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 – 大學教育公共性與市場性衝突之探討 王怡修 世新大學經濟學系
2 大學教育的發展與變革 知識象牙塔 社會服務站 公共性 勞動市場回饋 市場性 大學產業化
3 菁英教育 vs. 普及教育 除非社會價值觀較多元,否則民主社會中, 低學費的菁教教育型態不是一個均衡穩定 的狀態。 ex. 德國適齡人口只有 20% 接受大學教育。 依人力資本投資理論,大學教育的教育投 資報酬率愈高,愈多人想進大學。 大學教育普及化之下,除非是福利國家, 否則政府面臨龐大財政負擔,勢必走向高 學費政策。
4 高學費時代來臨 低學費政策,其實學費並不低? 大學教育普及化,政府補助吃力。 大學教育產業化,行銷成本增加。 各大學競爭激烈,研究經費增加。 在大學教育市場性彰顯之時,政府巨額補 貼大學,社會觀感不佳。 逆向補貼?
5 大學教育擴張的囚犯困境 上大學的私人效益來自兩部份: (1) 大學生 活本身對個人之影響; (2) 勞動市場的回饋 Signaling :大學教育本身即為一種篩選機 制 (Screening) 普及性教育使得原有篩選機制失效,勞動 需求者轉而尋求另一種訊息顯示機制。 勞動市場供給者陷入高教擴張的囚犯困境。
6 大學教育市場化的迷思 管理主義盛行。但大學並非營利事業,其 效率較難評估。 消費者導向。但學生並非只是消費者,也 是大學教育重要的投入要素。 財政自主。私人企業的影響力進入大學。 國際化。但可能會與大學本身文化傳承的 角色相衝突。 ex. Open University
7 大學教育:台灣的在地問題 教育部對私校管制太過。 大學分類太過制式化。 聯合招生。
8 結論 大多數民主社會裡,高等教育的穩定均衡 狀態應是「高學費、普及化」。 市場能解決的事,就交給市場處理。 政府應將主要資源放在維護大學的公共性 上面。 ex. 奬學金的發放應著重於加強社會階層流 動。
9 The End 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