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一、中国历史时期近万年的气候波动 二、各个时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水汽输送 蒸发 总结自然界的水循 环: 自然界中的水是 我们先来说说水的现状: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 亿立方公里,其中淡水只 占 0.9%; 而对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湖泊, 河流和浅层地下 的淡水仅占淡水总储量的 0.02% 。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对人类生活最密切 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的淡水仅占淡水总储.
Advertisements

在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考查地球上 两点间最短航线的方向问题经常出现,由于 很多学生对这类问题没有从本质上搞清楚, 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只是机械地背一些结 论,造成解这类题目时经常出错。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方向问题.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类型 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  (二)犯罪的实质概念  (三)犯罪的混合概念.
HistCite 结果分析示例 罗昭锋. By:SC 可能原因:文献年度过窄,少有相互引用.
一、拟合优度检验 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三、参数的置信区间
2.1 结构上的作用 作用及作用效应 作用的分类 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1 为了更好的揭示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并 利用数学工具描述其规律, 有必要引入随 机变量来描述随机试验的不同结果 例 电话总机某段时间内接到的电话次数, 可用一个变量 X 来描述 例 检测一件产品可能出现的两个结果, 也可以用一个变量来描述 第五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11-8. 电解质溶液的 活度和活度系数 电解质是有能力形成可以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 理想溶液体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实际溶液体系 ( 非电解质 ) 部分电离学说 (1878 年 ) 弱电解质溶液体系 离子间相互作用 (1923 年 ) 强电解质溶液体系.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4 第八讲 函数的极限. 第一章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函数的极限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数列的极限,数列 {x n } 可看作自变量 为 n 的函数: x n =f(n),n ∈ N +, 所以,数列 {x n } 的极限为 a, 就是 当自变量 n.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四十八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非空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 不难证明 :(ρ(S),∩, ∪,ˉ, ,S) 是一个布尔代数。 其中: A∩B 表示 A , B 的交集; A ∪ B 表示 A ,
1 第七章 灼热桥丝式电雷管. 1. 热平衡方程 C ℃ 冷却时间 2. 桥丝加热过程 ⑴忽略化学反应惰性方程 ; (2) 为简化集总参数 C, (3) 热损失有两部分 : 轴向与径向 ; 第一种情况 在大功率下忽略热损失, 第二种情况 在输入低功率下 输入 = 散失热量 I I = 3 电容放电时的桥丝温度和发火能量(电容放电下,
北方春季沙尘暴 思考: 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 __ 月 __ 日,为什么在这个季节?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本科 2007 级地理科学专业 1 班 刘后明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线性代数习题课 吉林大学 术洪亮 第一讲 行 列 式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关 于行列式的概念和一些基本 理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传播学 第四讲 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课前复习  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 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 传播媒介的三大类型  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社会进化的意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 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三、四节复习重点:  气候和天气有什么不同?  纬度位置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 海陆位置、地形、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什么 影响?  世界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 你所在的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数 学 系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 3 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给出一组离散点,确定一个函数逼近原函数,插值是这样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中,数据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插值函数会将这些误差也包括在内。
聚合物在生物高分子分离中的应用 王延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Tel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三十九讲 ) 离散数学. 例 设 S 是一个集合, ρ ( S )是 S 的幂集合,集合 的交( ∩ ),并(∪)是 ρ ( S )上的两个代数运算, 于是,( ρ ( S ), ∩ ,∪) 是一个格。而由例 知.
电荷传递之处.
信息利用与学术论文写作 Library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Sha Zhenjiang
流态化 概述 一、固体流态化:颗粒物料与流动的流体接触,使颗粒物料呈类 似于流体的状态。 二、流态化技术的应用:流化催化裂化、吸附、干燥、冷凝等。 三、流态化技术的优点:连续化操作;温度均匀,易调节和维持; 气、固间传质、传热速率高等。 四、本章基本内容: 1. 流态化基本概念 2. 流体力学特性 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沉降速度 球形颗粒的 :一、自由沉降 二、沉降速度的计算 三、直径计算 1. 试差法 2. 摩擦数群法 四、非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 1. 当量直径 de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V P — 颗粒的实际体积 2. 球形度  s : S—— 与颗粒实际体积相等的球形表面积.
常见天气系统 厦门六中 李钢 课标解读 根据课标,本节的学习目标: 1 。能够识别等压线图中高压中心、高压脊、 低压中心、低压槽等天气系统。 2 。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各天气系统的天气 特点及在图上标注风向 、判断风力大小。
量子化学 第四章 角动量与自旋 (Angular momentum and spin) 4.1 动量算符 4.2 角动量阶梯算符方法
化学系 3 班 何萍 物质的分离原理 世世界上任何物质,其存在形式几乎均以混合 物状态存在。分离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分成两 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纯物质的过程。 分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
土壤学ⅠⅡ ( 土壤学Ⅰ ) 学时安排:上课: 36 学时 实验: 6 次共 18 学时(单周,第 7 周起) 地点在实验楼一楼进大门右手 授课教师:资源环境学院,潘根兴、李辉信 电话: ( O ) :
第一节 相图基本知识 1 三元相图的主要特点 (1)是立体图形,主要由曲面构成; (2)可发生四相平衡转变; (3)一、二、三相区为一空间。
9的乘法口诀 1 .把口诀说完全。 二八( ) 四六( ) 五八( ) 六八( ) 三七( ) 三八( ) 六七( ) 五七( ) 五六( ) 十六 四十八 四十二 二十四 二十一 三十五 四十 二十四 三十 2 .口算, 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8×8= 4×6= 7×5= 6×8= 5×8=
换热器换热器 反应器反应器. 间壁 热流体 冷流体 热流体 套管换热器 外壳 管板 封头封头 挡板 ( 折流板 ) 封头 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
导体  电子导体  R   L  i 离子导体  ( 平衡 ) mm   .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主讲人 : 杨凤杰学 时: 64 ( 第五十三讲 ) 离散数学. 定义 设 G= ( V , T , S , P ) 是一个语法结构,由 G 产生的语言 (或者说 G 的语言)是由初始状态 S 演绎出来的所有终止符的集合, 记为 L ( G ) ={w  T *
编译原理总结. 基本概念  编译器 、解释器  编译过程 、各过程的功能  编译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 编译器的实现途径.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城市和城市经济学 – 从 18 世纪开始,全世界的城市经历了一个非常 快的发展过程 – 人口在大型城市内的集聚程度在日益上升 –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 的学科 城市内部的各种区位分析 城市作为整体而发生的繁荣和萧条的过程.
1.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 而加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 程。 2. 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Chap.18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 土壤退化的概念.
初中几何第三册 弦切角 授课人: 董清玲. 弦切角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圆心角、圆周角、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 B′ C B 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 与 C-R 条件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第三节 初等多值函数.
古代机械探胜 古代机械探胜 —— 之水车篇. 辉煌的历史 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指南车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 易经.
首 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视图,剖视图(Ⅰ) 复习: P107 ~ P115 作业: P48(6-2,6-4), P49( 去 6-6) P50, P51(6-13), P52 P50, P51(6-13), P52 P53 (6-18,6-20) P53 (6-18,6-20)
1-4 节习题课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物理组 阚方海. 2 、位移公式: 1 、速度公式: v = v 0 +at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4 、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矢量式 要规定正方向 统一单位 五个量知道了三 个量,就能求出 其余两个量 3 、位移与速度关系:
《 UML 分析与设计》 交互概述图 授课人:唐一韬. 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知 识 图 谱.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冯丹 地理环境对新加坡经济发展 提供了哪些影响 ? 东南亚国家地理.
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沙漠的 ? 王雪芹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13 年 5 月 “ 保护荒漠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 ” 科普报告会 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沙漠的 ? 王雪芹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13 年 5 月.
1 物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南昌大学理学院
2015 年江苏省美术专业统考考试说明 解读 : 贡加兵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表单自定义 “ 表单自定义 ” 功能是用于制作表单的 工具,用数飞 OA 提供的表单自定义 功能能够快速制作出内容丰富、格 式规范、美观的表单。
7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 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2 第七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 间的分配  知识点 :  理解在产品的概念  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 配.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上一页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一、力的合成 O. O. 1. 合力与分力 我们常常用 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如果这个 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原 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效 果完全一样,那么,这一个力就 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 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一、热机 1 、热机:利用燃料燃烧而工作的机器 2 、共同特点: 燃料的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燃烧 做功.
11 长白山发展理念 22 长白山发展愿景 33 长白山发展举措 目录. 总体定位 “ 东方阿尔卑斯 ” 国际名山 度假圣地 “ 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 ” 生态特区 “21 世纪生态文明朝圣地 ” 横跨四国:中、朝、韩、俄 三江之源: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 文化圣山 : 满族、朝鲜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
要求: 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结合实物可以说出发动机大致组成。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作用。
普 陀 山 普 济 禅 寺普 陀 山 普 济 禅 寺.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1. 城市化 向城市地区集聚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人口 乡村 2.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 城市化的其他表现 城市化的含义.
森林保护学本科系列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成果 三、创新点 四、成果的应用 项目研究背景 项目的总体设计 成果简介 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改革前后的对比.
八. 真核生物的转录 ㈠ 特点 ① 转录单元为单顺反子( single cistron ),每 个蛋白质基因都有自身的启动子,从而造成在功能 上相关而又独立的基因之间具有更复杂的调控系统。 ② RNA 聚合酶的高度分工,由 3 种不同的酶催化转 录不同的 RNA 。 ③ 需要基本转录因子与转录调控因子的参与,这.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有阴晴圆缺。月有阴晴圆缺。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 海口市第十中学 数学组 吴锐.
欢 迎 使 用 《工程流体力学》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组. 第九章 缝隙流动 概述 9.1 两固定平板间的层流流动 9.2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平行平板 间的缝隙流动 9.3 环形缝隙中的层流流动.
迎接我们的未来 康 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在高 速实现着知识爆炸性的积累。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在高 速实现着知识爆炸性的积累。 知识总量的递增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总量的递增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创新周期越来越短。 知识创新周期越来越短。
第二节. 广告牌为什么会被风吹倒? 结构的稳定性: 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 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五星红旗在月球 —— 嫦娥三号软着陆的过程与意义 广东天文学会理事 广州市荔湾区汾水中学 陈欣欣.
蹲点联校与拓展型课题研究 情况介绍 喻照安 本人蹲点联校之学校 拓展型课题名称 蹲点学校:当阳市实验中学 宜昌市 22 中学 宜昌市 27 中学 拓展型研究课题: “ 对话教学,灵动未央 ” 教育研究.
§9. 恒定电流场 第一章 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 电流强度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 正负电荷反方向运动产生的电磁效应相同 ( 霍尔效应 特例 ) 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 电流方向:正方向、反方向  电流强度 ( 电流 ) A 安培 标量 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
第二节 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财政分配以政府为主体 二、财政分配一般具有强制性 三、财政分配一般具有无偿性 第一章 财政概论 四、财政分配一般具有非营利性.
韩文数据库使用说明 鲁锦松.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用数据库 二、怎样利用中文数据库 三、怎样利用韩文数据库.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二、无界函数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第五节 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 函数 第五章 第五章.
一、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是对新中国成 立 60 年成功经 验的总结 是对中国近代 170 年以来历 史经验的总结 是对五千年中 华优秀文化文 化的总结.
§7.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上一节我们看到,对于总体 X 的同一个 未知参数,由于采用的估计方法不同,可 能会产生多个不同的估计量.这就提出一 个问题,当总体的一个参数存在不同的估 计量时,究竟采用哪一个好呢?或者说怎 样评价一个估计量的统计性能呢?下面给 出几个常用的评价准则. 一.无偏性.
北京 天津 河北 江苏 山东 浙江 世界三大运河的比较 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开凿的时间 486 年 1859 年 1881 年 开凿的长度 1794 公里 170 公里 82 公里 问:从这些数据中你能看出什么?
新旧 “ 四大件 ” 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 大的变化?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 行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高 频 电 子 线 路高 频 电 子 线 路 主讲 元辉 5.5 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1 、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很高的标准性。 、石英晶体谐振器与有源器件的接入系数通常近似 如下 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少。 3 、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非常高的值。 维持振荡频率稳定不变的能力极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一、中国历史时期近万年的气候波动 二、各个时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 第一章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一、中国历史时期近万年的气候波动 二、各个时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

目前中国气候类型图

第一节 近万年来的气候变迁 一、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 1、距今8000~5000年的全新世界大暖期。5000年前到3000年前,气温相对下降,但仍然比较温暖, 中国东部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5摄氏度。辽南、内蒙中西部、青藏高原地方气候温度、湿度都和今天有明显不同。 全新世:地质时代的最新阶段,第四纪二分的第二个世,开始于12000~10000年前持续至今。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 法国古生物学家哲尔瓦(P.Gervais)于1860年提出“全新世”一词,并于1885年国际地质学大会上通过。全新世气候普遍转暖,中、高纬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喜暖动植物逐渐向较高纬度和较高山迁移,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完全演进到现代面貌 。

2、近五千年来中国气候变迁 (一)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期。距今8000年到3000年仰韶温暖期。 (二)距今1100年左右第一个寒冷期,江汉俱冻,“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三)春秋至西汉末年700年,温暖期。诗经 南山有梅,长安荔枝,渭川千亩竹。 (四)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贾思勰《齐民要术》

五、唐至北宋温暖期 前半段 , 长安宫廷有柑橘、附近地方贡荔枝等,这一时期中国很多地方气候比现在高1度左右。8世纪中叶后就逐渐变冷。 六、1100—1200左右南宋寒冷期。111年冰封太湖,苏州运河经常结冰,北方9月飞雪,长江上游荔枝被冻死。 七、元代温暖期,十分短暂。北方地区有司竹监等官员设置。 八、1400——1900明清宇宙期,方志期或明清小冰期。明末北京比现在冷2度左右,东南沿海低5—7摄氏度,长江中下游降雪数量比现在多10%——15%。

1、第一冷期 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 2、第二冷期 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 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四)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 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仪器观测时期。1911年,中国政府建立正规的气象站,从此进入了仪器观察时期。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属于历史时期由1400年开始的第四个寒冷时期。进入20世纪后,我国的气候变化,大致以40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的40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我国为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期的第三暖期。 此后,我国就进入了气温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时期,也是我国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时期的第四冷期。

历史气候发展的总体趋势: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的总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时期却一个比一个 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看,前1000年相对温暖湿润,而后1000年相对干冷。五六千年以来,中国气候正从温暖转向凉爽,而冷暖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呈现明显的差异,低纬度气温变化的幅度小于高纬度地带。

历史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另外一种表述): 历史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另外一种表述): 1、冷暖交替:冰期、间冰期,五千年来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2、温暖期变化趋势:短与弱 3、寒冷期的变化趋势:长与强 4、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全新世大暖期 南宋寒冷期 明清宇宙期 二、简答 近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是什么?

本节课主要参考文献: 1、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 2、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期后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 3、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2期。 满志敏等:《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2期。

第二节 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一、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产生 第四纪初期,中国气候明显形成三大区:东部湿润季风区、干燥区、高寒原区。更新世中期东部季风区寒冷加剧,为“大理冰期”。冰期时,全球气温平均下降5℃,这种冰期的出现和消失引起地球表面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变化,导致了森林动物与灌丛动物生态失衡,引起物种变化,人类就在这种变异中产生。

二、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 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大理冰期)之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之为冰后期。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类迎来了新石器文明的曙光。在距今10000年到5000年时段的气候演变趋势与黄河新石器文化繁荣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即气候转暖有利于于原始农业旱地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原始耕作。(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温暖期)

三、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研究表明相对适中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是文明产生的自然条件。在距今5000至4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比现在高2度,降雨量高于现在,导致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植被都有利于石器农具耕作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形成,经济活动的频繁导致人们交流的需要产生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如偃师二里头文化。

四、汉唐文明与气候波动 秦到汉初,气候温暖湿润,为农业文明创造了条件,造就了秦汉的强大帝国与王朝。东汉到文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寒冷期,这导致了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拓展生存空间的南下,出现所谓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南迁,出现了南北分裂和对峙的历史格局。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区,这是唐代文明兴盛的气候机理,尤其气候的变化对唐代农业经济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温暖湿润的气候造成农牧分界线的北移,农耕区扩大。 农业经济作物北移,铲除多样性明显。 农作物生长周期变短,复种指数增高。 农作物单产量增加,总产量提高 温暖湿润的气候,河流水量大,利于农田水利的建设。 国力强盛,南方的区域开发得到保证。 总之,气候的温暖为唐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

五、 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 对于唐代气候的温暖湿润,若以百年尺度而言,气候可以分为冷暖两个时期,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千年尺度而言,往往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时期,而这都是以游牧民族地区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的。如西周、东汉魏晋时期、南宋、明清之际少数民族南迁。 8世纪的安史之乱之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逐渐增大。五代以后,历史气候总体寒冷,但时有反复。在南宋之前,历史气候处于比唐前期寒冷比南宋温暖的过渡时期。 南宋开始,长达800多年的寒冷期,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北方民族因寒冷气候的压力,南进威胁中原民族,造成宋代的积贫积弱局势。 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六、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 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被称为:明清小冰期。低温是农业社会生产受到致命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剧了社会矛盾,形成了剧烈的社会动荡。

北方的女真族不断南下,从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逼近。最终导致满足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帝 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扩展,南方成为经济、特别是文化的重心。自然灾害,人口流动和增加,社会不稳定,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受到限制。种种问题导致了明清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日益下降。

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因素 地球气候的变化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及大气环流三大因子影响,而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日益扩大,也正成为气候形成的第四大因子。我国5000年来气候的变化,正是在这几个因子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下发生的。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复杂的地形及支配气候的环境因素,也影响了我国气候及其变化。

总之 中国近5000年来有4个较强烈的低温期,分别是公元前1100年——前850年左右低温期;公元100——600年低温期;1050——1350年低温期;1600——1850年的低温期。这种低温期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北方人口南迁以及中国内战分裂最频繁时期相对应,体现了气候波动大势对中国文化推移的潜在影响。

历史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冷暖交替:冰期、间冰期,五千年来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2、温暖期变化趋势:短与弱 3、寒冷期的变化趋势:长与强 4、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

作业: 1、简述近5000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