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Electrochemistry § 7.2 Conductivity and its application Key problem: How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an electrolytic solution to conduct electricit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ELECTROLYTE CONDUCTANCE
Advertisements

Chemistry.
Disclaimer: This content is facilitated by a team of classteacher from web resources. Hence, claiming no copyright issues on this. Any concerns can be.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基础化学实验Ⅱ (有机化学实验) 水蒸汽蒸馏 Steam distillation.
第二章 质点组力学 质点组:许多(有限或无限)相 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研究方法: 1. 分离体法 2. 从整体考虑 把质点的三个定理推广到质点组.
Graphene Double Quantum Dot Transport Property Zhan Su Jan. 12, 2011.
绪 论绪 论绪 论绪 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第一次布置的作业 P37/3, 6P37/3, 6 作业做在实验报告册上!!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三、电化学现象普遍存在 (a)  i    i  i 为带电荷粒子  相间自发转移 (b) 相界面存在过剩电荷  界面电位差 (c) 自然界普遍存在水  电解质溶液.
11-3. 电导、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 极限摩尔电导率 电导、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 极限摩尔电导率.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教程( 学年 ) GXQ1 3.4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定义与种类 缓冲溶液的定义与种类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中溶液 pH 值计算的异同比较 谢永生  分析化学是大学化学系的一门基础课,课 时较少,其内容主要是无机物的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是以无机化学作为基础的,我们 都是在已掌握一定的无机化学知识后才学 习分析化学 。所以在分析 化学的学习中会 重复许多无机化学内容,造成学习没有兴.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电导分析法 conductometricanalysis 吕高阳 电导分析法简介 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而求得 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方法称 为电导分析法 (conductometricanalysis)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 的一种手段。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 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第六章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 是指土壤溶液的反应,它反映土壤溶液 中 H + 浓度和 OH - 浓度比例,同时也决定于 土壤胶体上致酸离子( H + 或 Al 3+ )或碱性 离子( Na + )的数量及土壤中酸性盐和碱 性盐类的存在数量。
实验一: 信号、 系统及系统响应 1 、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信号经理想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关系, 加深对时 域采样定理的理解。 2 熟悉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 利用卷积方法观察分析系统的时域特性。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利用序列的傅里 叶变换对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第六节 多组分精馏 ( 主要讲单塔的多组分分离 ) 流程方案选择 1. 若将多组分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流程方案有多种,下 面以 3 组分混合物为例: 塔的数目 = 组分数 -1 应满足的要求: 保证产品质量、 生产能力大、流程短、 投资少、能耗低、收 率高、操作费用低、 管理方便。 2.
导体  电子导体  R   离子导体 L  mm      ,,, m m 
实验六 高阻计法测定高分子材料 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
导体  电子导体  R   离子导体 L  mm      ,,, m m 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用数量来表示试验的基本事件 定义 1 设试验 的基本空间为 , ,如果对试验 的每一个基 本事件 ,规定一个实数记作 与之对应,这样就得到一个定义在基本空 间 上的一个单值实函数 ,称变量 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 、 等表示.或用.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电荷传递之处.
电导分析技术 05 级化学四班 曹羽 Conductometricanalysis.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第四章 非水酸碱滴定法 为什么要进行非水滴定? ( 1 )大部分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 ( 2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小于 时,不能满足 目视直接滴定的要求,在水溶液中不能直接滴定; ( 3 )当弱酸和弱碱并不很弱时,其共轭碱或共轭酸 在水溶液中也不能直接滴定。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11-13 电极电势 电池电动势 ( 为各类界面电势差之和 ) E. 平衡时电化学势  i sol + z i e 0  sol =  i M + z i e 0  M.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第 10 章 吸 附 Adsorption.
水晶水晶 金刚石 雪花 不同类型的晶体. 晶体 : 通过结晶形成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原因:晶体内部构成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基础化学实验Ⅱ (有机化学实验) 萃取和洗涤 Extraction and washing.
25  C 时电解质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p.290. 注意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p HCl KCl HAc 430.
导体  电子导体  R   L  i 离子导体  ( 平衡 ) mm   .
第 3 章 控制流分析 内容概述 – 定义一个函数式编程语言,变量可以指称函数 – 以 dynamic dispatch problem 为例(作为参数的 函数被调用时,究竟执行的是哪个函数) – 规范该控制流分析问题,定义什么是可接受的控 制流分析 – 定义可接受分析在语义模型上的可靠性 – 讨论分析算法.
可逆电动势 可逆电动势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 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可向 正反两方向进行 2. 电池在十分接近平衡 状态下工作 Reversible Electromotive Force (emf)
平行线的平行公理与判定 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几何 制作者:赵宁睿. 平行线的平行公理与判定 要点回顾 课堂练习 例题解析 课业小结 平行公理 平行判定.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基础化学实验 I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Northwest University.
§8-3 电 场 强 度 一、电场 近代物理证明:电场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能量、 动量、质量。 电荷 电场 电荷 电场对外的表现 : 1) 电场中的电荷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 2) 电场力可移动电荷作功.
报告人:黄磊 缓冲溶液的积分缓冲容量. 缓冲指数的概念是 Vanslyke 在 1922 年提出 的,意义是当缓冲溶液改变一个单位时需 加入酸碱物质的量 即 这里的缓冲指数指的是微分缓冲容量,是 加酸碱物质的量随着 pH 值的变化率 1 ,微分缓冲容量.
初中几何第三册 弦切角 授课人: 董清玲. 弦切角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圆心角、圆周角、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 B′ C B O.
/cce/news/artdown.php%3Ftype%3Dxxkejian%26id%3D Electrolytic+so.
Chapter 7 Electrochemistry § 7.2 Conductivity and its application Main contents: some concepts measurement of electric conductance factors.
氧 族 元 素 第一课时. 氧族元素 包含元素 氧族元素包括 氧 ( 8 O) 、硫 ( 16 S) 、硒 ( Se) 、碲 ( Te) 、钋 ( Po) 等 氧 ( 8 O) 、硫 ( 16 S) 、硒 ( Se) 、碲 ( Te) 、钋 ( Po) 等 氧族元素。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相似统称为.
《 UML 分析与设计》 交互概述图 授课人:唐一韬. 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
Chapter 7 Electrochemistry § 7.2 Conductivity and its application Out-class extensive reading: Levine: pp , 16.5 electric conductivity 16.6 Electrical.
1 Signals and Systems Lecture 25 The Laplace Transform ROC of Laplace Transform 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
Chapter 7 Electrochemistry 7.1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Electrolyte Solutions Electrolyte Strong electrolyte Weak el ectrolyte Real electrolyte.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10.2 对偶空间 一、对偶空间与对偶基 二、对偶空间的有关结果 三、例题讲析.
§7.2 Conductivity and its application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河南济源市沁园中学 前进中的沁园中学欢迎您 ! 温故知新: 1 、什么是原子? 2 、原子是怎样构成的? 3 、原子带电吗?为什么?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常数 青岛第一中学 杜春玲. N 2 (g) + 3 H 2 (g) 2NH 3 (g) 利用氮、氢为原料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曾是一个 较难的课题,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约 经历了 150 年的时间。 哈伯的合成氨的设想经历了四年几千次的实验在 1913 年得以实现,在.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Conductometry ( 电导法 ). Conductometric Analysis Fundamentals of conductometry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alytical applications of conductometric measurements.
Chapter 7 Electrochemistry A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ctric and chemical phenomena and the disciplines that govern the conversion between.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3D 仿真机房建模 哈尔滨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吴勃英、张达治 蒋灿、杜科材、魏世银 机房尺寸介绍.
本章讨论有限自由度结构系统,在给定载荷和初始条件激励下的系统动力响应计算方法。 第 六 章
§ 7.4 Activity and activity coefficient Out-class extensive reading: Ira N. Levine, pp Section 10.6 solutions of electrolytes Section 10.7 determination.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生化实验的数字化 D igital I nformation S ystem Laboratory —— 数字化信息系统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Electrochemistry -1 Puneet Jyoti G.C.G-42 Chd..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 Results in the generation of an electric current (electricity) or be caused.
每日一句 表面无功利、无目的的艺术,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 遍重视,是因为其隐含着提高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 在功能。 陈炎,《文明呓语》,山东教育出版社, 140.
§7.4 Activity and activity coefficien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ter 7 Electrochemistry § 7.2 Conductivity and its application Key problem: How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an electrolytic solution to conduct electricity?

日期课程内容留下的问题 Sep. 10 第 1 节 知识点: 电解质、电离(离解)理论、真 实和潜在电解质、离子溶剂化 ( 水 化 ) 、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对。 电解质导电机理、 Faraday 定律 、电流效率、应用。 淌度、迁移数。 科研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避免孤证,方法的可靠性。 1) 为什么测量稀溶液的依数性时, 采用渗透压法比采用凝固点降 低、沸点升高要准确? 2) 为什么电解质水溶液会比相同 浓度的有机溶液的导电性好? 3) 在 18- 冠 -6 的作用下, KMnO 4 可溶于苯。预测该溶液的导电 性并说明你预测的理由。 4) 可以用电解法测量单个电子的 电量吗?如何操作? Review for the first class

1. Some concepts For metals: R: resistance, Unit: Ohm,   : resistivity Unit:  ·m Ohm’s Law For electrolyte solution: conductivity (  ) : Definition:  = 1/  Unit: S·m -1 electric conductance (G) : Definition: G = 1/R Unit:  -1, mho, Siemens, S Reciprocal of resistance ~ G A C B D R2R2 R1R1 R3R3 R4R4 I Wheatstone Bridge Circuit

conductance electrode with smooth or platinized platinum foil electrodes conductance cell Conductance cell and conductance electrode

R 3  R 2 = R 4  R 1 2. Measurement of conductance: ~ G A C B D F R2R2 R1R1 R3R3 R4R4 I R2R2 High-frequency alternative current, ca Hertz ? Conductometer a capacitor!

Calibration: The conductance cell is usually calibrated using standard aqueous KCl (potassium chloride ) solution  / S m c/ mol·dm -3 Cell constant EXAMPLE The conductance of a cell containing an aqueous mol·dm -3 KCl solution whose conductivity is  -1 ·m -1 is  -1. When the same cell is filled with an aqueous mol·dm -3 NaCl solution, its conductance is  -1. Calculate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NaCl solution.

3.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onductivity (1) Concentration H 2 SO 4 KOH LiCl MgSO 4 HAc c/mol·dm  /S ·m -1 What can we learn form this figure?

wt % H 2 SO 4  / S m o C 30 o C 10 o C -10 o C -30 o C (2) Temperature 1.Why do we use 38 % H 2 SO 4 in acid-lead battery? 2.Why do we do electrolysis and electroplating using warm electrolyte? ice

4. Molar conductivity H 2 SO c/mol·dm Definition Why do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molar conductivity?

(2) Concentration-dependence of molar conductivity c / mol·dm -3  m / S · mol -1 · m 2 HCl KOH NaOH KCl NaCl HAc (1) Why does molar conductivity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2) Does the curve shape inspire you?

Why did Kohlrausch plot  m against c 1/2 ? Within what concentration range does the linear relation appear? Kohlrausch 5. Kohlrausch’s empirical formula  m / S·mol -1 ·m 2 HCl H 2 SO 4 KCl Na 2 SO 4 HAc

Kohlrausch empirical formula limiting molar conductivity Kohlrausch’s Square Root Law Within what concentration range is the Kohlrausch law applicable? For strong electrolyte

Salts /S mol -1 cm 2 HCl LiCl NaCl KCl LiNO KNO NaNO Molar conductivity at infinite dilution for some electrolytes in water at 298 K.

SaltsKClNaClKNO 3 NaNO 3 /S mol -1 cm ionic conductivities at infinite dilution The difference in of the two electrolytes containing the same cation or anion is the same. The same differences in led Kohlrausch to postulate that molar conductivity at infinite dilution can be broken down into two contributions by the ions. 6. Kohlrausch’s law of independent migration

 m at infinite dilution is made up of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cationic and anionic species. Explanation to the same difference

How can we determine the limiting molar conductivity of weak electrolyte Key: How to measure the ionic conductivity at infinite dilution? Key: How to measure the ionic conductivity at infinite dilution?

7. Measuring limiting molar conductivity of ions C -, Z -, U - ; C +, Z +, U + ; BAC I + = AU + Z + c + F I  = AU  Z  c  F I = I + + I  = Ac + Z + F(U + + U  )

For uni-univalent electrolyte: To measure m,+ or m,-, either t + and t - or U + and U - must be determined.

ionsr / nm 10 2 ionsr / nm 10 2 H+H+  OH¯  1.98 Li F¯ Na Cl¯ K+K Br¯ Mg CO 3 2   1.66 Ca C2O42C2O42  1.48 Sr Fe(CN) 6 3   Al Fe(CN) 6 4   Fe La ) Nature of ions Charge; Radius; charge character; transfer mechanism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ransport mechanism of hydrogen and hydroxyl ions Grotthus mechanism (1805) The ion can move along an extended hydrogen-bond network. Science, 2002, 297:

G   UUU ttt MacroscopicMicroscopic Dynamic Summary

Self reading: Ira N. Levine, Physical Chemistry, 5 th Ed., McGraw-Hill, pp Section 16.5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ection 16.6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electrolyte 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