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的追求與迷思 -- 台灣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觀察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前 言前 言 1. 台灣清華大學校長徐遐生的看法 : 台灣的 大學太追求公平了 2. 台灣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具體成效 — 量的 成長, 質卻令人憂心 3. 台灣高等教育的未來走向如何 ?
學生方面的公平追求 1. 入學方式的公平 — 大學與研究所的差別 2. 畢業要求的公平 — 128 學分 3. 助學貸款的公平 — 年所得 114 萬以下
產生的效應觀察 1. 入學方面 : 補習盛行 ; 考研究所也一樣. 大家都在競逐高學歷的追求 2. 畢業方面 : 形式主義盛行, 學生專業能力 無從顯現 3. 助學貸款 : 是公平理念的實現, 也同時衝 擊家庭傳統價值的認知
學校方面的公平追求 1. 各校收費一律由教育部核定 ; 按照公私立 與學院別來決定 2. 評鑑標準, 除五年內新校外, 各校一樣 3. 中央集權式的高等教育行政, 保護與監 控高等教育品質
產生的效應觀察 1. 收費的不公平 — 學生家長的立場 ; 學校的 立場 ; 學校的發展受限, 公立學校浮濫有理 2. 技職院校與普通院校不易區隔 ; 量與質的 迷思與爭議 3. 各校的積極性不易被激發, 公立學校更是 有恃無恐
師資方面的公平追求 1. 教育部統一製發教師證書, 以表示重視與 管控 2. 大學師資的學歷與校長資格各校完全公 平與統一規定 3. 大學教授的升等, 薪資, 福利等規定, 不論 公私立, 技職院校或普通院校, 基本上都一 樣
產生的效應觀察 1. 全世界只有韓國與台灣由教育部製發教 授證書, 負面效應很多 2. 教授與校長資格與學歷統一規定, 應是消 極作為, 過渡時期 ; 如今卻成為包袱 3. 各校的性質不同, 對師資的要求也不盡 相同, 統一規定的結果, 造成惡性循環, 不力 師資素質的提升
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省思 1. 高等教育的功能思考 — 選擇與功能性價 值的再認識 2. 高等教育主體的再認識 — 學生與人的本 位思想 3. 高等教育目標的再認識 — 以碩士生為例 : 講師資格 ; 研究能力 ; 外語能力 ; 資訊能力 ; 專業能力等
結語 公平的追求, 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 敬請批評, 指教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