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林鈺如 學號:9651009M 指導老師:陳芬如 老師 老化理論與老人保健(二) 學生:林鈺如 學號:9651009M 指導老師:陳芬如 老師
一、前言 老人如何面對其社會環境之最佳方式,討論老化現象與老年有關之主題,研究如何在老化過程中給予老人最適當之社會處遇與干預方式。 ◎理論建構(Theory-building) ◎社會角色理論 ◎年齡規範(age norms) ◎老人的角色失落(role losses)→角色中斷→代替角色
二、社會學之老化理論 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 社會撤退理論 (Social Disengagement Theory) 社會活動理論(Social Activity Theory) 社會繼續理論 (Social Continuity Theory) 生命過程之影響 (The Influence of Life Course)
現代化理論 (Modernization Theory) 現代化理論提示老人的角色與身份跟科技進步,形成倒轉化之關係。 愈是科技發展,愈使老人之生活經驗與判斷智慧貶值無用或明顯降低,導致老人身份與權力之損失。(Cowgil & Holmes,1972) “生命之三個箱子”(three boxes of life) →兒童期 →成人期 →老年期
社會撤退理論 (Social Disengagement Theory) 早期最完整之學說,解釋老人在現代化社會之身分地位 視老年為一個時間點,係老人本身與社會雙方面感到要從事於互相分離之動作 由堪薩斯市之成年生活研究(Kansas City Studies of Adult Life)分析而得的學說 →但不完全不接受
社會活動理論 (Social Activity Theory) 社會撤退理論之反向,就是老化之社會活動理論。 如果老人們更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他們的生活似乎過得更為滿意。 社會活動理論認為多數人在老年時期,繼續他們在中年期就已建立之社會職務與角色 (此論點與”社會繼續理論”Social Continuity Theory ofAging相同)
社會繼續理論 (Social Continuity Theory) 這個理論認為它要維持其焦點在社會與心理之適應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在年邁時趨向於繼續維持一種一致的行為模式 社會繼續理論在表面上似乎是很有效的,但是很難從事實驗性之研究 正常化之老年期(successful aging)
生命過程之影響 (The Influence of Life Course) 老年為一個整體生命過程之一個階段而已,後期之生命過程係由前期之生命過程所影響。 所謂生命過程之研究係指一個人如何經過有意義生活模式與打發時間。
三、心理學的老化理論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Aging) ”選擇、完美與補償” ( SOC;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Advocated by P. Baltes,1997; Baltes & Baltes, 1990) 成功老年常常牽涉到老化心理學之討論,其心理學理論有三大要點值得我們探討: 第一、自我概念(Self Concept) 第二、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 第三、思考過程(Thinking Process)
四、社會心理學之老化理論 (Social-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Aging) 關心到個人行為為微觀社會變數之功能 解釋老人之社會心理過程,如何在老人生命過程之變遷運用正常之影響 近來社會心理學家注意研究“社會情緒之選擇理論 (social-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五、人類學之老化理論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of Aging) 現代人類學之理論化係由老人生活背景之調查研究,涵蓋年齡整合之市內域區和都市社區、以及特殊人口之研究,更包括了不同民族社團與殘疾之老人族群。
結論 對於瞭解人生晚年所遭遇之各種個人與社會問題,有極其重要之影響。 老人保健之科學研究與老人福利政策之制訂 人口政策與勞工政策之修訂 老人教育與老人休閒之服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