於是總合需求增加

18.3 總合需求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政府可藉由租稅、移轉支付與政府支出來影響總合需求 減稅、增加移轉支付或政府支出增加,將導致總合需求增加。 降低利率或增加貨幣數量將導致總合需求增加。

18.3 總合需求 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影響總合需求的兩項主要因素為:匯率與外國所得。 其他條件不變下,本國貨幣升值則總合需求減少。本國貨品與服務的相對價格較高,於是出口減少;購買力升高或外國貨品與服務相對價格較低,於是進口增加。 外國所得增加則對本國貨品與服務的需求增加,於是出口增加,總合需求增加

18.3 總合需求 圖 18.5 總合需求的變動 1. 總合需求增加,如果 預期未來所得、通貨膨脹與利潤增加 政府或中央銀行採取導致支出增加的政策 貨幣貶值或全球經濟擴張

29.3 總合需求 2. 總合需求減少,如果 預期未來所得、通貨膨脹與利潤減少 政府或中央銀行採取導致支出減少的政策 貨幣升值或全球經濟衰退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決定實質 GDP 與物價水準 總體經濟均衡 發生於實質 GDP 需求量等於實質 GDP 供給量之際,亦即總合需求曲線 AD 與總合供給曲線 AS 的交點 圖 18.6(a) 總體經濟均衡

18.4 瞭解景氣循環 如果物價水準等於 120 ,實質 GDP 等於 $11 兆,如 E 點所示 實質 GDP 需求量小於實質 GDP 供給量,廠商無法售出全部的產量,於是庫存增加,廠商降低產量與價格

18.4 瞭解景氣循環 如果物價水準等於 100 ,實質 GDP 等於 $9 兆,如 A 點所示 實質 GDP 需求量大於實質 GDP 供給量,廠商無法滿足對其產品的需求,於是庫存減少,廠商增加產量與調高價格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總體經濟均衡為物價水準等於 110,實質 GDP 等於$10 兆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總體經濟均衡下的三種可能: 1. 低於充分就業水準的均衡,實質 GDP 低於 GDP 潛能

總合需求的波動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總合需求的波動是景氣循環的原因之一 為了專注於總合需求的波動,假設 GDP 潛能與充分就業的物價水準保持不變 圖 18.7 總合需求循環 Don’t neglect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This is the payoff for the student. With this simple model, we can now say quite a lot about growth, infl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However, when you do so, be aware that the AS-AD model predicts a fall in the price level when either aggregate demand decreases or aggregate supply increases. And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real GDP decreases when either aggregate supply or aggregate demand decreases. But, some students object by pointing out that GDP rarely decreases and the price level rarely falls. These students are bothered by this apparent mismatch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and the observed economy. The best way to handle this issue is to emphasize that in our actual economy, 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almost always are increasing. When we use the model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a decrease in either 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we’re studying what happens relative to the trends in real GDP and the price level. A fall in the price level in the model translates into a lower price level than would otherwise have occurred and a slowing of inflation. The story is similar for real GDP.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總合需求波動造成實質 GDP 在 GDP 潛能上下波動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經濟在第 2 年達到景氣循環的波峰,實質 GDP 高於 GDP 潛能,經濟處於高於充分就業的均衡 第 3 年經濟回復至充分就業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經濟在第 4 年達到景氣循環的波谷,實質 GDP 低於 GDP 潛能,經濟處於低於充分就業的均衡 經濟在第 5 年回復至充分就業

總合供給的波動 18.4 瞭解景氣循環 停滯性通貨膨脹 總合供給波動的原因分成兩種型態: GDP 潛能成長的速度 主要資源的價格變動

18.4 瞭解景氣循環 圖 18.8 石油價格循環 石油價格上漲導致總合供給減少,總合供給曲線 由AS 左移至 AS1. 實質 GDP 減少,物價水準上漲 停滯性通貨膨脹

18.4 瞭解景氣循環 石油價格下跌,總合供給增加,總合供給曲線由 AS 右移至 AS2. 實質 GDP 增加,物價水準下跌 景氣擴張

朝向充分就業的調整 18.4 瞭解景氣循環 膨脹缺口 衰退缺口 實質 GDP 大於 GDP 潛能,造成物價上漲 Reinforce the movement toward long-run equilibrium with a curve-shifting exercise. Take the case where the AD curve shifts rightward. The fact that the initial equilibrium occurs where the new AD curve intersects the AS curve is not difficult. But the notion that the AS curve shifts leftward as time passes is difficult for many students. The trick to making this idea clear is to spend enough time when initially discussing the AS curve so that the students realize that wages and other input prices remain constant along an AS curve. Once the students see this point, they can understand that, as input prices increase in response to the higher level of prices, the AS curve shifts leftward. Avoid confusing students by using ‘up’ to correspond to a decrease in aggregate supply. But do point out that that when the AS curve shifts leftward it is moving vertically upward, as input prices rise to become consistent with potential GDP and the new long-run equilibrium price level. Most students find it easier to see why the AS curve shifts leftward once they see that rising input prices shift the curve vertically upward

18.4 瞭解景氣循環 圖 18.9 朝向充分就業的調整 實質 GDP 大於 GDP潛能 — 形成膨脹缺口 — 造成物價上漲

29.4 瞭解景氣循環 GDP 潛能大於實質 GDP —形成衰退缺口 — 造成物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