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今日世界中的管理 現代管理學 林建煌編譯
變動中的經濟 杜佛勒的三波:農業、工業化、資訊波 現代管理學2-2
知識工作者 是在第三波的轉折邊緣。 他們的工作是基於資訊的取得與運用而設計的。 經濟體系需要能夠執行這些工作的人,對這些人的需求是很強勁的。 由於資訊科技人員的供給是很低的,因此要取得此一領域人的服務,則往往必須付出高價。 藍領工作人員的數目已經大量縮減。 現代管理學2-3
變動中的經濟 現代管理學2-4 現代管理學2-4
續表2-2 現代管理學2-5
全球市場 地球村(global village) 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s)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NC) 無疆界組織(borderless organization) 現代管理學2-6
組織的全球化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管理者是僅僅將其產品出口至外國。 第二個階段,管理者明顯承諾去開發國外市場,或是在國外生產產品。 第三個階段,代表一種管理當局積極追求國際市場的強烈承諾。 現代管理學2-7
Hofstede的文化構面 個人主義是指在一個鬆散的社會結構中,人們都是追求個人與其家庭的利益。 權力距離是用來衡量一個社會對於權力機構與組織間的不平等分佈所接受的程度。 不確定的規避一個對不確定有高度規避的社會乃以成員間日增的焦慮為特徵,它常表現為緊張、壓力與富攻擊性。 生活的質與量有些文化強調生活的量,同時重視肯定(穩定)、金錢和物質。有些文化強調生活的質,重視人群關係、注意與關心其他人的福利。 現代管理學2-8
支持企業社會責任的論證 1、公眾期望 2、長期利潤 3、道德責任 4、公眾形象 5、更好的環境 6、減少政府進一步的干預 7、權力與責任的平衡 8、股東權益 9、擁有資源 10、預防勝於治療 現代管理學2-9
反對企業負擔社會責任的意見 1、違反利潤極大化原則 2、混淆目的 3、成本 4、太大的權力 5、缺乏能力 6、缺乏負責 7、缺乏廣泛的社會支持 現代管理學2-10
社會責任 真正意指是一個企業在法律與經濟要求之餘的義務,是為了要追求長期對社會有益的目標。 現代管理學2-11
社會義務與社會回應 社會義務是企業的社會參與的基礎。當一個企業滿足了它的經濟與法律責任時,它可以算是滿足了它的社會義務了。它做到法律最低的要求。 社會回應則是指一個公司依社會條件變化的適應能耐 。 現代管理學2-12
道德 道德通常是指界定正確或錯誤行為的一套規則或原則。 現代管理學2-13
三種不同的道德觀點 功利的道德觀:意指決策完全以其結果為依歸的狀況。 權利的道德觀 :意指個人關切尊重與保護個人自由與權利,包括個人隱私權、良心權、言論自由、以及合理的處理程序。 正義理論的道德觀 :意指個人著重公正不偏地執行規則的狀況。 現代管理學2-14
創業(Entrepreneurship) 創業是指開設一個企業投資、籌組必要的資源、並且承擔風險與報酬的過程。 內部創業家(intrapreneurs) 內部創業精神(intrapreneurship) 現代管理學2-15
家庭友善的福利(family-friendly benefit) 家庭友善的福利包括工作與家庭的計畫,像是工作地的日間托兒、幼兒與老年看護、彈性工作時數、工作分享、部分工時僱用制、工作地點調整計畫、認養福利以及父母親的休假照顧。 家庭友善的福利是一種幫助員工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 現代管理學2-16
全面品質管理的要素 1、特別強調顧客。 2、關心持續的改進。 3、改進組織所作的任何事的品質。 4、準確衡量。 5、員工的賦權。 5、員工的賦權。 現代管理學2-17
賦權 愈來愈多的管理者發現當他們集中於激勵、教導與歡呼而不是告訴部屬做些什麼時,他們變得愈來愈有效能。 管理者也體認到他們可以藉著工作重設計及賦與員工相關工作之決定權,來得到品質改善、生產力增加以及員工向心力增強的效果。 現代管理學2-18
賦權運動的兩種力量 第一是希望那些對於事情最為了解的人,能夠做出最迅速的決策。 第二個是基於在1980年後期大量中階主管被解僱的事實,已經帶給許多的管理者較過去更大的控制幅度。 現代管理學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