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外 1B 黃美禎 應外 1B 黃美禎 應外 1A 江沛蓉 應外 1A 江沛蓉 應外 1A 謝舜宇 應外 1A 謝舜宇 應外 1A 楊智程 應外 1A 楊智程
中秋節的別稱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 “ 八月節 ” 、 “ 八月半 ”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 “ 月 ” 進行的,所 以又俗稱 “ 月節 ” 、 “ 月夕 ” ;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 圓, 因而又叫 “ 團圓節 ”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 “ 端正月 ” 。 關於 “ 團圓節 ” 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中秋節的演變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 “ 中秋 ” 一詞 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 “ 諭尚書鎮牛 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 ” 的記載。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 “ 中秋 ” 一詞 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 “ 諭尚書鎮牛 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 ” 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 · 太宗 記》記載有 “ 八月十五中秋節 ”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 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 一。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 · 太宗 記》記載有 “ 八月十五中秋節 ”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 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 一。 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 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 “ 仲秋 ” ,而八月十五又在 “ 仲秋 ” 之中,所以稱 “ 中秋 ” 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 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 “ 仲秋 ” ,而八月十五又在 “ 仲秋 ” 之中,所以稱 “ 中秋 ”
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中秋的傳說: 相傳,遠古的 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 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后羿的 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遠足神力, 拉開神弓,一口氣 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于水火這中。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後羿到 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 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 而,後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後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後羿外出後便 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 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後, 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挂丈夫,便 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 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 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 娥。 后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 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 紛在月下擺上香案, 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 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的習俗 1. 祭月(拜月娘)、賞月 :祭月早在秦漢以 前就有了,當時主要在宮廷內進行。後來 歷代的帝王都沿襲這個儀式,每逢中秋節, 必舉行隆重的祭月儀式,現存北京的月壇, 便是專門用於皇帝祭月的場所。祭月的習 俗之所以在唐代以後迅速流行於民間,與 唐明皇遊月宮的傳說有很密切的關係。
2. 吃月餅、柚子: 月餅的演進歷史可以從周代算起,到了漢 代已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到宋代 已經有月餅的記載,但是月餅成為正式的 應節食品,則始於明代,當時人們已經有 用月餅相互饋贈的習俗了。 月餅的演進歷史可以從周代算起,到了漢 代已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到宋代 已經有月餅的記載,但是月餅成為正式的 應節食品,則始於明代,當時人們已經有 用月餅相互饋贈的習俗了。 柚子是臺灣中秋的名產。俗信以為吃柚子 可以使眼睛明亮;女孩用柚皮擦臉,可以 使皮膚細潤。而柚子的「柚」和庇佑的 「佑」同音,更使人喜歡它,大家都希望 用它來祭拜,可以得到神明的庇佑。 柚子是臺灣中秋的名產。俗信以為吃柚子 可以使眼睛明亮;女孩用柚皮擦臉,可以 使皮膚細潤。而柚子的「柚」和庇佑的 「佑」同音,更使人喜歡它,大家都希望 用它來祭拜,可以得到神明的庇佑。
月餅的由來 據說,元朝由蒙古人統治時, 人分為四個等級,最低等 的是漢人,但人口還是以漢人為多,統治者為了防止漢人 反抗,於是把二十戶漢人編成一組,稱為「甲」,並由蒙 古人擔任每組的甲主,漢 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隸,令漢 人的生活苦不堪言,但卻不敢反抗。 直到元順帝繼位, 他終日過著荒逸的生活,漢人察覺到元朝滅亡的日子不遠, 於是暗地裡計劃推翻元朝。他們在做圓餅的時候,想出在 圓餅中放入紙條作傳遞消息的方法。於是,漢人做圓餅的 時候在餅中夾了一張紙條,寫著『八月十五滅韃子』。收 到圓餅的漢人,就開始準備收集棍棒。到了八月十五日當 天,大家就拿著棍棒, 衝進甲主家中,把甲主打死。以 後,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大家都吃圓餅來紀念漢人推翻蒙 古人的統治。
另一說法,月餅真正與中秋節有聯繫是在明代,當時北京 城巿裏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會在中秋節自 己製作月餅,用於自食和贈予良朋親友,以表達團圓和祝 賀之意。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在我國歷史悠久。關於中秋節吃月 餅的由來,有不同的說法。 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 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 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 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 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 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 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 餅盒,取出彩色圓 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 “ 應將 胡餅邀蟾蜍 ( 即月亮 ) 。 ” 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 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文旦對中國人特別的意義 中 國人喜愛柚子,不只是因為它的營養豐富,更因為柚 子帶有濃濃的節慶意味。看到柚子,自然就想起月餅與中 秋節。在皎潔的明月下,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甜甜的 月餅配上清爽的柚子,真是心滿意足。 (呂氏春秋)一 書提到對柚子的讚美:果之美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 滋味含蓄而綿長.咬破柚子的果粒,先是沁出微微的酸味, 接著一股清香甘甜入喉,滋味就像中國人的情感一樣的含 蓄而綿長。
中秋節的活動 一、拜月 拜月、祭土地為中秋的祭祀活動,古人以為月亮屬陰,為女性象徵, 所以稱太陰祭,古諺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婦人拜月,祈求 月神福祐全家團圓吉祥。至於祭土地神,則具有勸農的功能。 拜月、祭土地為中秋的祭祀活動,古人以為月亮屬陰,為女性象徵, 所以稱太陰祭,古諺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婦人拜月,祈求 月神福祐全家團圓吉祥。至於祭土地神,則具有勸農的功能。二、走月亮 走月亮 — 中秋夜晚,秋高氣爽,又明月當空,大家喜歡到郊外走走, 散步賞月,盡興而歸,故俗稱「踏月」或「走月亮」。 走月亮 — 中秋夜晚,秋高氣爽,又明月當空,大家喜歡到郊外走走, 散步賞月,盡興而歸,故俗稱「踏月」或「走月亮」。三、偷瓜菜 偷瓜菜 — 又稱摸秋或偷秋,這是未婚男女在中秋夜玩的遊戲。在中秋 月,趁著月色皎潔,到田野去偷摘別人家菜圃的瓜果蔬菜,看摘的多 寡好壞,來測定偷瓜菜者的天資好、壞和健康、運氣如何。如果未婚 少女偷得蔥或青菜,表示她們快找到如意郎君了。所以訝語:「偷得 蔥,嫁好尪(丈夫);偷得菜,嫁好婿。」 偷瓜菜 — 又稱摸秋或偷秋,這是未婚男女在中秋夜玩的遊戲。在中秋 月,趁著月色皎潔,到田野去偷摘別人家菜圃的瓜果蔬菜,看摘的多 寡好壞,來測定偷瓜菜者的天資好、壞和健康、運氣如何。如果未婚 少女偷得蔥或青菜,表示她們快找到如意郎君了。所以訝語:「偷得 蔥,嫁好尪(丈夫);偷得菜,嫁好婿。」四、吃月餅 月餅也叫「團圓餅」,中秋節吃月餅,有以圓圓的月餅來象徵團圓之 意,天上的月亮也是圓的、月餅也是圓的,親人怎可不團圓共賀佳節 呢?所以在外地謀生的人,總要趕回家過中秋節,吃團圓餅;如果有 人未歸,也要把他的一份月餅留著,等他回來過年時吃。 月餅也叫「團圓餅」,中秋節吃月餅,有以圓圓的月餅來象徵團圓之 意,天上的月亮也是圓的、月餅也是圓的,親人怎可不團圓共賀佳節 呢?所以在外地謀生的人,總要趕回家過中秋節,吃團圓餅;如果有 人未歸,也要把他的一份月餅留著,等他回來過年時吃。
中秋節詩詞選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 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 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 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 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高處不勝 寒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高處不勝 寒千里共嬋娟
工作分配圖 歷史報告 = 中秋節 = 資料收集 &PPT 製作 = 楊智程 = 報告整理 & 草稿 = 黃美禎 = 上台報告 = 謝舜宇 = = 江沛蓉 =
這是我們這組的中秋節報告 這是我們這組的中秋節報告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