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门电路 3.1 概述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就是将所有的元件和连线都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芯片)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 投影法概述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平面立体三视图、尺寸标注 本讲内容 复习: P25~P31 、 P84~P85 作业: P7, P8, P14[2-32(2) A3 (1:1)]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轴系零件 § 8-1 键、销及其连接 一、键连接 二、销连接 § 8-2 轴 一、轴的分类和应用 二、轴的结构和轴上零件的固定
第十二章 常微分方程 返回. 一、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一阶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在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地球上 两点间最短航线的方向问题经常出现,由于 很多学生对这类问题没有从本质上搞清楚, 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只是机械地背一些结 论,造成解这类题目时经常出错。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方向问题.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2 边缘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三章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3.3 条件分布.
HistCite 结果分析示例 罗昭锋. By:SC 可能原因:文献年度过窄,少有相互引用.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 、实验目的:探究 a 与 F 、 m 的定量关系 2 、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 A 、 m 一定时,探究 a 随 F 的变化关系 B 、 F 一定时, 探究 a 随 m 的变化关系.
平衡态电化学 化学电池 浓差电池 电极过程动力学.
第二章 质点组力学 质点组:许多(有限或无限)相 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研究方法: 1. 分离体法 2. 从整体考虑 把质点的三个定理推广到质点组.
第二十三讲 7.3 利用频率采样法设计 FIR 滤波器. 回顾窗函数设计法: 得到的启发:能否在频域逼近? 用什么方法逼近? 通过加窗实 现时域逼近.
两极异步电动机示意图 (图中气隙磁场形象地 用 N 、 S 来表示) 定子接三相电源上,绕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气 隙中建立基波旋转磁动势,产生基波旋转磁场,转速 为同步速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电动机运行时的基本电磁过程: 这个同步速的气隙磁场切割 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 转子绕组中产生相应的电流;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n i (t) 是一个高斯窄带噪声 + 带通滤波器 解调器 n(t) 又 即.
第 4 章 抽象解释 内容概述 以一种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方式,介绍抽象解释的 一些本质概念 – 将 “ 程序分析对语言语义是正确的 ” 这个概念公式 化 – 用 “ 加宽和收缩技术 ” 来获得最小不动点的较好的 近似,并使所需计算步数得到限制 – 用 “ 伽罗瓦连接和伽罗瓦插入 ” 来把代价较大的属 性空间用代价较小的属性空间来代替.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六十二讲 ) 离散数学. 最后,我们构造能识别 A 的 Kleene 闭包 A* 的自动机 M A* =(S A* , I , f A* , s A* , F A* ) , 令 S A* 包括所有的 S A 的状态以及一个 附加的状态 s.
2.1 结构上的作用 作用及作用效应 作用的分类 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四十八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非空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 不难证明 :(ρ(S),∩, ∪,ˉ, ,S) 是一个布尔代数。 其中: A∩B 表示 A , B 的交集; A ∪ B 表示 A ,
1 第七章 灼热桥丝式电雷管. 1. 热平衡方程 C ℃ 冷却时间 2. 桥丝加热过程 ⑴忽略化学反应惰性方程 ; (2) 为简化集总参数 C, (3) 热损失有两部分 : 轴向与径向 ; 第一种情况 在大功率下忽略热损失, 第二种情况 在输入低功率下 输入 = 散失热量 I I = 3 电容放电时的桥丝温度和发火能量(电容放电下,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1 集成逻辑电路的电气特性 §3-2 常用组合逻辑模块 §3-3 组合电路的设计方法 §3-4 险象与竞争 §3-5 小结 组合逻辑电路: 输出仅和当前的输入有关。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用数量来表示试验的基本事件 定义 1 设试验 的基本空间为 , ,如果对试验 的每一个基 本事件 ,规定一个实数记作 与之对应,这样就得到一个定义在基本空 间 上的一个单值实函数 ,称变量 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 、 等表示.或用.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实验三: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 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 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 识。
电荷传递之处.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是能存储大量二值信息的半导体器件。 存储器性能指标:存储容量( 10 9 位 / 片)、存取速度( 10ns )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从存取功能分:只读存储器 ROM 、随机存储器 RAM 只读存储器:掩模 ROM 、 P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十一讲 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一章 二、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一 、无穷小运算法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极限运算法则.
在发明中学习 线性代数 概念的引入 李尚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随风潜入夜 : 知识的引入 之一、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去法  方程的线性组合  原方程组的解是新方程的解 是否有 “ 增根 ” ?  互为线性组合 : 等价变形  初等变换  高斯消去法.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量子力学教程 ( 第二版 ) 3.4 连 续 谱 本 征 函 数 的 归 一 化 连续谱本征函数是不能归一化的 一维粒子的动量本征值为的本征函数 ( 平面波 ) 为 可以取 中连续变化的一切实数值. 不难看出,只要则 在量子力学中, 坐标和动量的取值是连续变化 的 ; 角动量的取值是离散的.
换热器换热器 反应器反应器. 间壁 热流体 冷流体 热流体 套管换热器 外壳 管板 封头封头 挡板 ( 折流板 ) 封头 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导体  电子导体  R   L  i 离子导体  ( 平衡 ) mm   .
( 二 ) 局部兴奋及其特点 阈下刺激能引起细胞膜上少量的 Na + 通道开放,少 量的 Na + 内流造成的去极化和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叠加 起来,在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去极化,称为 局部感应或局部兴奋 阈下刺激能引起细胞膜上少量的 Na + 通道开放,少 量的 Na + 内流造成的去极化和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叠加.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五十三讲 ) 离散数学. 定义 设 G= ( V , T , S , P ) 是一个语法结构,由 G 产生的语言 (或者说 G 的语言)是由初始状态 S 演绎出来的所有终止符的集合, 记为 L ( G ) ={w  T *
平衡态电化学 化学电池 浓差电池. 平衡态电化学 膜电势 化学电池浓差电池 电极过程动力学 Electrode Kinetics 极 化 Polarization.
第二十四讲 相位延时系统 相位超前系统 全通系统. 一、最小与最大相位延时系统、最小 与最大相位超前系统 LSI 系统的系统函数: 频率响应:
实验三: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 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 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 识。
编译原理总结. 基本概念  编译器 、解释器  编译过程 、各过程的功能  编译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 编译器的实现途径.
11.5 含源二端口网络 章节内容 (2) 11.6 运算放大器电路 11.7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11.8 应用.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 UML 分析与设计》 交互概述图 授课人:唐一韬. 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
1 、如果 x + 5 > 4 ,那么两边都 可得 x >- 1 2 、在- 3y >- 4 的两边都乘以 7 可得 3 、在不等式 — x≤5 的两边都乘以- 1 可得 4 、将- 7x — 6 < 8 移项可得 。 5 、将 5 + a >- 2 a 移项可得 。 6 、将- 8x < 0.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10.2 对偶空间 一、对偶空间与对偶基 二、对偶空间的有关结果 三、例题讲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 都经过同一点,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 似中心.
表单自定义 “ 表单自定义 ” 功能是用于制作表单的 工具,用数飞 OA 提供的表单自定义 功能能够快速制作出内容丰富、格 式规范、美观的表单。
项目 1 典型低压电器 的拆装、检修及调试 任务 2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自动开关,是 一种依靠电磁力作用使触点闭合或分离的自 动电器,用于接通和断开电动机或其它用电 设备电路。适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或断开 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交流接触 器具有控制容量大、操作方便、便于远距离.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一、热机 1 、热机:利用燃料燃烧而工作的机器 2 、共同特点: 燃料的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燃烧 做功.
第四章 不定积分. 二、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一、 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4.2 换元积分法 第二类换元法 第一类换元法 基本思路 设 可导, 则有.
完成任务:制作一音频功放 目 录 模块一 常用元器件 模块二 分立元件小信号放大 模块四 低频功率放大器 模块三 集成放大器 模块五 直流稳压电源 模块六 信号产生与处理.
逻辑设计基础 1 第 7 章 多级与(或)非门电路 逻辑设计基础 多级门电路.
八. 真核生物的转录 ㈠ 特点 ① 转录单元为单顺反子( single cistron ),每 个蛋白质基因都有自身的启动子,从而造成在功能 上相关而又独立的基因之间具有更复杂的调控系统。 ② RNA 聚合酶的高度分工,由 3 种不同的酶催化转 录不同的 RNA 。 ③ 需要基本转录因子与转录调控因子的参与,这.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5.6 利用希尔伯特 (Hilbert) 变换 研究系统的约束特性 希尔伯特变换的引入 可实现系统的网络函数与希尔伯特变换.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汪礼胜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目的】 1 、研究霍尔效应的基本特性 ( 1 )了解霍尔效应实验原理以及有关霍尔器件 对材料要求的知识; ( 2 )测绘霍尔元件的 和 曲线; ( 3 )确定霍尔元件的导电类型,测量其霍尔系 数、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 2 、应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选做)
1 第三章 数列 数列的概念 考点 搜索 ●数列的概念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 ●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 高考 猜想 以递推数列、新情境下的 数列为载体, 重点考查数列的通 项及性质, 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 也是考题难点之所在.
第二节. 广告牌为什么会被风吹倒? 结构的稳定性: 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 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9. 恒定电流场 第一章 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 电流强度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 正负电荷反方向运动产生的电磁效应相同 ( 霍尔效应 特例 ) 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 电流方向:正方向、反方向  电流强度 ( 电流 ) A 安培 标量 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无界函数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第五节 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函数 第五章 第五章.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思考:物质由哪些微粒构成? 思考:物质由哪些微粒构成? 仅仅是只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吗?有没有其它的 微粒? 仅仅是只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吗?有没有其它的 微粒? 原子 原子核 ( + ) ( + ) 质子( + ) 中子 核外电子( – ) H 、 C 、 O 、 Na 、 S 这五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各有.
高 频 电 子 线 路高 频 电 子 线 路 主讲 元辉 5.5 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1 、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很高的标准性。 、石英晶体谐振器与有源器件的接入系数通常近似 如下 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少。 3 、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非常高的值。 维持振荡频率稳定不变的能力极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门电路 3.1 概述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就是将所有的元件和连线都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芯片)上。 第三章 门电路 3.1 概述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就是将所有的元件和连线都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芯片)上。 集成电路分模拟和数字两大类。 在数字集成逻辑电路中,常以“门”为最小单位。我们可按其“集成度”(一定大小的芯片上所含门的数量多少)分成: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Small Scale Integrating),一块芯片上含1~50个门。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Medium Scale Integrating),一块芯片上含50~100个门。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Large Scale Integrating),一块芯片上含100~10000个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ng),一块芯片上含104~106个门。 Intel做出45纳米一个门,正在研制20纳米一个门的芯片,极限9纳米一个门。 摩尔定律的基本内容是: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就翻一番,特征尺寸每3年缩小1/2。 计算机界对于摩尔定律的两点推论是: 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了一半。用一美元所能买到的计算机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集成逻辑门是以双极型晶体管(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均参与导电)为基础的,称为双极型集成逻辑门电路。它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高阈值逻辑(HTL:High Threshold Logic); 射极耦合逻辑(ECL:Emitter Coupled Logic); 集成注入逻辑(I2L:Integrated Injection Logic)。 集成逻辑门是以单极型晶体管(只有一种极性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为基础的,称为单极型集成逻辑门电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逻辑电路(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电路又可分为: PMOS(P沟道MOS); NMOS(N沟道MOS); CMOS(PMOS—NMOS互补)。

在逻辑门电路中: 正逻辑用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状态。 负逻辑用高电平表示0,低电平表示1状态。 CMOS门用正逻辑,PMOS用负逻辑。

基本开关电路 互补开关电路 单开关电路

3.2二极管门电路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都用在开关状态。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导通=短路,有0.7V压降, 截止=断路,电阻=∞

1.二极管与门 二极管与门由二极管和电阻组成,Vcc=5V,A、B输入高电平为VIH=3V、低电平VIL=0V, 二极管导通压降VD=0.7V。 A、B中只要有一个是低电平,必有一个二极管导通,使输出钳位为0.7V,逻辑0。 A、B同时为1,两个二极管都导通,输出3.7V ,逻辑1。 Y=A•B 二极管与门的逻辑电平和真值表 A/V B/V Y/V 3 0.7 3.7 1 3.7V 0.7V 1 A B Y 1

二极管或门由二极管和电阻组成,Vcc=5V,A、B输入高为VIH=3V、低电平VIL=0V。 2.二极管或门 二极管或门由二极管和电阻组成,Vcc=5V,A、B输入高为VIH=3V、低电平VIL=0V。 A、B中有一个是高电平,输出端电位为2.3V,逻辑1; A、B同时为低电平时,输出才是0。 Y=A+B 二极管或门的逻辑电平 A/V B/V Y/V 3 2.3 3 2.3V 0V A B Y 1

3.3 CMOS门电路 1.MOS管的开关特性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作为开关器件 1)MOS管工作原理 在漏极和源极之间加电压vDS,令栅、源极间的电压VGS=0,漏极、源极间相当于两个PN结反向串联,D-S间不导通,iD=0。 在栅源之间加正电压VGS,VGS大于VGS(th)时,形成一个N型的反型层,D-S间的导电沟道形成。VGS升高,导电沟道的截面积加大,iD增加。VGS控制iD的大小。 SiO2绝缘层电阻1012欧姆,没有iG电流

2)MOS管的输出特性 栅极电流等于0,没有输入特性曲线。 漏极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a)截止状态:当 VGS<VGS(th),漏源之间没有导电沟道,iD≈0,D-S间的内阻非常大,109Ω,开关断开。VGS<VGS(th) 的区域称为截止区。 b)导通状态: VGS>VGS(th),出现导电沟道,iD产生,分成两个区。 VGS一定时,iD与VDS之比近似为常数,具有线性电阻的性质,称为可变电阻区。

在VDS≈0时,导通电阻RON和VGS的关系: 表明当VGS>>VGS(th),RON近似地与VGS成反比, 若要RON小,取VGS大。 在恒流区,iD大小由VGS决定,VDS的变化对iD的影响很小。iD与VGS的关系: 其中IDS是VGS=2 VGS(TH)时的iD值。 在VGS>> VGS(th) ,iD近似与VGS2成正比。 iD与VGS关系的曲线称为转移特性曲线,在恒流区VDS对转移特性的影响不大。 了解

MOS管截止时漏、源之间的内阻ROFF非常大,开关断开; MOS管导通时内阻RON大约1kΩ,阻值较小,与VGS有关,开关闭合。 CI代表栅极电容,几皮法。 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结构

2.CMOS反相器 1)电路结构 T1是P沟道增强型MOS管, T2是N沟道增强型MOS管, T1 、T2开启电压分别为VGS(th)p 、VGS(th)N, 电路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于 VDD> VGS(th)N+|VGS(th)p|。 当vI=VIL=0时,|VGS1|=VDD>|VGS(th)p|; VGS2=0 < VGS(th)N; T1导通,内阻小;T2截止,内阻大。 输出高电平VOH≈VDD 当vI=VOH=VDD时,VGS1=0<|VGS(th)p|; VGS2=VDD >VGS(th)N;T1截止,T2导通, 输出低电平VOL≈0 VDD T1和T2总是工作在一个导通一个截止的状态,互补状态,静态功耗低。CMOS互补对称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

T1、T2同时导通,参数对称,vI=1/2VDD vo=1/2VDD,将电压传输特性转折区的中点称为阈值电压VTH 2)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设VDD> VGS(th)N+|VGS(th)p|,且VGS(th)N=|VGS(th)p|,T1和T2具有同样的导通内阻RON和截止内阻ROFF。 AB段:vI< VGS(th)N T1导通,低内阻,VGS1>|VGS(th)p| T2截止,分压结果输出高电平,vo=VOH≈VDD CD段:vI>VDD-|VGS(th)p| 使|VGS1|<|VGS(th)p|,T1截止,VGS2>VGS(th)N T2导通vo=VOL≈0。 BC段:VGS(th)N <vI<VDD-|VGS(th)p|区间,VGS2>VGS(th)N ,|VGS1|>|VGS(th)p| VGS(th)p VGS(th)N T1、T2同时导通,参数对称,vI=1/2VDD vo=1/2VDD,将电压传输特性转折区的中点称为阈值电压VTH VTH=1/2 VDD电压传输特性转折区曲线陡峭,接近理想开关特性。

电流传输特性: AB段:T2截止 CD段:T1截止, 漏极电流几乎为0; BC段T1、T2同时导通,有iD 流过T1、T2,在vi=1/2VDD附近iD最大。 工作在BC段,动态功耗大。

在保证输出高、低电平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允许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有一个波动范围。 3)输入噪声容限 在保证输出高、低电平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允许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有一个波动范围。 输入高电平的噪声容限 VNH=VOH(min)-VIH(min) 输入低电平的噪声容限 VNL=VIL(max)-VOL(max) 规定VOH(min)= VDD -0.1V , VOL(max)= VSS+0.1V。 VSS是N沟道MOS管的源极电位,源极接地, VOL(max)= 0.1V。 VOH(min) VIH(min) 1 VOL(max) VIL(max) 1 测试结果在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不大于限定的10% VDD情况下,输入信号高、低电平允许的变化量大于30% VDD,得到VNH =VNL=30% VDD。VDD越高,噪声容限越大。

不同VDD下的电压传输特性 VNH、VNL随VDD变化曲线 CMOS反相器输入噪声容限与VDD的关系

3.传输延迟时间 输出电压变化落后于输入电压变化的时间。 输出高电平跳变低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tPHL 输出低电平跳变高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tPLH CMOS电路的tPHL、tPLH是相等的 平均传输延迟时间 tpd=1/2(tPHL+tPLH) tpd是几ns量级 tPHL tPLH

4.CMOS与非门CMOS或非门 与非逻辑 A B Y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或非逻辑 A B Y 0 0 0 1 1 0 1 1 1 1 1

5.漏极开路输出门电路 (OD门) OD门输出电路是一个漏极开路的N沟道增强型MOS管TN,OD门工作时输出端必须经上拉电阻接电源,满足 ROFF>>RL>>RON。 TN截止时vO=VOH≈VDD2 TN导通时vO=VOL≈0。 VDD2选为不同于VDD1的数值,可以将输入高、低电平VDD1/0V变换为输出高、低电平VDD2/0V。 1 1 1 1

线与逻辑:将几个OD门的输出端直接相连,实现线与逻辑。 当Y1或Y2任何一个为低电平时,Y都为低电平; 只有Y1、Y2同时为高电平,Y才为高电平。 Y=Y1·Y2 Y1 Y Y2

外接电阻的计算方法: 当所有OD门截止,漏电流IOH和负载门高电平输入电流IIH流过RL 要求保证输出高电平不低于VOH VDD-(nIOH+mIIH)RL≥VOH RL(max)= (VDD- VOH)/(nIOH+mIIH) n是并联OD门的数目,m是负载门电路高电平输入电流的数目。

当输出为低电平,并联OD门中只有一个门的输出MOS管导通,负载电流全流入导通管,为保证负载电流不超过输出MOS管允许的最大电流,RL不能太小。 最大负载电流IOL(max) , 低电平输入电流IIL IOL(max) IIL 1 (VDD- VOL)/ RL+m’|IIL|≤IOL(max) RL(min)= (VDD- VOL)/ (IOL(max) -m’|IIL|) m'是负载门低电平输入电流的数目,负载门为CMOS门电路,m=m’ 取RL(max)≥RL≥RL(min)

例1 输出高电平的漏电流IOH(max)=5μA, VOL(max) =0.33V时允许的最大负载电流IOL(max)=5.2mA; 负载门的输入电流IIH(max) IIL(max)均为1μA, VDD =5V, VOH≥4.4V ,VOL≤0.33V 求RL取值范围? 解:RL(max)= (VDD- VOH)/(nIOH+mIIH) =(5-4.4)/(3×5×10-6+6×10-6)Ω =28.6kΩ RL(min)= (VDD- VOL)/ (IOL(max) -m’|IIL(max)|) =(5-0.33)/(5.2×10-3-6×10-6)Ω =0.9kΩ 28.6kΩ≥RL≥0.9kΩ

T1和T2的源极和漏极结构上完全对称,栅极引出端在中间,T1和T2源极和漏极相连作为传输门的输入和输出端,C和C’是一对互补的控制信号。 6.CMOS传输门 T1是N沟道增强型MOS管, T2是P沟道增强型MOS管, T1和T2的源极和漏极结构上完全对称,栅极引出端在中间,T1和T2源极和漏极相连作为传输门的输入和输出端,C和C’是一对互补的控制信号。 传输门的一端接输入正电压vI,另一端接负载电阻RL,设控制信号C、C’的高电平VDD、低电平0V; 1 当C=0,C’=1时,输入信号vI的变化范围不超过0--VDD,T1和T2同时截止。 输入与输出间高阻态(>109Ω),传输门截止。

0<vI< VDD - VGS(TH)N,T1导通; |VGS(TH)p|<vI< VDD,T2导通。 当C=1,C’=0时, RL>> T1、T2的导通电阻, 0<vI< VDD - VGS(TH)N,T1导通; |VGS(TH)p|<vI< VDD,T2导通。 vI在0-- VDD之间变化时,T1和T2至少有一个是导通的,vI与vo之间呈低阻态(<1kΩ),传输门导通。 1 VDD 由于T1、T2结构是对称的,漏极和源极可以互用,因此CMOS传输门是双向器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也可以互易使用。 1

用CMOS传输门和CMOS反相器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逻辑电路,构成异或门: 当A=1、B=0时,TG1截止、TG2导通, ; 当A=0、B=1时,TG1导通、TG2截止,Y=B=1; 当A==B=0时,TG1导通、TG2截止, Y=B=0; 当A=B=1时,TG1截止、TG2导通, ; 异或逻辑Y=A⊕B A B Y 0 0 0 1 1 0 1 1 1 1 1

7.三态输出的CMOS门电路 ,不管A的状态如何,G4输出高电平、G5输出低电平,T1和T2截止,输出高阻态。 三态输出门的输出有高、低电平和高阻态。 三态门总是接在集成电路的输出端,称为输出缓冲器, 三态控制端 。 , A=1,G4、G5的输出同时为高电平,T1截止、T2导通Y=0; A=0,G4、G5的输出同时为低电平,T1导通、T2截止Y=1。Y=反相器正常工作。 1 1 1 1 1 高阻态 1 ,不管A的状态如何,G4输出高电平、G5输出低电平,T1和T2截止,输出高阻态。

输入处的圆圈表示低电平有效, 低电平时电路正常工作, EN高电平时电路正常工作。

总线结构EN不能同时为1。 EN1EN2+EN1EN3+EN2EN3+…=0 双向传输 EN=1,G1工作G2高阻态,数据DO反相后送到总线; EN=0,G2工作G1高阻态, 来自总线的数据DI反相后送入电路。

3.4 TTL门电路(transistor-transistor-logic) 1.双极性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 (a)截止状态:VBE<0.7V,iB=0, iC=0三极管截止,开关断开。 (b)饱和导通状态 VBE>0.7V, iB>IBS ,VBE=0.7V=VON,VON开启电压, 集电极和发射极近似短路, 饱和压降VCE(sat),开关接通。 c b e

中间级:由T2、R2、R3组成。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为T4、T5提供了两个相位相反的信号,所以这级又称倒相级。 3. TTL反相器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 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 由三部分组成: 输入级:由T1、D1和电阻R1组成。 中间级:由T2、R2、R3组成。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为T4、T5提供了两个相位相反的信号,所以这级又称倒相级。 输出级:由T4、T5、R4、D2组成。T5为反相器,T4是T5的有源负载,完成逻辑上的“非”。 + -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由中间级提供的两个相位相反的信号,使T4、T5总是一管导通而另一管截止的工作状态。输出电路的形式称为“推拉式输出”电路,或称“图腾输出”。

Vcc=5V、 VIH=3.4V 、VIL=0.2V、 VON=0.7V 2)工作原理 Vcc=5V、 VIH=3.4V 、VIL=0.2V、 VON=0.7V (1)当vi=VIL输入低电平(0.2V)时,T1的发射结导通,T1基极电压VB1被钳位在 VB1=Vi+VBE1=0.2+0.7=0.9V VB1不能使T1集电结、T2、T5导通,T1集电结,T2、T5截止。 由于T2的b-c结反向电阻大, T1工作在深度饱和状态。VCE1≈0,VC2=高电平, VE2=低电平, 1 VB1 0.9V VC2 VOH 0.2V VE2 T4导通、T5截止, 输出高电平VOH

(2)当vi=VIH输入高电平(3.4V)或悬空时, VB1=VIH+VON=4.1V, 因为T1的集电结、T2、T5导通的电压是2.1V,T1的VB1被钳位在2.1V上, T1的发射结反偏。 电源VCC通过R1,T1的集电结 向T2、T5提供基流,使T2导通饱和, VC2↓、VE2↑,T4截止、T5导通, 输出Y为 低电平VOL。 Y=VCES5=0.2V Y= 输出级的特点是: 4.1V 2.1V VC2 0.2V 3.4V VE2 无论输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输出电阻都比较低。 这是因为当输出为低电平时,T5饱和,T4截止,输出电阻rO=rCES5,值很小。 当输出为高电平时,T5截止,T4导通,T4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输出电阻rO的阻值很小。 由于电阻rO值很小使得电路带负载的能力增强。

二极管D2作用: 在T5饱和导通时,为确保T4可靠截止,抬高T4的基极电位。 VB4=VCES5+VD2+VBE4 =0.2+0.7+0.7

3)电压传输特性 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可分成四段: ①AB段 (截止区) 0≤VI<0.6V VB1<1.3V, T2、T5截止, T4导通,输出高电平。 VOH=Vcc- vR2 - vBE4 - Vd2 ≈3.4V。 ②BC段 (线性区) 0.6V≤VI <1.3V T2导通、T5截止, T2工作放大区, VC2↓VO线性下降。

③CD段 (转折区) 1.3V≤VI<1.5V VI=1.4V, VB1=2.1V ,T2、T5同时导通,T4截止 VO急剧下降。转折区中点对应输入电压=阈值电压VTH ④DE段(饱和区) VI ≥1.5V VO =0.3V。 OC门(集电极开路)、TS三态门与CMOS电路的OD门、三态门功能相同。

思考题 1、简要说明集成电路的定义和分类,集成电路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2、 为什么说CMOS是开关电路,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噪声容限? CMOS电路的噪声容限与VDD有什么关系? 4、分别说明CMOS非门、 OD门、三态门和传输门构成和功能,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