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9 章 差错控制编码 9.1 引言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3 常用的简单编码 9.4 线性分组码 9.5 循环码 9.6 卷积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纺纱学. 2 绪 论 基本要求:了解纺纱系统的类别 重点掌握:棉纺系统的工艺流程 3 一、纺纱原理与设备 纺纱: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将纺织纤维纺成纱 线的过程。 纺纱原理:初加工、原料的选配、开松除杂、 混和、梳理、精梳、并合、牵伸、加捻、卷绕等。 纺纱方法:传统纺纱方法、新型纺纱方法。 纺纱设备:开清棉联合机、梳棉机、精梳机、
Advertisements

第十二章 常微分方程 返回. 一、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一阶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2 边缘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三章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3.3 条件分布.
第 12 章位运算 C 语言兼具高级语言及低级语言的特性,因此 适合编写系统软件。 C 语言具备低级语言的特性 就在于它能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即位运算。 所谓位运算是指,按二进制位进行的运算。 例如,将一个存储单元中各二进位左移或右移一 位等。
细分曲面 傅孝明 SA 目录 细分曲面的基本思想 两个关键问题 一些基本概念 几种简单的细分曲面算法 细分曲面方法分类.
一、拟合优度检验 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三、参数的置信区间
编译程序 构造原理和实现技术 授课教师:吕江花. 第一章 编译程序概述 主要内容: 几个基本概念 编译器的工作过程概述 编译器各个阶段的功能描述 编译程序的实现途径.
两极异步电动机示意图 (图中气隙磁场形象地 用 N 、 S 来表示) 定子接三相电源上,绕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气 隙中建立基波旋转磁动势,产生基波旋转磁场,转速 为同步速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电动机运行时的基本电磁过程: 这个同步速的气隙磁场切割 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 转子绕组中产生相应的电流;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n i (t) 是一个高斯窄带噪声 + 带通滤波器 解调器 n(t) 又 即.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六十二讲 ) 离散数学. 最后,我们构造能识别 A 的 Kleene 闭包 A* 的自动机 M A* =(S A* , I , f A* , s A* , F A* ) , 令 S A* 包括所有的 S A 的状态以及一个 附加的状态 s.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 的一种手段。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 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1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2 ● 内容提要 1.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2. 准确度与精密度 3.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4. 分析数据的处理.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例9:例9: 第 n-1 行( -1 )倍加到第 n 行上,第( n-2 ) 行( -1 )倍加到第 n-1 行上,以此类推, 直到第 1 行( -1 )倍加到第 2 行上。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四十八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非空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 不难证明 :(ρ(S),∩, ∪,ˉ, ,S) 是一个布尔代数。 其中: A∩B 表示 A , B 的交集; A ∪ B 表示 A ,
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 第一节 曲线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曲线方程的配置 第三节 多项式回归.
实验一: 信号、 系统及系统响应 1 、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 加深对时 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利用序列的傅里 叶变换对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2.4 基本设计表达式 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值 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靠 基本设计表达式.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二十五讲 ) 离散数学. 定理 群定义中的条件 ( 1 )和( 2 )可以减弱如下: ( 1 ) ’ G 中有一个元素左壹适合 1 · a=a; ( 2 ) ’ 对于任意 a ,有一个元素左逆 a -1 适 合 a -1 ·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用数量来表示试验的基本事件 定义 1 设试验 的基本空间为 , ,如果对试验 的每一个基 本事件 ,规定一个实数记作 与之对应,这样就得到一个定义在基本空 间 上的一个单值实函数 ,称变量 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 、 等表示.或用.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三十九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集合 的交( ∩ ),并(∪)是 ρ ( S )上的两个代数运算, 于是,( ρ ( S ), ∩ ,∪) 是一个格。而由例 知.
实验三: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 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 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 识。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四十五讲 ) 离散数学 模 格 定义 设( L , ≤ ) 是一个格,对任意 a , b , c ∈ L , 如果 a≤b ,都有 a  ( b×c ) = b× ( a  c ) 则称( L , ≤ )为模格。
OS 进程调度模拟演示 制作人: 钱晶 高上上. OS 进程调度模拟-实验原理 静态优先级原理 在这种方式下,系统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 列中的优先权最高的进程后,该进程便一直执行下去, 直至完成。或因为发生某事件使该进程放弃处理机,系 统方可再将处理机分配给另一优先级最高的进程。这些 事件包括有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进入,或是因为某些原因.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3学时.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化学系 3 班 何萍 物质的分离原理 世世界上任何物质,其存在形式几乎均以混合 物状态存在。分离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分成两 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的过程。 分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5 章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 实际中,存在大量的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很多数值方 法到最后也会涉及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如样条插值的 M 和.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十一讲 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一章 二、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一 、无穷小运算法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极限运算法则.
在发明中学习 线性代数 概念的引入 李尚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随风潜入夜 : 知识的引入 之一、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去法  方程的线性组合  原方程组的解是新方程的解 是否有 “ 增根 ” ?  互为线性组合 : 等价变形  初等变换  高斯消去法.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7 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很多工程计算中,会遇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如: 机械、结构或电磁振动中的固有值问题;物理学中的各种临界 值等。这些特征值的计算往往意义重大。
§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 OLS ) 三、参数估计的最大或然法 (ML) 四、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五、参数估计量的概率分布及随机干 扰项方差的估计.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1/108 随机信号分析. 2/116 第 2 章 随机信号 3/ 定义与基本特性 2.2 典型信号举例 2.3 一般特性与基本运算 2.4 多维高斯分布与高斯信号 2.5 独立信号 目 录.
第二章 通信技术基础 谈英姿 东南大学自控系工业自动化教研室. 通信技术基础 2.1 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通信协议与网络层次分析 2.3 常用串行通信技术.
第 3 章 控制流分析 内容概述 – 定义一个函数式编程语言,变量可以指称函数 – 以 dynamic dispatch problem 为例(作为参数的 函数被调用时,究竟执行的是哪个函数) – 规范该控制流分析问题,定义什么是可接受的控 制流分析 – 定义可接受分析在语义模型上的可靠性 – 讨论分析算法.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五十三讲 ) 离散数学. 定义 设 G= ( V , T , S , P ) 是一个语法结构,由 G 产生的语言 (或者说 G 的语言)是由初始状态 S 演绎出来的所有终止符的集合, 记为 L ( G ) ={w  T *
实验三: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 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 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 识。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典型非周期信号 ( 如指数信号, 矩形信号等 ) 都是满足绝对可 积(或绝对可和)条件的能量信号,其傅里叶变换都存在, 但绝对可积(或绝对可和)条件仅是充分条件, 而不是必 要条件。引入了广义函数的概念,在允许傅里叶变换采用 冲激函数的前提下, 使许多并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的功率.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 符号表  标识符的作用: 声明部分:定义了各种对象及对应的属性和 使用规则。 程序体:对所定义的对象进行各种操作。 $ididname IdnameAttributeIR  必要性 Token : 新表-符号表(种类、类型等信息):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网上预约集港操作指南 一、登录系统 登陆下面图片显示网址:输入堆场用户名、密码和校验码登陆系统.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 UML 分析与设计》 交互概述图 授课人:唐一韬. 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
1 、如果 x + 5 > 4 ,那么两边都 可得 x >- 1 2 、在- 3y >- 4 的两边都乘以 7 可得 3 、在不等式 — x≤5 的两边都乘以- 1 可得 4 、将- 7x — 6 < 8 移项可得 。 5 、将 5 + a >- 2 a 移项可得 。 6 、将- 8x < 0.
1 Signals and Systems Lecture 26 Properties of Laplace Transform Analysis LTI System using LT System Function.
名探柯南在侦查一个特大盗窃集团过程 中,获得藏有宝物的密码箱,密码究竟 是什么呢?请看信息: ABCDEF( 每个字 母表示一个数字 ) A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B :既有因数 5 ,又是 5 的倍数 C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D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EF :是 2 、 3 、 5 的最小公倍数.
项目七: PLC 功能指令应用 带进位循环左移指令 XXXXX. 项目七: PLC 功能指令应用 FX2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移位控制指令有移位、循环移位、字移位 及先进先出 FIFO 指令等 10 条指令。 带进位循环右移指令 RCR 带进位循环左移指令 RCL 字右移位指令 WSFR 先入先出读出指令.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10.2 对偶空间 一、对偶空间与对偶基 二、对偶空间的有关结果 三、例题讲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 都经过同一点,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 似中心.
表单自定义 “ 表单自定义 ” 功能是用于制作表单的 工具,用数飞 OA 提供的表单自定义 功能能够快速制作出内容丰富、格 式规范、美观的表单。
7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2 第七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 间的分配  知识点 :  理解在产品的概念  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 配.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逻辑设计基础 1 第 7 章 多级与(或)非门电路 逻辑设计基础 多级门电路.
八. 真核生物的转录 ㈠ 特点 ① 转录单元为单顺反子( single cistron ),每 个蛋白质基因都有自身的启动子,从而造成在功能 上相关而又独立的基因之间具有更复杂的调控系统。 ② RNA 聚合酶的高度分工,由 3 种不同的酶催化转 录不同的 RNA 。 ③ 需要基本转录因子与转录调控因子的参与,这.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5.6 利用希尔伯特 (Hilbert) 变换 研究系统的约束特性 希尔伯特变换的引入 可实现系统的网络函数与希尔伯特变换.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1 第三章 数列 数列的概念 考点 搜索 ●数列的概念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 高考 猜想 以递推数列、新情境下的 数列为载体, 重点考查数列的通 项及性质, 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也是考题难点之所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无界函数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第五节 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函数 第五章 第五章.
本章讨论有限自由度结构系统,在给定载荷和初始条件激励下的系统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第 六 章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9 章 差错控制编码 9.1 引言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3 常用的简单编码 9.4 线性分组码 9.5 循环码 9.6 卷积码

2 9.1 引言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方法 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 监督码元, 这些多余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 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 ( 约束 ), 接收端 按照既定的规则检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 元之间的关系.

3 常用差错控制方法 检错重发 前向纠错 发收 检错码 应答信号 发收 纠错码

4 混合纠错 发收 纠检错 应答信号 常用检错重发系统 : 停发等候重发, 返回 重发和选择重发

5 停发等候重发 TITI 23 发 接收 ACK NAK 发现错误 这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 原理简单, 效率低.

6 返回重发 … 发 接收 发现错误 NAK 从码组 2 开始重发 ( 传输效率最高, 需复杂的控制, 收、发数据缓存 ) 选择重发 重发码组 2

7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分类 按差错控制编码的功能:检错码、纠错 码、纠删码。 按信息码元和附加的监督码元之间的检 验关系:线性码、非线性码。 按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 分组码、卷积码。

8 例: 3 位二进制数构成的码组 表示天气 全用 用4种用4种用2种用2种 用4种用4种用2种用2种 000 晴晴晴 100 雪 001 云 101 霜阴 010 阴 110 雾雨 011 雨云 111 雹雨

9 如不要检(纠)错,传输 4 种不同的 信息,用两位码组就够了,这两位码 代表所传信息,称为信息位,多增加 的称为监督位。 将信息码分组,为每组信码附加若干监督码的 编码,称为分组码。在分组码中,监督码元仅 监督本码组的中的信息码元。 分组码用( n , k )表示, n — 码组长度, k — 信息位数, n – k = r 监督位数。 1 的数目称为码组的重量,两个码组对应位上 数字不同的位数称为码组距离(汉明距离)。 各码组间距离的最小值为最小码距 d 0

10 d 0 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编码的检,纠错 能力。 为检测 e 个错码,要求 d 0 ≥ e + 1 为纠正 t 个错码,要求 d 0 ≥2 t + 1 为纠正 t 个错码,同时检测 e 个错码,要求 d 0 ≥ e + t +1 B d0d0 B A 12 B A 12 B B 34 5 d0d0

11 A B1 t e 若随机信道中,发送 “0” 和发送 “1” 时的 错误概率相等,为 P ,且 P<<1, 则码长为 n 的码组恰好发生 r 个错码的概率为 :

12 当 n=7 P=10 -3 时 P(1) ≈7×10 -3 P(2) ≈2.1×10 -5 P(3) ≈3.5×10 -8 可见, 采用差错控制编码, 即使仅能纠 正这种码组中的 1 ~ 2 个错误, 也可以使 误码率下降几个数量级.

常用的简单编码 奇偶监督码 无论信息位有多少, 监督位只有一位, 使码 组中 “ 1 ” 的数目为偶 ( 或奇 ) 数. 接收端 这种码能够检测奇数个错码, 适用 检测随机错误

14 二维奇偶监督码 把上述奇偶监督码的若干码组排列成矩 阵, 每一码组写成一行, 然后, 再按列的方向 增加第二维监督位

15 恒比码 每个码组均含有相同数目的 “ 1 ” ( 和 “ 0 ” ). 由于 “ 1 ” 的 数目与 “ 0 ” 的数目之比保持恒定, 故得此名. 正反码 是一种简单的能够纠正错码的编码, 监督位数 目与信息位数目相同, 监督位与信息位相同或相 反, 由信息码中的 “ 1 ” 的个数而定.

线性分组码 线性分组码中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是用线性方 程联系起来的. 线性码建立在代数学群论基础上, 线性码各许用码组的集合构成代数学中的群, 因 此, 又称群码. 主要性质 任意两许用码组之和 ( 模 2 和 ) 仍为一许用码组. ( 封闭性 ) 码的最小距离等于非零码的最小重量

17 奇偶监督码是一种最简单的线性码, 偶 校验时 S 称为校正子, 又称伴随式. S=0 无错,S=1 有 错. 一般, 由 r 个监督方程式计算得 r 个校正子, 可以用来指示 2 r -1 种错误, 对于一位误码来 说, 就可以指示 2 r -1 个误码位置. 对于 (n,k) 码, 如果满足 2 r -1≥n 则可能构造出纠正一位或 一位以上错误的线性码.

18 设分组码 (n,k) 中 k=4, 为纠正一位错码, 要求 r≥3, 则 n=k+r=7 S1S2S3S1S2S3 错码位置 S1S2S3S1S2S3 001a0a0 101a4a4 010a1a1 110a5a5 100a2a2 111a6a6 011a3a3 000 无错

19 计算监督 位 判断 错码 位置 按上述方法构造的纠正单个错误的线性 分组码称为汉明码。 码长 n=2 r – 1 信息位 k= 2 r – 1 – r 监督位 r (1)(1) (2)(2)

20 编码速率 = ( 1 )改写为 表示成矩阵形式 = PIrIr

21 简记为 或 H 称为监督矩阵, H 确定,则编码时监督 位和信息位的关系就完全确定了。 P 为 r × k 阶 I r 为 r × r 阶单位方阵 具有 [ P I r ] 形式的 H 矩阵称为典型阵。 ( 2 )改写为: =

22 或 Q 生成矩阵 G AG

23 具有 形式的生成矩阵称 为典型生成矩阵。 由典型生成矩阵得出的码组 A 中, 信息位不变,监督位附加其后, 这种码称为系统码。

24 发送码组 A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误码, 设接收到的码组为 B=[b n-1 b n-2 … b 0 ] 则 B – A = E E= [e n-1 e n-2 … e 0 ] 错误图样 也可写作 B=A+E

25 接收端计算校正子为 错误图样与校正子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26 例 设 且有 3 个接收码组 验证 3 个接收码组是否发生差错? 若在某码组中有错码,错码的校正子是什么? 然后再指出发生错码的码字中,哪位有错?

27 解: 1 )若无错,则错误图样为 0 , S 为 0 B 1 无错 B2错B2错 B3错B3错 2) ∵2) ∵ S 2 =H 第 1 列 ∴ E=[ ] 第 1 位错 同理 S 3 =H 第 3 列 ∴ E=[ ] 第 3 位错

28 线性码的重要性质 封闭性 任意许用两个码组之和仍为许用码组 两个码组之间的距离必是另一码组的重 量, 故最小码距即码的最小重量 ( 除全 0 码 外 )

循环码 循环码原理 循环码是一种重要的线性分组码, 易于实 现, 性能较好. 循环码除具有线性码的一般性质外, 还具 有循环性, 即循环码中任一码组循环一位 以后, 仍为该码中的一个码组. 一长为 n 的码组可表示成码多项式

30 码多项式的按模运算 若 F(x) = N(x) Q(x) + R(x) 则 F(x) ≡ R(x) ( 模 N(x) ) 例

31 在循环码中, 若 T(x) 是一个长为 n 的许用码组, 则 x i T(x) 在按模 x n +1 运算下, 也是一个许用码组. 即 若 则 T′(x) 也是一个许用码组

32 在循环码中,一个( n , k )码有 2 k 个 不同码组 假设用 g ( x )表示一个前 k-1 位皆为 0 (第 k 位不为 0 )的码组 则 在循环码中,除全 0 码外,再没有连续 k 位均为 “ 0 ” 的码组,即连 “ 0 ” 的长度最多只 能 k-1 位。因此 g ( x )必须是一个常数项 不为 “ 0 ” 的 n-k 次多项式 生成多项 式

33 g(x),xg(x),x 2 g(x), … x k-1 g(x) 都是码组, 且线性 无关, 故循环码的生成矩阵 G 可写成 假如输入信息码元 m k-1 m k-2 … m 0 则

34 所有码多项式 T(x) 都可被 g(x) 整除, 而且, 任一次数不大于 k-1 的多项式乘 g(x) 都 是码多项式. 生成多项式 g(X) 的确定 ∵ T(x) = h(x) g(x) 又 g(x) 为一个码组, 故 x k g(x) 在模 x n +1 运算下 也为一码组, 故可写成 =1

35 故 g(x) 是 x n +1 的一个 n – k 次因式, 此即寻 找 g(x) 的方法. 例 都可作为 (7,3)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

循环码的编、解码方法 编码步骤 根据给定的( n,k) 选定生成多项式 g(x), 即 从 x n +1 的因子中选一 n-k 次多项式作为 g(x). 所有码多项式 T(x) 都可被 g(x) 整除, 据此 对给定的信息位 m(x) 进行编码. 1. 信息码后附加 n-k 个

37 监督位 信息位 例 (7,3) 循环码 m(x)=x 2 +x, g(x)= x 4 +x 2 + x+1 解 r(x)

38 a + b + cd + 输入 m 输出 f e S ( 7 , 3 )码编码器 m a b c d e f f=m f=e

39 循环码的解码 将接收码组 R(x) 用 g(x) 去除, 若未发生错误, R(x) 能被 g(x) 整除, 发生错误则有余项.

卷积码 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 卷积 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卷积码把 k 个信息位编 n 位,k 和 n 通常很小, 特别适宜于串行形式传输, 延时小. n 个码元与当前段的 k 个信息位有关, 而且 与前 N-1 段的信息有关, 编码过程相互关联 的码元为 Nn 个. N 或 nN 称为卷积码的约束长度, 常把卷积码记作 (n,k,N)

输入 b i cici 输出 bicibici 卷积码编码器 k=1, n=2, N=6

42 b 6 b 5 b 4 b 3 b 2 b 1 + 一级 移存 + S 6 S 5 S 4 S 3 S 2 S 1 + 门限电路 (2,1,6) 卷积码门限译码器 输入 bibi cici 重算 c i 输出 校正子 “1” 的个数 ≥3?

43 假定 b1 以前各码元均未发生错误, 则 (1)

44 (1) 式经线性变换 这是一组正交于 E(b 1 ) 的正交校验方程, 在 所考察的 12 个码元 (b 1 ~b 6,c 1 ~c 6 ) 中错误不多 于 2 个的条件下, 仅当 E(b 1 )=1, (2) 式才有可 能有 3 个或 3 个以上方程等于 1. 门限电路门 限设为 3, 此时, 门限电路输出 “ 1 ”, 纠正 b 1 错 误, 同时送到受 E(b 1 ) 影响的各级校正子移 存器纠正其中错误. (2)

45 监督矩阵 H 假定 b 1 进入编码器之前,各级移存器 处于 “ 0 ” 状态 则 即

46 H 1 用矩阵表示为 … n n-k

47 H 1 :截短监督矩阵 自第 7 行起,每行结构相同,只是每 行的起始比上一行多两个 “ 0 ” 。 一般,卷积码的截短监督矩阵形式为:

48 I n-k — n-k 阶单位方阵 P i — ( n-k ) ×k 矩阵 0 — n-k 阶全零方阵 基本监督矩阵 h=[ P N 0 P N-1 0 P N-2 0 … P 1 I n-k ] 只要给定 h , H 1 随之确定。

49 生成矩阵 G 基本生成矩阵 g g=[ I K Q 1 0 Q 2 0 Q 3 … 0 Q N ] 截短生成矩阵 I k — k 阶单位方阵 Q i =P i T — k × ( n-k )矩阵 0 — k 阶全零方阵

50 卷积码的图解表示 ( 3 , 1 , 3 )卷积码编码器 a 状态 m 1 m 2 为 00 , b 状态 m 1 m 2 为 01 , c 状态 m 1 m 2 为 10 , d 状态 m 1 m 2 为 11 。 M 3 M 2 M 输入序列 m j mjmj y1,jy1,j Y2,jY2,j

51 ( 3 , 1 , 3 )卷积码的树状图 a a b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52 ( 3 , 1 , 3 )卷积码的网格图 a b c d

53 ( 3 , 1 , 3 )卷积码的状态图 aa b b cc da a b c d

54 在前述编码器中,若起始状态为 a ,输入序 列为 ,求输出序列和状态变化路径 a b c d

55 对于( n , k , N )卷积码的一般情况, 有如下结论: 对应于每组 k 个输入比特,编码后产生 n 个输出比特。 树状图每个节点引出 2 k 条支路。 网格图和状态图都有 2 k(N-1) 种可能的状态, 每个状态引出 2 k 条支路,同时也有 2 k 条支 路从其它状态或本状态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