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核磁共振波谱法 1. 红外光谱法 1. 红外光谱法 3. 分子发光分析法 4. 原子吸收光谱法 5. 原子发射光谱法 2.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光学分析法是根据 物质发射的电磁 辐射 或 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  射线到无线电波 的所有电磁波谱范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纺纱学. 2 绪 论 基本要求:了解纺纱系统的类别 重点掌握:棉纺系统的工艺流程 3 一、纺纱原理与设备 纺纱: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将纺织纤维纺成纱 线的过程。 纺纱原理:初加工、原料的选配、开松除杂、 混和、梳理、精梳、并合、牵伸、加捻、卷绕等。 纺纱方法:传统纺纱方法、新型纺纱方法。 纺纱设备:开清棉联合机、梳棉机、精梳机、
Advertisements

HistCite 结果分析示例 罗昭锋. By:SC 可能原因:文献年度过窄,少有相互引用.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 、实验目的:探究 a 与 F 、 m 的定量关系 2 、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 A 、 m 一定时,探究 a 随 F 的变化关系 B 、 F 一定时, 探究 a 随 m 的变化关系.
细分曲面 傅孝明 SA 目录 细分曲面的基本思想 两个关键问题 一些基本概念 几种简单的细分曲面算法 细分曲面方法分类.
一、拟合优度检验 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三、参数的置信区间
平衡态电化学 化学电池 浓差电池 电极过程动力学.
X 射线荧光光谱法 许晨烨  1.X 射线荧光光谱法简介 1.X 射线荧光光谱法简介  2. 方法和原理 2. 方法和原理  3. 仪器结构和原理 3. 仪器结构和原理.
两极异步电动机示意图 (图中气隙磁场形象地 用 N 、 S 来表示) 定子接三相电源上,绕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气 隙中建立基波旋转磁动势,产生基波旋转磁场,转速 为同步速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电动机运行时的基本电磁过程: 这个同步速的气隙磁场切割 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 转子绕组中产生相应的电流;
化学分析测试中的低浓度 干扰的消除 化学五班 赵超 干扰及其分类的简单介绍 改善选择性的一般途径 低浓度分析中干扰的消除.
裂解气相色谱技术与应用 裂解气相色谱技术与应用 裂解气相色谱技术与应用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of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 裂解气相色谱技术与应用 张潇.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数据和信息 (Data & Information) 数据 原始事实 如:员工姓名, 数据可以有数值、图形、声音、视觉数据等 信息 以一定规则组织在一起的事实的集合。
第 4 章 抽象解释 内容概述 以一种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方式,介绍抽象解释的 一些本质概念 – 将 “ 程序分析对语言语义是正确的 ” 这个概念公式 化 – 用 “ 加宽和收缩技术 ” 来获得最小不动点的较好的 近似,并使所需计算步数得到限制 – 用 “ 伽罗瓦连接和伽罗瓦插入 ” 来把代价较大的属 性空间用代价较小的属性空间来代替.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六十二讲 ) 离散数学. 最后,我们构造能识别 A 的 Kleene 闭包 A* 的自动机 M A* =(S A* , I , f A* , s A* , F A* ) , 令 S A* 包括所有的 S A 的状态以及一个 附加的状态 s.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教程( 学年 ) GXQ1 3.4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定义与种类 缓冲溶液的定义与种类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2.1 结构上的作用 作用及作用效应 作用的分类 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晶体 完美性 de 鉴定 报告人 : 叶佳. 测定晶体缺陷结构的重要  晶体中缺陷的种类、数量是鉴 别晶体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  晶体的缺陷通常能够吸收、反 射或散射晶体内部产生的或是 由外部输入的磁、光、声和电 能量,从而影响晶体的性能。
1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2 ● 内容提要 1.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2. 准确度与精密度 3.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4. 分析数据的处理.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例9:例9: 第 n-1 行( -1 )倍加到第 n 行上,第( n-2 ) 行( -1 )倍加到第 n-1 行上,以此类推, 直到第 1 行( -1 )倍加到第 2 行上。
第十一章 曲线回归 第一节 曲线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曲线方程的配置 第三节 多项式回归.
第六章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 是指土壤溶液的反应,它反映土壤溶液 中 H + 浓度和 OH - 浓度比例,同时也决定于 土壤胶体上致酸离子( H + 或 Al 3+ )或碱性 离子( Na + )的数量及土壤中酸性盐和碱 性盐类的存在数量。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用数量来表示试验的基本事件 定义 1 设试验 的基本空间为 , ,如果对试验 的每一个基 本事件 ,规定一个实数记作 与之对应,这样就得到一个定义在基本空 间 上的一个单值实函数 ,称变量 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 、 等表示.或用.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聚合物在生物高分子分离中的应用 王延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Tel
电导分析技术 05 级化学四班 曹羽 Conductometricanalysis.
GXQ 分析化学 学年.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第十一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 严斌 溶液中铁离子的定量分析 --- 严斌. 定量分析作为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任务 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 取样 干燥试样 分解试样 消除干扰 测定 计算分析结果.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要求及安排 ● 教材:分析化学, 河南中医学院主编 ● 学时:理论 46 学时, 实验 33 学时 ●成绩评定:期末考试 70% ,实验 报告 20% ,考勤 10% 。
化学系 3 班 何萍 物质的分离原理 世世界上任何物质,其存在形式几乎均以混合 物状态存在。分离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分成两 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的过程。 分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十一讲 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一章 二、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一 、无穷小运算法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极限运算法则.
实验八 —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性 能测定.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一、 实验目的  1. 了解橡胶的老化机理  2. 掌握鼓风老化试验箱的使用方法  3. 测定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
关于氨基酸的 定量分析 03 化学 3 班 杨曦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 —— 甲醛滴定法 甲醛滴定法用于氨基氮的 测定, 可以测出样品中总氨基酸 的含量, 其原理是在中性或弱碱 性水溶液中, 氨基酸的 α— 氨基与醛类反应生成 Schiff 碱 :α— 氨基酸与甲醛反应生成亚.
Photoshop CS4 标准培训教程 第三章第三章 在 Photoshop CS4 中所谓的不规则选区指的是随意性强,不被局限在几何形状内, 他们可以是鼠标任意创建的也可以是通过计算而得到的单个选区或多个选区。在 Photoshop 中可以用来创建不规则选区的工具被分组放置到套索工具组、魔棒工具组.
分 析 化 学 实 验 实验十一 用 pH 计测定溶液的 pH 和磷酸的电位滴定. 一、实验目的 实验十一 用 pH 计测定溶液的 pH 和磷酸的电位滴定 1. 掌握用 pH 计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 2. 掌握电位滴定法操作和确定终点的方法。 3. 掌握磷酸电位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 4. 了解磷酸离解常数.
第2章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回顾 ——产生激光的三个必要条件: 1. 工作物质 2. 激励能源 3. 光学谐振腔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基础化学实验Ⅱ (有机化学实验) 萃取和洗涤 Extraction and washing.
换热器换热器 反应器反应器. 间壁 热流体 冷流体 热流体 套管换热器 外壳 管板 封头封头 挡板 ( 折流板 ) 封头 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导体  电子导体  R   L  i 离子导体  ( 平衡 ) mm   .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五十三讲 ) 离散数学. 定义 设 G= ( V , T , S , P ) 是一个语法结构,由 G 产生的语言 (或者说 G 的语言)是由初始状态 S 演绎出来的所有终止符的集合, 记为 L ( G ) ={w  T *
平衡态电化学 化学电池 浓差电池. 平衡态电化学 膜电势 化学电池浓差电池 电极过程动力学 Electrode Kinetics 极 化 Polarization.
编译原理总结. 基本概念  编译器 、解释器  编译过程 、各过程的功能  编译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 编译器的实现途径.
主要学习内容: 1、用描述法分析样品的风味特征 2 、学习味觉试验方法。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报告人:黄磊 缓冲溶液的积分缓冲容量. 缓冲指数的概念是 Vanslyke 在 1922 年提出 的,意义是当缓冲溶液改变一个单位时需 加入酸碱物质的量 即 这里的缓冲指数指的是微分缓冲容量,是 加酸碱物质的量随着 pH 值的变化率 1 ,微分缓冲容量.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1 、如果 x + 5 > 4 ,那么两边都 可得 x >- 1 2 、在- 3y >- 4 的两边都乘以 7 可得 3 、在不等式 — x≤5 的两边都乘以- 1 可得 4 、将- 7x — 6 < 8 移项可得 。 5 、将 5 + a >- 2 a 移项可得 。 6 、将- 8x < 0.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表单自定义 “ 表单自定义 ” 功能是用于制作表单的 工具,用数飞 OA 提供的表单自定义 功能能够快速制作出内容丰富、格 式规范、美观的表单。
项目 1 典型低压电器 的拆装、检修及调试 任务 2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自动开关,是 一种依靠电磁力作用使触点闭合或分离的自 动电器,用于接通和断开电动机或其它用电 设备电路。适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或断开 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交流接触 器具有控制容量大、操作方便、便于远距离.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一、热机 1 、热机:利用燃料燃烧而工作的机器 2 、共同特点: 燃料的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燃烧 做功.
个体 精子 卵细胞 父亲 受精卵 母亲 人类生活史 问题:人类产生配子(精、卵 细胞)是不是有丝分裂?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铜废水. 一、实验目的 了解离子交换法的原理 掌握离子交换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技术 学习废水中铜的测试方法.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汪礼胜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目的】 1 、研究霍尔效应的基本特性 ( 1 )了解霍尔效应实验原理以及有关霍尔器件 对材料要求的知识; ( 2 )测绘霍尔元件的 和 曲线; ( 3 )确定霍尔元件的导电类型,测量其霍尔系 数、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 2 、应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选做)
1 第三章 数列 数列的概念 考点 搜索 ●数列的概念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 高考 猜想 以递推数列、新情境下的 数列为载体, 重点考查数列的通 项及性质, 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也是考题难点之所在.
第二节. 广告牌为什么会被风吹倒? 结构的稳定性: 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 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9. 恒定电流场 第一章 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 电流强度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 正负电荷反方向运动产生的电磁效应相同 ( 霍尔效应 特例 ) 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 电流方向:正方向、反方向  电流强度 ( 电流 ) A 安培 标量 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高 频 电 子 线 路高 频 电 子 线 路 主讲 元辉 5.5 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1 、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很高的标准性。 、石英晶体谐振器与有源器件的接入系数通常近似 如下 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少。 3 、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非常高的值。 维持振荡频率稳定不变的能力极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6. 核磁共振波谱法 1. 红外光谱法 1. 红外光谱法 3. 分子发光分析法 4. 原子吸收光谱法 5. 原子发射光谱法 2.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光学分析法是根据 物质发射的电磁 辐射 或 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  射线到无线电波 的所有电磁波谱范围 ( 不只局限于光学 光谱区 ) 。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 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 干涉、衍射、偏振等。

傅立叶变换 红外光谱仪 Hitachi 紫 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Tec comp 气 相色谱仪

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可以作为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 的方法。 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 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 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不 停地作振动和转动运动而产生的,分子振动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 相对运动,多原子分子可组成多种振动图形。当分子中各原子以同一频率、同一 相位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时,这种振动方式称简正振动(例如伸缩振动和 变角振动)。分子振动的能量与红外射线的光量子能量正好对应,因此当分子的 振动状态改变时,就可以发射红外光谱,也可以因红外辐射激发分子而振动而产 生红外吸收光谱。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能量不是连续而是量子化的。但由于在分 子的振动跃迁过程中也常常伴随转动跃迁,使振动光谱呈带状。所以分子的红外 光谱属带状光谱。分子越大,红外谱带也越多。 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征性,可以采用与标准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对比的方法来做分 析鉴定。已有几种汇集成册的标准红外光谱集出版,可将这些图谱贮存在计算机 中,用以对比和检索,进行分析鉴定。此外,在高聚物的构型、构象、力学性质 的研究,以及物理、天文、气象、遥感、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也广泛 应用红外光谱。

工业废水中油类含量是工业废水监测的重要 指标,它对装置的正常生产起着监控作用。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社会各界对环保重 视程度的提高国家标准要求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油含量。油可以分成石油类动物油植物油。 在红外吸收光谱中,他们的吸收波数分别是 2930cm -1,2960cm -1,3030cm -1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 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后测定石 油类含量,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 2930cm -1,2960cm -1,3030cm ,A 2960 和 A 3030, 以波长分别为 2930cm -1,2960cm -1,3030cm -1 谱带处的吸 光度 A 2930,A 2960 和 A 3030, 进行计算。

(1) 四氯化碳提纯 : 取一 2500ml 的细口瓶,瓶中加入处理好的活性碳和硅酸 镁各 300g ,加入 2500ml 要处理的四氯化碳,盖好盖后震 荡 2min ,静止 30min 或 1h 将瓶中的四氯化碳倒入放在有 120 目筛网的漏斗中,取样后在光谱仪上扫描,得到谱图 合格后即可放入干净的磨口瓶中保存备用。四氯化碳的谱 图不合格时,说明吸附剂已饱和,应停止使用,重新放入 新的吸附剂。 (2) 萃取 : 根据四氯化碳具有溶解油脂好,不溶于水的特性, 对水中的油份进行有效地萃取。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倒入分 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 pH≤2 ,用 20ml 四氯化碳洗涤采 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 20g 氯化钠充分振荡 2min 。 经常开启活塞排气,静止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 10min 厚度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内,用 20ml 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 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 容,摇匀。

(1) 测定 : 用四氯化碳做溶剂, 分别配制 100ml/L 正十六烷 100mg/L 姥鲛烷和 400mg/L 甲苯 溶液。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 1cm 石英池,分别测量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三 种溶液在 2930cm -1 、 2960cm - 1 、 3030cm -1 处的吸光度 A 2930 、 A 2960 、 A 3030 三种物质的代用符号分别为:正十六烷 -H 、姥鲛烷 -P 和甲苯 -T 。 按下式解出仪器校正系数: X 、 Y 、 Z 、 F 值 F=A 2930 (H)/A 3030 (H) C(H)=X×A 2930 (H)+Y×A 2930 (H) C(P)=XA 2930 (P)+YA 2930 (T) C(T)=XA 2930 (T)+YA 2960 (T)+Z[A 3030 (T)-A 2930 (T)/F] 式中 X 、 Y 、 Z 、 F— 仪器校正系数; C(H)— 正十六烷浓度值, mg/L ; C(P)— 姥鲛烷浓度值, mg/L ; C(T)— 甲苯浓度值, mg/L ; A 2930 (H) 、 A 2960 (H)— 正十六烷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A 2930 (P) 、 A 2960 (P)— 姥鲛烷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A 3030 (T) 、 A 2960 (T) 、 A 2930 (T)— 甲苯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 检验:准确量取纯正十六烷、姥鲛烷、甲苯按 5 : 3 : 1 ( V/V ) 的比例配成混合烃。使用时,用此混合烃以四氯化碳为溶剂配成适 当浓度范围的混合烃系列溶液, 在 2930cm -1 、 2960cm - 1 、 3030cm -1 处分别测量混合烃系列溶液 的吸光度 A 2930 、 A 2960 、 A 3030 ,按下式计算混合烃系列溶液的浓度, 并与配制值进行比较。如混合烃溶液浓度测定值的回收率在 90% ~ 99% 范围内,则校正系数可采用。否则,重新测定校正系数直至符 合条件为止。 C=XA YA Z(A A 2930 /F) C— 混合烃溶液的浓度 mg/L 。

(1) 测定: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适当光程的比色皿, 即: 1cm 石英比色皿测试样品范围为 100~400mg/L 、 4cm 石英比色皿测试样品范围 0~100mg/L , 将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的滤出液倒入石英比色皿, 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 测 2930cm -1 、 2960cm - 1 、 3030cm -1 三个波长处的样品吸光度并计算总萃 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 (2) 空白试验: 以纯水代替试样,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 并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皿,按 (1) 中测定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1) 总萃取物: 水中总萃取物(即总油)计算: C= [XA YA Z(A A 2930 /F)]V O DI/V W L 式中 X 、 Y 、 Z 、 F— 校正系数; A 2930 、 A 2960 、 A 3030 — 各 对应波长下测得萃取液的吸光度; V O — 萃取溶剂定容体积 mL ; V W — 水样的体积,mL ; D— 萃取液稀释倍数; I— 测定 校正系数时所用比色皿的光程, L— 测定水样时所用比色皿的光程, cm 。 (2) 石油类含量: 水样中石油类含量 C 1 (mg/L) 计算: C 1 = [XA 2930 (I)+YA 2960 (I)-Z(A 3030 (I)A 2930 (I/F)]V O DI/V W L 式中 A 2930 (I) 、 A 2960 (I) 、 A 3030 (I)— 测得硅酸镁吸附后滤出 液的吸光度。

各种测油方法的比较各种测油方法的比较 紫外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缺点是不同种 类的油采用不同波长,数据无可比较性 荧光法:用紫外线照射,激发萃取剂中的油 发出荧光。荧光强度越高 - 含油量越高。但是 有些油类不能被紫外线激发,有些非油类荧 光物质能被激发。因此荧光法灵敏度高单抗 干扰性差 红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 定性与定量准确 重量法:优点是不受限制,缺点 操作复杂灵敏度差 因此

重量法与红外分光光度法平行样测 定结果比较

 GB/T ,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类的测定 [S], 红光光度法 1996,8,1.  分析仪器 2003 年第 3 期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 年 4 月第 12 卷 第 2 期 [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 和动植物油 ]  工业分析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 分析化学新进展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 GB/T ,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类的测定 [S], 红光光度法 1996,8,1.   分析仪器 2003 年第 3 期 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 年 4 月第 12 卷 第 2 期 [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 和动植物油 ]   工业分析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分析化学新进展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