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 Second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東北亞國際關係報告 吳御萍 黃皓淇
第二次北韓核武的經過與爆發 一.第一次核武危機與日內瓦框架協議。 二.911事件與美國反恐政策的影響。 三.第二次核武危機的爆發。
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發展時間表 年 月 日 事由 2002 10 3-5 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前往平壤會晤北韓官員,並提出北韓秘密發展核武計畫的證據,北韓官員坦言並未放棄濃縮鈾的計畫,美國16日才透露平壤承認暗中進行核武 11 美國與日本及南韓決定中止運送燃油給北韓 12 北韓宣布計劃重新啟動寧邊的核子反應爐來發電以彌補美國中止運交燃油所造成的電力短缺 21 - 27 北韓拆除核子反應爐的封條與監視器重新啟動核子反應爐將庫存約1000根的核子燃料棒移至寧邊核電廠並驅除IAEA檢查人員
2003 1 10 北韓宣布退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 2 5 北韓宣稱已重新啟動寧邊的反應爐並正常運作中 18 北韓威脅若美國實施禁運,將廢止1953年的韓戰停戰協議 24 - 25 就再南韓總統盧武鉉舉行就職典禮前,北韓發射一枚飛彈至日本海 3 4架北韓戰機於日本海上空的國際領空攔截一架美軍偵察機,為1960年代以來,北韓戰機對美軍飛機首度的敵意行為
2003 3 10 北韓兩週以來第二次在日本海試射飛彈 22 美國對伊拉克展開空襲行動,並與南韓進行軍事演習 28 日本首次發射兩枚間諜衛星,平壤譴責其為敵意的行為 4 23 - 25 在中共斡旋下北韓放棄堅持雙邊會談,促成美、中、朝在北京舉行三方會談,會中美指平壤代表承認已擁有核武,以致會議提前結束 5 12 平壤宣布廢除1992年的「朝顯半島非核化宣言」,其為最後一條限制北韓核武擴散的條約
6 9 平壤警告將採取核子嚇阻政策 7 南韓情報透露北韓開始將核燃料棒提煉再處理 8 27 - 29 美、中、俄、日、韓、朝於北京舉行六邊會談,但仍無法解決美朝的歧見 2004 1 10 平壤同意讓美國專家所組成的非官方訪問團參觀其核子設施 2 25 28 第二次六邊會談於北京召開,仍無突破性進展
北韓發動核武危機的動機 北韓發展核武有外在與內在的因素: 1.外在因素 朝鮮半島的權力態勢和各列強的朝鮮半島 政策變化是北韓發展核武的原因。 2.內在因素 國內政治與經濟的不安是發展核武的原因 。
中國政策 一.實行穿梭外交,扮演區域協調者的角色。 二.推動大國外交維持區域各國的共同利益。 三.與美國合作促進雙方關係。 四.對北韓施加壓力,迫其放棄發展核武。
美國政策 一.尋求中、日、南韓的支持。 二.給予北韓政治與經濟上的壓力。 三.採取強硬與拖延的態度。
日本政策 一.進一步拉進美國與日本的關係。 二.為中日關係提供解凍契機。 三.揚棄「非核」原則,發展核武 ?
南韓政策 一.希望透過對話和平解決。 二.絕不容許北韓擁有核武。 三.除美國之外和日本緊密共助。
朝鮮半島與台灣的密切關聯 一.台北權益是否會被影響? 二.經濟層面的影響。
總結 北韓以核子武器來做為與國際社會間談判的籌碼,破壞了東北亞的現狀也挑戰了與主要國家例如美國、日本、中國、南韓等之間的既有政策與互動,在未來國際社會對北韓的外交斡旋和制裁施壓,恐怕才是未來危機能否解決的關鍵所在。朝鮮半島的局勢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僅考驗平壤當局的能耐,更挑戰著大國的地位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