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统 实 验 之 二 T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 投影法概述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平面立体三视图、尺寸标注 本讲内容 复习: P25~P31 、 P84~P85 作业: P7, P8, P14[2-32(2) A3 (1:1)]
Advertisements

纺纱学. 2 绪 论 基本要求:了解纺纱系统的类别 重点掌握:棉纺系统的工艺流程 3 一、纺纱原理与设备 纺纱: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将纺织纤维纺成纱 线的过程。 纺纱原理:初加工、原料的选配、开松除杂、 混和、梳理、精梳、并合、牵伸、加捻、卷绕等。 纺纱方法:传统纺纱方法、新型纺纱方法。 纺纱设备:开清棉联合机、梳棉机、精梳机、
1 第五章 干燥原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粉体工程研究所. 2 提 纲 干燥静力学 干燥速率和干燥过程 干燥技术.
药理学实验 (一). 一、动物实验基本方法 动物的捉拿、编号和常用给 药方法 小白鼠的捉拿方法 1 、左手提起尾部,放在笼 盖上,再用无名指、小指 将夹住尾根。 2 、用拇指及食指捏住颈背部 皮肤。
基本知识和几何要素的投影 模块一: 字体练习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题目提示返回.
数据挖掘实验 1 Apriori 算法编程实现. 数据挖掘实验一 (20’) 实验目的:了解关联规则在数据挖掘中的 应用,理解和掌握关联挖掘的经典算法 Apriori 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执行过程并完成程 序设计。 实验内容:对给定数据集用 Apriori 算法进行 挖掘,找出其中的频繁集并生成关联规则。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 、实验目的:探究 a 与 F 、 m 的定量关系 2 、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 A 、 m 一定时,探究 a 随 F 的变化关系 B 、 F 一定时, 探究 a 随 m 的变化关系.
平衡态电化学 化学电池 浓差电池 电极过程动力学.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⒈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⒉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 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第二章 质点组力学 质点组:许多(有限或无限)相 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研究方法: 1. 分离体法 2. 从整体考虑 把质点的三个定理推广到质点组.
带传动实验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 带传动实验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确定三角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 效率曲线,并确定单根三角带所能传递 的功率; 2 、观察带传动的滑动与打滑现象,加深对 带传动工作原理和设计准则的理解; 3 、掌握转矩与转速的基本测量方法。
绪 论绪 论绪 论绪 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第一次布置的作业 P37/3, 6P37/3, 6 作业做在实验报告册上!!
实验 15 油菜苗期菌核病抗性鉴定 学习和初步掌握油菜苗期菌核病抗性鉴定 技术方法。 一、目的. 实验 15 油菜苗期菌核病抗性鉴定 实验室苗期菌丝接种鉴定法方法简单易行, 鉴定周期短,不受自然环境影响,适于对大量材 料的筛选。 另据初步研究,苗期菌丝接种鉴定表现抗菌 材料,在花期仍表现抗病。 在本实验中只学习和掌握苗期菌丝块接种鉴.
塑 性 加 工 学 实 验 课 件塑 性 加 工 学 实 验 课 件 — 金属室温压缩变形抗力测定及加工硬化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制作人:尹德良.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教程( 学年 ) GXQ1 3.4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定义与种类 缓冲溶液的定义与种类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实验九 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化工生产中, 原料、中间产品或产品中含 有一定的湿分(水分或其他液体)。为满 足工艺要求或产品指标,需要将超标的湿 分脱除。干燥就是利用热能将固体物料中 的湿分去除的单元操作,是重要的液 - 固分 离方法之一。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1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2 ● 内容提要 1.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2. 准确度与精密度 3.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4. 分析数据的处理.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1 第七章 灼热桥丝式电雷管. 1. 热平衡方程 C ℃ 冷却时间 2. 桥丝加热过程 ⑴忽略化学反应惰性方程 ; (2) 为简化集总参数 C, (3) 热损失有两部分 : 轴向与径向 ; 第一种情况 在大功率下忽略热损失, 第二种情况 在输入低功率下 输入 = 散失热量 I I = 3 电容放电时的桥丝温度和发火能量(电容放电下,
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 第一节 曲线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曲线方程的配置 第三节 多项式回归.
第五节 钢梁的局部稳定 对组合梁才考虑局部稳定问题. 如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时,应满足: 一、翼缘板的局部稳定 二、腹板的局部稳定 采用配置加劲肋的方法来解决。 第五节 钢梁的局部稳定.
实验一: 信号、 系统及系统响应 1 、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 加深对时 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利用序列的傅里 叶变换对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 energy metabolism )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 释放、和利用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 释放、和利用 一、食物的能量转化 (一)三磷酸腺苷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 关键物质 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第六节 多组分精馏 ( 主要讲单塔的多组分分离 ) 流程方案选择 1. 若将多组分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流程方案有多种,下 面以 3 组分混合物为例: 塔的数目 = 组分数 -1 应满足的要求: 保证产品质量、 生产能力大、流程短、 投资少、能耗低、收 率高、操作费用低、 管理方便。 2.
实验六 高阻计法测定高分子材料 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用数量来表示试验的基本事件 定义 1 设试验 的基本空间为 , ,如果对试验 的每一个基 本事件 ,规定一个实数记作 与之对应,这样就得到一个定义在基本空 间 上的一个单值实函数 ,称变量 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 、 等表示.或用.
实验三: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 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 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 识。
高氯废水 化学需 氧量的测定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林峰  高锰酸钾法适用于高锰酸钾指数不大于 5mg/L 的水样。若超过可减少水量并用水稀 释后测定。但即使这样也无法测定高氯废 水。( 1000mg/L (稀释后) )  本方法适用于油气田和炼化企业氯离子含 量高达几万至十几万毫克每升高氯废水化.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实验二 一对因子的遗传与伴性遗传. 一、实验原理和目的 通过对果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验 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伴性遗传规律及其和常 染色体遗传的区别。 白眼 正交: ♀ 红眼黑身 × 白眼棕身 ♂ 白眼 反交: ♀ 白眼棕身 × 红眼黑身 ♂
实验 6— 橡胶的硫化.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一、 实验目的  1 .了解橡胶硫化的基本原理  2 .掌握平板硫化机的使用方法.
--- 严斌 溶液中铁离子的定量分析 --- 严斌. 定量分析作为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任务 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 取样 干燥试样 分解试样 消除干扰 测定 计算分析结果.
2.血管的神经支配 缩血管神经纤维 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实验八 —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性 能测定.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一、 实验目的  1. 了解橡胶的老化机理  2. 掌握鼓风老化试验箱的使用方法  3. 测定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
关于氨基酸的 定量分析 03 化学 3 班 杨曦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 甲醛滴定法 甲醛滴定法用于氨基氮的 测定, 可以测出样品中总氨基酸 的含量, 其原理是在中性或弱碱 性水溶液中, 氨基酸的 α— 氨基与醛类反应生成 Schiff 碱 :α— 氨基酸与甲醛反应生成亚.
分 析 化 学 实 验 实验十一 用 pH 计测定溶液的 pH 和磷酸的电位滴定. 一、实验目的 实验十一 用 pH 计测定溶液的 pH 和磷酸的电位滴定 1. 掌握用 pH 计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 2. 掌握电位滴定法操作和确定终点的方法。 3. 掌握磷酸电位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 4. 了解磷酸离解常数.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基础化学实验Ⅱ (有机化学实验) 萃取和洗涤 Extraction and washing.
平衡态电化学 化学电池 浓差电池. 平衡态电化学 膜电势 化学电池浓差电池 电极过程动力学 Electrode Kinetics 极 化 Polarization.
“ 石灰石中 Ca 与 Fe 的测定 ” 方案的思考 —— 鄢晓 实验方法:用络合滴定法直接测定 Ca 的 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Fe 的含量。 分析:石灰石中可能存在的多种组分有 以及少量其他重金属 用 EDTA 滴定 Ca 时,溶 液中的 Mg , Al , Fe 会 对滴定起干扰: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基础化学实验 I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卫生学(第 7 版) · 第十二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1 直线相关与回归 第十一章. 卫生学(第 7 版) · 第十二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2 主要内容 直线相关 直线回归 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等级相关.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1 数控车削加工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实训中心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网上预约集港操作指南 一、登录系统 登陆下面图片显示网址:输入堆场用户名、密码和校验码登陆系统.
实验九 水质的微生物检测(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 了解水质微生物检验的原理  学习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数量的多管 发酵法.
光合作用的发现. ? 你知道吗 …… 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 1 、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1 、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指 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如果是你今天做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看书自学 目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象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 数.
实验六 动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 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动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掌握染色体 计数和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用品 1 .材料:洋葱根尖、小鼠骨髓 2 .试剂: Carnoy 固定液; 0.01 %秋水仙素;盐 酸酒精离析液; 1% 醋酸洋红染液; Giemsa 染液; 0.4%KCl.
高温固相法制备高效 YAG 荧 光粉及性能表征 实验指导书 2013 年 6 月 4 日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fo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超星数字图书馆 一、页面的使用 进入数字图书馆网页 下载超星阅读器 查找图书.
表单自定义 “ 表单自定义 ” 功能是用于制作表单的 工具,用数飞 OA 提供的表单自定义 功能能够快速制作出内容丰富、格 式规范、美观的表单。
7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2 第七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 间的分配  知识点 :  理解在产品的概念  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 配.
密立根油滴实验 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大学物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调整,油滴的选择、跟 踪和测量,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等,培养学 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 通过对带电油滴在重力场和静电场中运动 的测量,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并测定基 本电荷值。  测定基本电荷;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 3 节 DNA 的复制. 特点:遵循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 A-T 、 C-G DNA 平面结构 空间结构.
你知道 每天你的手上 有多少细菌吗 ?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 80 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 38 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 182 种细菌.
逻辑设计基础 1 第 7 章 多级与(或)非门电路 逻辑设计基础 多级门电路.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铜废水. 一、实验目的 了解离子交换法的原理 掌握离子交换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技术 学习废水中铜的测试方法.
海军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系 汇报人:周学广 教授 基于主题情感混合模型 的无监督文本情感分析. 海军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系 主要内容 一 LDA 模型 二 UTSU 模型 三 实验对比与分析.
目标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材料美是布的基本特点,利 用布的特点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 践能力。
藻类生长抑制实验. 四、实验步骤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实验目的与内容 主要内容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七、讨论与思考.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杂种植株杂种植株 融合的 原生质 体 AB 再 生 出 细 胞 壁 脱分化脱分化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 再分化再分化 复习: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细胞的融合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 A 原生质体 B 原生质体 A 杂种 细胞 AB 去 壁去 壁 去 壁去 壁 人工诱导人工诱导 方法? 促进融合.
协方差分析及 SPSS 统计软件包应用 临床流行病学应用研究室欧爱华. 为什么要进行协方差分析 影响效应指标的因素不可控性 (未控制或难以控制) 影响效应指标的因素不可控性 (未控制或难以控制) 组间基线的不均衡性等 组间基线的不均衡性等.
目录页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动物学课程组 通过蛔虫的解剖与观察,了解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 通过环毛蚓的解剖与观察,了解环节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通过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了解真假体腔的区别。了解环 节动物的进步性特征,及动物形态、器官系统结构与机能逐 渐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进化过程。 实验四 蛔虫与蚯蚓 (附扁形、原腔、环节动物示范)
你知道多细胞动物 和人的生长发育是 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吗 ? 受精卵 分化 肌肉细胞 上皮细胞 人体的各种细胞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系 统 实 验 之 二 T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实验流程实验流程 1W 1.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③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 ④ 1.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③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 ④ OVA (1mg/ml)+CFA 免疫小 鼠腹腔内注射 500 µl OVA+CFA 加强免疫 小鼠 500 µl ① 摘眼球取血 无菌取脾和胸腺② 摘眼球取血 无菌取脾和胸腺② 分离血清② 2W 取脾和胸腺②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② 生理盐水( 500 µl) 免疫 小鼠腹腔内注射 生理盐水( 500 µl ) 免疫 小鼠腹腔内注射 生理盐水加强免疫小 鼠 500 µl ① 2W After 1W 对照组实验组 抗体效价 增殖功能

实验内容  小鼠摘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 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教学要求  掌握小鼠血清的分离  掌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  原理  检测方法  操作步骤  应用

实验分组及材料  器材 1. 酒精棉球若干 2. 无菌纱布块 1 块 / 组 3. 无菌平皿 1 块 / 组 4. 无菌吸头(大、中、小) 4 盒 /room 5. 无菌 96 孔培养板 1 块 / 组 6. 可调微量加样器 4 套 /room 7. 细胞计数板 1 套 / 组 8. 显微镜 1 台 / 组 9.EP 管若干 10. 眼科剪、小镊子 4 套 /room 11. 细胞培养箱( 37 ℃ 5%CO 2 )  器材 1. 酒精棉球若干 2. 无菌纱布块 1 块 / 组 3. 无菌平皿 1 块 / 组 4. 无菌吸头(大、中、小) 4 盒 /room 5. 无菌 96 孔培养板 1 块 / 组 6. 可调微量加样器 4 套 /room 7. 细胞计数板 1 套 / 组 8. 显微镜 1 台 / 组 9.EP 管若干 10. 眼科剪、小镊子 4 套 /room 11. 细胞培养箱( 37 ℃ 5%CO 2 ) 12. 酶标仪 13. 离心机 2 个 /room 14. 超净台 2 个 /room  动物及试剂 1. 小鼠 2 只 / 组 (NS,OVA) 2. 培养液( IMDM) 无 FCS 100ml/room 3. 培养液( IMDM)20%FCS 30ml/room 4.ConA ( 2.5,5,10µg/ml) 各 1.5ml/tube 5. 白细胞计数液( 2% 冰醋酸) 2 瓶 /room 6.MTT ( 5mg/ml) 1.5ml/room 7. 二甲亚砜( DMSO) 5ml/ 组 12. 酶标仪 13. 离心机 2 个 /room 14. 超净台 2 个 /room  动物及试剂 1. 小鼠 2 只 / 组 (NS,OVA) 2. 培养液( IMDM) 无 FCS 100ml/room 3. 培养液( IMDM)20%FCS 30ml/room 4.ConA ( 2.5,5,10µg/ml) 各 1.5ml/tube 5. 白细胞计数液( 2% 冰醋酸) 2 瓶 /room 6.MTT ( 5mg/ml) 1.5ml/room 7. 二甲亚砜( DMSO) 5ml/ 组 分组: 每组四人,两人一只小鼠,其中一人胸腺,一人脾脏

免疫血清分离过程 摘眼球取血 RT for 2hrs Rotation 3000rpm for 20min Transfer serum to a new EP Double diffusion Store at 4 ℃ ELISA 1.5ml EP

实验步骤  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 小鼠脱臼处死,用酒精棉球擦拭皮毛消毒。   于超净台内取出脾和胸腺组织 ( 各 1/2) ,分别放入预先盛有 2ml IMDM 培养液的平皿内。   将 3-4 层纱布覆盖到组织上,用直头镊子固定组织,用弯头镊子轻 压组织,将其捣碎。然后用 1000 µ l 加样器隔着纱布将细胞悬液吸出, 放入 1.5ml EP 管中。  细胞计数:   取上述制备好的细胞悬液混匀后取出 20 µ l ,加到盛有 980 µ l 计数液 的 EP 管中,在显微镜下计数,计数方法见后。   调细胞浓度至 1×10 7 /ml ,所需量为 1.5ml ,设需要的细胞悬液体积 为 Aml, 可按公式: ?/ml×A=1.5×1×10 7 NOTE: 在稀释前一定将原细胞悬液混匀,否则细胞长时间沉淀使细胞数不准。

细胞计数板  查出四个大方格的总细胞数 (X)  算出每个大方格的细胞数: Y=X/4  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 V=1mm×1mm×0.1mm=0.1mm 3 =10 -4 ml  制备的细胞悬液的细胞浓度( /ml)=Y ×10 4 × 稀释倍数 (50) 4

  细胞培养: 按图所示加板。 按图所示加板。   将板做好标记,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然后放于 37 ℃ 5%C0 2 培养箱 中,培养 48 小时。   MTT 掺入:(隔一天 下午 2:00 )   在终止培养前 2 小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化情况。   每孔内加入 MTT ( 5mg/ml) 10 µ l ,加完后轻轻搕板,使 MTT 和细胞混匀。   在 37 ℃ 5%C0 2 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2 小时,然后离心 2000rpm , 5min ,轻 轻弃去上清,(注意不要将孔底部的颗粒物弃出)。   加入 100 µ l 二甲亚砜( DMSO) ,将颗粒溶解。 (隔一天 下午 4:00 )   结果测定:   结果测量:用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 A570nm (用空白孔调零),记录结 果。   结果判定: SI (刺激指数) =Con A 刺激孔 A 值 / 对照孔 A 值

预习内容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理论 P70 ,实验 P106 )  双向免疫扩散(理论 P241 ,实验 P116 )

  八个人一块培养板,两人加脾,两人加胸腺   每孔加入 100 µl 调好的细胞悬液   1-3 孔加入 10%FCS-IMDM 培养液, 100 µl   4-6 孔加入 2.5 µg/ml 的 Con A, 100 µl   7-9 孔加入 5 µg/ml 的 Con A, 100 µl   孔加入 10 µg/ml 的 Con A, 100 µl NOTE:ConA 用 10%FCS-IMDM 培养液配制 A spleen cell+ 10% IMDM spleen cell+ ConA 2.5µg/ml spleen cell+ ConA 5µg/ml spleen Cell+ ConA 10µg/ml B spleen cell+ 10% IMDM spleen cell+ ConA 2.5µg/ml spleen cell+ ConA 5µg/ml spleen Cell+ ConA 10µg/ml C thymus cell+ 10% IMDM thymus cell+ ConA 2.5µg/ml thymus cell+ ConA 5µg/ml thymus Cell+ ConA 10µg/ml D thymus cell+ 10% IMDM thymus cell+ ConA 2.5µg/ml thymus cell+ ConA 5µg/ml thymus Cell+ ConA 10µg/ml N.S. OVA N.S. OVA 加样方法 返回

  八个人一块培养板,两人加脾,两人加胸腺   每孔加入 100 µl 调好的细胞悬液   1-3 孔加入 10%FCS-IMDM 培养液, 100 µl   4-6 孔加入 2.5 µg/ml 的 Con A, 100 µl   7-9 孔加入 5 µg/ml 的 Con A, 100 µl   孔加入 10 µg/ml 的 Con A, 100 µl A spleen cell+ 10% IMDM spleen cell+ ConA 2.5µg/ml spleen cell+ ConA 5µg/ml spleen Cell+ ConA 10µg/ml B spleen cell+ 10% IMDM spleen cell+ ConA 2.5µg/ml spleen cell+ ConA 5µg/ml spleen Cell+ ConA 10µg/ml C thymus cell+ 10% IMDM thymus cell+ ConA 2.5µg/ml thymus cell+ ConA 5µg/ml thymus Cell+ ConA 10µg/ml D thymus cell+ 10% IMDM thymus cell+ ConA 2.5µg/ml thymus cell+ ConA 5µg/ml thymus Cell+ ConA 10µg/ml N.S. OVA N.S. OVA 加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