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hibia 18. 第十七章 两栖纲 生物学特征:  处于水生向陆生 过渡的中间类型  属于四足类中的 低等类群  初步完成了由水 生向陆生的转变  1 、变温  2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 皮肤辅助  3 、皮肤裸露,轻度角质化  4 、五指型四肢,有颈椎、荐椎  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二、心脏的发生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四、主要畸形.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轴系零件 § 8-1 键、销及其连接 一、键连接 二、销连接 § 8-2 轴 一、轴的分类和应用 二、轴的结构和轴上零件的固定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十二章 常微分方程 返回. 一、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一阶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类 型 1. 直接积分法 2. 可分离变量 3. 齐次方程 4. 可化为齐次 方程 5. 全微分方程 6. 线性方程.
概率统计( ZYH ) 节目录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3.2 边缘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三章 随机向量及其分布 3.3 条件分布.
HistCite 结果分析示例 罗昭锋. By:SC 可能原因:文献年度过窄,少有相互引用.
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 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防止细胞内水肿的发生 建立一种势能贮备.
第二章 质点组力学 质点组:许多(有限或无限)相 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研究方法: 1. 分离体法 2. 从整体考虑 把质点的三个定理推广到质点组.
两极异步电动机示意图 (图中气隙磁场形象地 用 N 、 S 来表示) 定子接三相电源上,绕组中流过三相对称电流,气 隙中建立基波旋转磁动势,产生基波旋转磁场,转速 为同步速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电动机运行时的基本电磁过程: 这个同步速的气隙磁场切割 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 转子绕组中产生相应的电流;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生 理 学 主 讲: 葛 敬 岩.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第九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第二节 繁殖障碍 第三节 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第一节 繁殖力 一. 概念 二. 衡量指标 1. 衡量发情与配种质量的指标 衡量发情与配种质量的指标 2. 衡量畜群增殖情况的指标 衡量畜群增殖情况的指标 3. 衡量某些特定家畜繁殖力的指标 三. 家畜的繁殖力.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神 经 系 统 解 剖 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by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中枢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比较解剖 程 新 萍.
1 第七章 灼热桥丝式电雷管. 1. 热平衡方程 C ℃ 冷却时间 2. 桥丝加热过程 ⑴忽略化学反应惰性方程 ; (2) 为简化集总参数 C, (3) 热损失有两部分 : 轴向与径向 ; 第一种情况 在大功率下忽略热损失, 第二种情况 在输入低功率下 输入 = 散失热量 I I = 3 电容放电时的桥丝温度和发火能量(电容放电下,
1. 2 §11-3 缩孔与缩松 3 冷却 凝固 体积收缩 缩 孔 缩 松 应力 变形 热裂纹 冷裂纹.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 energy metabolism )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 释放、和利用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 释放、和利用 一、食物的能量转化 (一)三磷酸腺苷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 关键物质 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 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三、四节复习重点:  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  纬度位置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 海陆位置、地形、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什么 影响?  世界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 你所在的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实验三: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 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 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 识。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常见天气系统 厦门六中 李钢 课标解读 根据课标,本节的学习目标: 1 。能够识别等压线图中高压中心、高压脊、 低压中心、低压槽等天气系统。 2 。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各天气系统的天气 特点及在图上标注风向 、判断风力大小。
化学系 3 班 何萍 物质的分离原理 世世界上任何物质,其存在形式几乎均以混合 物状态存在。分离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分成两 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的过程。 分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
十三、鸭病毒性肝炎 Duck virus hepatitis (DVH).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高度致 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 传播快,死亡率高。 表现为角弓反张, 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高度致 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 传播快,死亡率高。 表现为角弓反张,
土壤学ⅠⅡ ( 土壤学Ⅰ ) 学时安排:上课: 36 学时 实验: 6 次共 18 学时(单周,第 7 周起) 地点在实验楼一楼进大门右手 授课教师:资源环境学院,潘根兴、李辉信 电话: ( O ) :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十一讲 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一章 二、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一 、无穷小运算法则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5 极限运算法则.
2.血管的神经支配 缩血管神经纤维 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9的乘法口诀 1 .把口诀说完全。 二八( ) 四六( ) 五八( ) 六八( ) 三七( ) 三八( ) 六七( ) 五七( ) 五六( ) 十六 四十八 四十二 二十四 二十一 三十五 四十 二十四 三十 2 .口算, 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8×8= 4×6= 7×5= 6×8= 5×8=
换热器换热器 反应器反应器. 间壁 热流体 冷流体 热流体 套管换热器 外壳 管板 封头封头 挡板 ( 折流板 ) 封头 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五十三讲 ) 离散数学. 定义 设 G= ( V , T , S , P ) 是一个语法结构,由 G 产生的语言 (或者说 G 的语言)是由初始状态 S 演绎出来的所有终止符的集合, 记为 L ( G ) ={w  T *
可逆电动势 可逆电动势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 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可向 正反两方向进行 2. 电池在十分接近平衡 状态下工作 Reversible Electromotive Force (emf)
平衡态电化学 化学电池 浓差电池. 平衡态电化学 膜电势 化学电池浓差电池 电极过程动力学 Electrode Kinetics 极 化 Polarization.
鸭传染性浆膜炎 Infectious serositis of duck. 是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 慢性传染病。 是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 慢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特点为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 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 临床表现特点为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 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
编译原理总结. 基本概念  编译器 、解释器  编译过程 、各过程的功能  编译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 编译器的实现途径.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第 3 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 2 节 细胞器 ——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的结构 细胞质基质 细 胞 器细 胞 器.
1.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 而加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 程。 2. 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Chap.18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 土壤退化的概念.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畜禽解剖生理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 2009 年 8 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泌尿系统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组成。 2 .肾、膀胱的位置、形态、构造和机能。 3 .掌握各种动物肾的形态及类型有何不同。 4 .能在显微镜下识别肾的组织构造,有哪几种组织构成的。 5 .理解公(母)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关系。
畜禽解剖生理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 2009 年 8 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公畜生殖系统的组成。 2 .各种动物公畜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 3 .比较牛、羊、猪、兔、犬等公畜睾丸的位置。 4 .公畜输精管的走向,尿生殖道从哪里起始,与泌尿系统有哪些关 系。 5 .公畜的副性腺有哪些?其位置。 6 .母畜生殖系统的组成。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动物的激素调节 大庆石油高级中学 怀颖. 一、动物的激素调节: 复习:体液的组成? 体液调节概念: 象激素、 CO2 、 H+ 、乳酸和 K+ 等通过体 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 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而激素相对于这些化学 物质的调节最为重要。
《 高中生命科学》 有丝分裂 澄衷高级中学 邓敏 2008 年 12 月. 人的胚胎发育过程 受精卵 个 体个 体.
复习和回顾 请各组同学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 点,看哪组说的全面和准确。. 第七节 哺乳动物 龙江县山泉镇中心学校 王铁.
动 脉 artery.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河南济源市沁园中学 前进中的沁园中学欢迎您 ! 温故知新: 1 、什么是原子? 2 、原子是怎样构成的? 3 、原子带电吗?为什么?
一、热机 1 、热机:利用燃料燃烧而工作的机器 2 、共同特点: 燃料的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燃烧 做功.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研究中心 王 辉 Tel:
要求: 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结合实物可以说出发动机大致组成。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作用。
个体 精子 卵细胞 父亲 受精卵 母亲 人类生活史 问题:人类产生配子(精、卵 细胞)是不是有丝分裂?
动物的类群 动物的生长、发育 动物的行为 本章目录 动物界大约有 150 万种, 根据结构水平分为: 原生动物亚界 后生动物亚界 动物的类群.
八. 真核生物的转录 ㈠ 特点 ① 转录单元为单顺反子( single cistron ),每 个蛋白质基因都有自身的启动子,从而造成在功能 上相关而又独立的基因之间具有更复杂的调控系统。 ② RNA 聚合酶的高度分工,由 3 种不同的酶催化转 录不同的 RNA 。 ③ 需要基本转录因子与转录调控因子的参与,这.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明暗写实素描 主讲人:艾茁. 第三章 明暗写实素描 第一节 明暗素描概述 第二节 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 第三节 物体质感和量感的表现 第四节 虚实处理和营造气氛 第五节 思考题及作业.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第二节. 广告牌为什么会被风吹倒? 结构的稳定性: 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 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五星红旗在月球 —— 嫦娥三号软着陆的过程与意义 广东天文学会理事 广州市荔湾区汾水中学 陈欣欣.
02_05_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 固体的结合 02_05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 晶体基本结合方式 —— 取决于原子束缚电子能力的强弱 Mulliken 原子负电性定义 电离能 —— 使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亲和能 —— 中性原子吸收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 原子的负电性.
§9. 恒定电流场 第一章 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 电流强度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 正负电荷反方向运动产生的电磁效应相同 ( 霍尔效应 特例 ) 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 电流方向:正方向、反方向  电流强度 ( 电流 ) A 安培 标量 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无界函数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第五节 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函数 第五章 第五章.
目录页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动物学课程组 通过蛔虫的解剖与观察,了解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 通过环毛蚓的解剖与观察,了解环节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通过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了解真假体腔的区别。了解环 节动物的进步性特征,及动物形态、器官系统结构与机能逐 渐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进化过程。 实验四 蛔虫与蚯蚓 (附扁形、原腔、环节动物示范)
你知道多细胞动物 和人的生长发育是 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吗 ? 受精卵 分化 肌肉细胞 上皮细胞 人体的各种细胞图.
第二节 胸前区. 一、皮肤切口 1 .胸骨柄上缘的中点 → 沿锁骨 → 肩峰。 1 .胸骨柄上缘的中点 → 沿锁骨 → 肩峰。 2 .胸骨柄上缘中点 → 沿前正中线 → 剑突。 2 .胸骨柄上缘中点 → 沿前正中线 → 剑突。 3 .剑突尖端 → 向外横行 → 腋后线 ( 横切口 ) 。 3 .剑突尖端.
寿县一中 常清 简单几何体 鸟巢.
泌尿系统  组成: 肾 输 尿管 膀胱 尿道 肾 输 尿管 膀胱 尿道  功能:排出机体 溶于水的代谢产 物。  作业 作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mphibia 18

第十七章 两栖纲 生物学特征:  处于水生向陆生 过渡的中间类型  属于四足类中的 低等类群  初步完成了由水 生向陆生的转变  1 、变温  2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 皮肤辅助  3 、皮肤裸露,轻度角质化  4 、五指型四肢,有颈椎、荐椎  5 、心房出现分隔,循环是不完全双 循环  6 、原脑皮  7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发育经变 态 进化地位:

学习要点 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面临哪些主要矛盾。 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和不完善。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栖纲主要类群

第十七章 两栖纲 1 、湿度(?)  水环境和干燥的陆地 ,保持水分,防止蒸发 水陆环境差异 2 、氧气含量(!) 要有合适的呼吸器官 3 、比重(水、空气) 浮力的大小 4 、温度 -- 体温调节 5 、陆地环境的多样化 18.1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1 、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  2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 3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 4 、陆地繁殖  5 、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所需的温度  6 、适应陆生的神经和感官 两栖类登陆面临矛盾: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1 、五指型四肢  2 、肺及皮肤  3 、适合陆生的神经感官  4 、防止水分蒸发 两栖类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初步适应: 不完善性 1 、陆地繁殖 2 、恒定的体温

18.2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 体形 鱼形 蝾螈形 蛙形 身体分 头:扁平,有外鼻孔、鼓膜、眼 躯干 四肢 尾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两栖类的结构  2 裸露的皮肤,有轻度的 角质化,有多细胞腺体 (粘液腺和毒腺)和色素 细胞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3 骨骼 Skeletal s.: 具备陆 生动物的模式。  脊柱 spine -分化为颈椎, 躯干椎、荐椎和尾干骨; 出现了胸骨,但无肋骨。胸  头骨-脱离了肩带的束缚, 使头骨重量减轻。  五指型四肢 五指型四肢 两栖类的结构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4 肌肉 Muscular s. - 开始分化,分节趋于 退化  五指型四肢的出现, 是附肢肌肉得到了 相 应的发展 两栖类的结构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5 消化系统 Digestion s. -分化较鱼类复杂。  消化道 -- 口、口咽腔、 食道、胃、小肠、大肠、 泄殖腔;口咽腔  消化腺 --- 肝、胰  取食 取食 两栖类的结构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两栖类的结构  6 呼吸:不完善的肺呼吸 系统  呼吸多样性  幼体 --- 鳃(内鳃、外鳃)  成体 --- 肺:薄囊状,囊内 壁呈蜂窝状以增大面积。 皮肤辅助呼吸  有声带  呼吸运动 --- 吞咽式呼吸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两栖类的结构  7 循环:不完全的 双循环  心脏 -- 两心房,一 心室  有发达的肝门静脉 和肾门静脉。  心室的血液是混合 血。  蛙的血液循环过 程 …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8 排泄系统 Excrtory s. :肾脏是两栖类的排泄器官。 排  排尿管雄性有输精的功能,形成泄殖腔膀胱  两栖类水生时,水分通过皮肤进入体内,肾排出大量多 余水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陆生时,由于肾的重吸收 水分能力不强,不能解决失水问题;膀胱有一定的重吸 收能力,但不能补偿体表失水,所以两栖类不能长期远 离水。 两栖类的结构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9 神经 Nervous s. :处于较低 水平 ,包括中枢神经、周围神 经和感觉器官  脑:分化不高,神经物质开始向 大脑顶部转移,出现原脑皮,中 脑是高级中枢。 脑  脊髓:棒状  周围神经:分 -- 脑神经 10 对;脊 神经 10 对;植物性神经 两栖类的结构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10 、感官 senses :  听觉-有中耳(鼓膜、鼓室、耳柱骨、耳咽管)、 内耳,感音部位是瓶状囊。 听  视觉-适应陆生,有泪腺和眼睑;角膜凸出,晶 体扁平,适于远视。水晶体牵引肌前拉水晶体聚 光。陆地近视。 视  嗅觉-出现内鼻孔,嗅粘膜平坦,嗅觉不发达; 有锄鼻器( Jacoson`s organ) 是一种味觉器官。内鼻孔  侧线 - 水生种类发达,感觉水压变化,排列对称, 有助于对方向和大小的鉴别;陆生种类消失。 两栖类的结构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11 生殖系统 Reproduction s. :  雄性 - 有精巢,输精管、输尿管(有输精功能)、 脂肪体等结构。 雄  雌性 - 有卵巢、输卵管、子宫泄殖腔、脂肪体(功 能?)等结构。 雌 两栖类的结构

第十七章 两栖纲 发育 Development 受精 -- 水中、体外 受精 发育经变态。

第十七章 两栖纲 18.3 两栖纲的分类  全世界现存两栖类动物约 4300 种,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分 三个目:  1 无足目(蚓螈目) -- 地下穴居,是两栖类中最原始的动物, 有退化的骨质鳞,无四肢,眼退化,无荐椎、无胸骨、房室 隔不完全。体内受精。  有 160 种,分布于热带森林,我国一种 — 版纳鱼螈。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两栖纲的分类  2 有尾目(蝾螈目) --- 水生生活,有四肢、长尾、侧 线,心房间隔有穿孔而不完整,皮肤呼吸很重要,有 些种类无肺和鳃,体外受精,少数体内受精。 有尾目蝾螈  有 380 种,大鲵为我国特有,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  2.1 隐鳃鲵科:中国大鲵  2.2 小鲵科:极北小鲵  2.3 蝾螈科:肥源 东方蝾螈

第十七章 两栖纲  3 无尾目(蛙形目) --- 是两栖类中最高等的种类,种类最 多,分布最广。 无尾目  无尾,四肢发达,皮肤有发达的粘液腺,有眼睑和瞬膜, 肺呼吸,有胸骨无肋骨,体外受精,幼体为蝌蚪。  全世界有 3800 种。  3.1 盘舌蟾科:东方铃蟾  3.2 蟾蜍科:  3.3 助足蟾科:  3.4 雨蛙科  3.5 蛙科:黑斑蛙、牛娃黑斑蛙牛娃  3.6 树蛙科  3.7 姬蛙科 两栖纲的分类

18.4 两栖纲的经济意义 农业害虫的天敌 食用 药用

第十七章 两栖纲 18.5 变温动物的休眠  休眠是动物有机体对不利的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 变温动物(外温动物 ) -低等动物产生的热量不足以抵 消丢失的热量,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 恒温动物(内温动物)-体温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 保持相对恒定的动物。  休眠种类-冬眠、夏眠和日眠。  诱因-冬眠(低温)、夏眠(高温和干旱)、日眠(食 物短缺)

第十七章 两栖纲 思考题  一、填空  1 、两栖类的四种生态类型除了常见的陆栖、水栖种类还有 和 。  2 .颌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是从 纲动物首先出现。  3 、两栖类整个脊柱由 、 、 和尾椎组成。  4 、两栖类体内脂肪体的主要功能是 。  5 、肩带与脊柱 相连,腰带与脊柱 相连,这是陆生脊椎动物共同的特点。  6 、两栖类的腰带由 、 和 构成。  7 、两栖类动物心脏与血液分流有关的结构有 、 、 等。  8 、两栖类有动脉圆锥导出的 3 对动脉分别是 、 和 。  9 、两栖类的呼吸器官有 、 、 。

10 、两栖动物从心室右侧发出 3 对动脉弓, 进入肺皮动脉弓的血液是 , 进入体动脉弓的是 ,进入颈总动脉弓的是 。 11 、两栖类脑神经有 对,第九对分别是 。 12 、两栖类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是 ,大脑表层开始形成 。 13 、两栖类的四种生态类型除了常见的陆栖和水栖种类还有 和 。 二、讨论与思考 1 、说明鱼类鳔的功能,它是如何发挥这一功能的。简述两栖类循环系统的特点。 2 、说明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3 、两栖类由水生向陆生过渡面临哪些困难 ? 4 、动物由水生向陆生演化,这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试说明动物由水生 向陆生演化会面临哪些问题,脊椎动物是在哪些阶段如何解决的。 5 、动物进化过程中,由低等向高等发展,必须经历水生到陆生的转变。请说明水 陆环境的主要差异?并说明第一次登陆动物两栖类解决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6. 泄殖膀胱 7 、动物进化从两栖类就开始登陆,但我们经常说真正的陆生动物是爬行类,试说 明。 结束

第十七章 两栖纲 骨骼

第十七章 两栖纲 蛙的取食

第十七章 两栖纲 口咽腔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两栖类的脑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两栖类的眼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两栖类的耳

第十七章 两栖纲 生殖系统

第十七章 两栖纲 排泄、生殖 系统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五趾型四肢 前肢: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后肢: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

第十七章 两栖纲 有尾目动物

第十七章 两栖纲 无足目动物

牛蛙

蝾螈

黑斑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