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IL RESOURCE EVALUATION 续:土壤调查与制图 土 壤 资 源 评 价土 壤 资 源 评 价土 壤 资 源 评 价土 壤 资 源 评 价 土 壤 资 源 评 价土 壤 资 源 评 价土 壤 资 源 评 价土 壤 资 源 评 价
土壤资源评价 定义: 是将土壤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或生产资 料看待,按照现有的或将来的利用类 型(如稻田、果园等)对土壤条件的 要求,运用土壤学知识,特别是土壤 地理学知识,对各种土壤作出质量评 价和数量统计,为土地合理利用规划 和土壤改良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资源评价 挑选评价项目(评价因素)和制定评价标 准 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因素 : 要具有稳定性(如气候、地形、母质等) 着眼于土壤因素(有机质、表土 CEC 、土厚、质地、 排水、通透性等) 评价因素要有针对性 评价标准 (分级) 根据评价目的来定。
选择评价方法 分等法(归纳法): 原理:是按 “ 最低因子律 ” 用 “ 筛选 ” 法取得评价结 果。 步骤:①分解评价项目(因素),并与评价标 准比较,确定等级;②所有评价项目均为最佳 等级( 0 级 ---- 无限制性),则定为 I 等土壤; 限制性弱的为 II 等, …… 。③最后将评价结果 符号组合式 IId1t1 或 IIt2d1 。 I 、 II 、 III…… 为等; d 、 t…… 为级; 1 、 2 、 3…… 为种。限制因素 以 ≤2 为好。
评分法(参数法): 评价因素与评价标准比较,得出单项评价结 果,用指数表示; 各个指数相乘,得到最终结果 美国 Stories 创造: Cs = A*B*C*D*E*F Cs :生产力指数; A :剖面发育指数; B :母 质指数; C :土壤深度(厚度)指数; D :土 色和排水指数; E : pH 及盐基饱和度指数; F : A1 层的发育指数。 把指数乘积分级 ——I 、 II 、 III……
编制土壤评价等级图,如地力图。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评价: 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 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 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以 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 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
评价土地质量,必须针对某种特定用途, 必须考虑科学技术水平,必须综合鉴定土 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基础,是定性阶段;土 地经济评价是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 的深入,是定量阶段。
土地评价的作用:为调整产业结构,为合 理用地,为提高土地投资的经济效益,为 科学确征地费、地税, ……
土地: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近地面气候、 岩石、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土壤、植 被、动物及微生物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并受人类长期影响的不断发展的 自然综合体。 土地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相联系,成为 人类劳动和生产的对象,是人类藉以生产 和发展的可开发资源。
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 适宜性 ---- 制订农业生产计划、税收、土地 利用规划及实施 生产能力、经济价值 ---- 土地利用的生产潜 力、产投比效益计划,城乡土地资源的优 化配置 限制因素 ---- 制订改良计划 建设规划、选址
土地资源评价要求 提出的方案要准确明朗 --- 科学依据及蓝图 提出的级差要数量化、指标化 --- 权威性 提出的土地限制因素要准确,改良任务要 具体可行,经济效益估算要分析透彻
土地资源评价的任务 土地资源类别图 --- 土地资源利用适宜性类 别图,土壤图 --- 生产力等级图 生产力评级,预测增产潜力 区域性国土整治,人口负荷量预测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业生产 城镇道路 桥梁建设 旅游开发 ……
土地资源的生产性 是评价的应用基础 土地资源的生产性 多用性 --- 因地制宜、最佳利用 可更新性 --- 更新难易及效益
土地资源的自然及经济属性 是评价的理论依据 气候条件是构成土地利用方向及生物潜能 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 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土地利 用适宜性的重要依据 土壤及其下垫物质是构成农业土地肥力及 工程建筑质量的物质基础 土地经营管理的难易及水平是衡量经济效 益高低的主要指标
参评因素的抉择 是决定评价质量的重要环节 大农业利用方向 方式:农耕地、经果园地、林地、牧地 非农土地利用方向 方式:城镇用地、废弃土地、旅游地、 内陆水域、海涂
评价的考虑因素 适宜程度 生产能力(或潜力)大小 经济效益高低(改良前后效益增长) ……
评价目的 依据 指标 方法、技术 ……
国外 土地利用可能性(土地潜力)分级 — 美国 土地适宜性分类 — 荷兰、 FAO 土地生产 — 发生分类方案 — 前苏联
土地潜力分级 -- 美国 土地生产力级:土壤性质 + 气候 土地生产力亚级:侵蚀、水利状况、土壤 条件及含石量、地温 土地生产力单元:耕作管理措施、水土保 持和耕作方法、土地平均产量
优 点优 点 八级概括,易于掌握 只参考土地的其它特性和质量,易于实施 土地自然属性评价,应用广,级别稳定
缺 点缺 点 经营水平低的国家难以应用 土壤资料欠缺地区无法应用 级别之间在利用方向上容易引起混乱
土地适宜性分类 -- 荷兰、 FAO 土地纲:分适宜纲和不适宜纲 土地适宜类:分高度、中度、临界适宜 土地适宜性亚类:水分、侵蚀等限制性因素 土地适宜性单元:生产潜力、管理措施
特点 把土地的自然属性和土地所在的社会经济 条件相结合 ---- 更加全面、切合实际、更加 实用
土地生产 ---- 发生分类 -- 前苏联 土地类: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 -- 7 类 土地级: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因素的程度 土地亚级:明显的土壤自然属性 土地种:土壤组合
国内的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分类系统 纲: 适宜纲、不适宜纲 亚纲:利用方向 ---- 农、林、牧等 类: 种植方式的适宜性 ---- 水稻、旱作物 级: 限制性因素强度 组: 具体某项限制因素 ---- 水分、温度
方法论 黑箱式评价 ---- 投入、产出 比配法评价 ---- 土地利用吻合土地质量
方法 文字评述法 ---- 定性 参数法 ---- 数学统计 – 累计积分法 – 权重系数定级法 – 斯托利指数法
累计积分法 参评项目的抉择 参评项目数量化指标界限的确定 – 经验法 – 田间试验法 – 数理统计法 评价
评价因素及其指标的抉择 海拔高程与潮位 土壤(沉积物)质地(粗细)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含盐量 (0-20cm 或 0-40cm) 地下水矿化度 植被类型组合 滩面宽度 滩面坡度 排水条件 灌溉条件 耕层土壤的养分状况 --N , P , K , pH
评价应用 评价因素的选择 评价因素的权重与赋值的确定 评价成果的获取
土地评价资料的收集:自然 特性方面的资料 —— 土壤、 地形、水文、植被、气候、 作物、资源;社会经济因素 方面的资料:地理位置、交 通运输、土地的经济水平、 耕地的投入产出水平、农田 基本建设、污染 ……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 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 因素的综合鉴定,评定土地 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 和限制性以及利用潜力。
土地适宜性:是指土地在一 定条件下对永续发展农、林、 牧、渔业生产的适宜程度。 分多宜性、双宜性、单宜性、 不宜性(不适宜用作农林牧 业等生产)。
土地适宜性评价:分①土地总体 评价:根据土地用于农、林、牧、 渔业生产的适宜程度和限制性强 度,确定土地质量等级;②土地 单项评价:根据土地对栽培某种 作物(农作物、果树、林木等) 的适宜程度和限制因素,评定土 地质量等级。
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系统: 分①单层次的:分成若干等 级(全国土地分 8 级);②多 层次续分:土地适宜性纲、 级、亚级、单元。
评价程序:划分土地评价单元 — — 选择评价项目(参评因素)及 确定土地评级标准 —— 比配(比 较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要求) — — 评定土地等级(经验判断法、 极限条件法、数学方法(细分累 加体系、乘积体系、平方根体系、 聚类分析)) —— 成果资料整理。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 1:100 万土地资源图 ---- 土地生产力评级 潜力区:水热条件 适宜类:适宜性 适宜等:适宜程度 限制型:限制因素 资源单位:制图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南京市溧水县傅家边村 区: 气候条件 域: 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 级: 土壤及其下垫物质 亚级: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
虽经多方面的工作和研究, 但至今还缺乏系统的成果, 没有国内外公认的土地资源评价 理论体系与完整方案
准备工作 确定评价对象、目的、任务与范围 制订工作计划 制订评价工作的技术规程 草拟土地资源评价系统 调查物质的装备 组织专业队伍
野外土地(含土壤)调查与制图 典型地区详查 – 修订土地资源评价系统 – 为修订工作计划提供典型资料 路线与 全面踏查 – 提供自然、土地、土壤及社会经济等完整的系 列资料 – 测制土地、土壤类型等基础图件草图
成果整理与总结 原始成果处理 – 原始资料分析整理 – 组织土壤样品化验 – 修订土壤与土地类型草图 成果总结 – 编写土地资源评价报告 提出土地资源评价结果 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意图 – 编制清绘土地资源评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