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高建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高建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高建芳 gaojf308@163.com

2

3 全球陆地植被覆盖卫星图

4 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 水平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经向、纬向 海拔

5

6 理想大陆植被分布模式

7 现实大陆植被分布模式

8 随纬度变化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9 随经度变化 森林 草原 荒漠

10

11 中国植被水平分布情况

12 植被的垂直分布

13

14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

15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降水、温度

16 2 、淡水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静水群落 流水群落

17 深底带 湖沼带 沿岸带

18 3 、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潮间带 浅海带 半深海带 大洋带 深海带 浅海带

19 河口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20 4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草原 荒漠 冻原 高寒植被

21 4.1 、热带雨林 耐阴、喜雨、喜 高温、结构层次 不分明、层外植 物丰富的乔木植 物群落

22 特点: ① 种类组成丰富 --- 最小面积大 ②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 ③ 藤本及附生植物丰富 ④ 树干高大挺直 ⑤ 具有茎花现象 ⑥ 寄生植物普遍 ⑦ 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⑧ 滴水尖叶

23 其它特点: ⑨ 动物区系丰富:特别是昆虫、两栖爬行动物 ⑩ 种群大多为 K- 对策,遭到破坏,很难恢复 11 物质与能量的利用较快,一般土壤比较贫瘠

24 标志性特点 板状根 茎花现象 藤本植物

25 美洲雨林群系 非洲雨林群系 印度马来雨林群系 龙脑香科植物为优势 棕榈科、楝科植物为主 豆科植物为主

26 降水 1500-3000mm 年均温度 25-30 度

27 中国热带雨林与热带气候分布的关系

28 4.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发育在湿润、温暖的气候区 以樟科、壳斗科、山茶科、 金缕梅科为主 叶大、椭圆、革质 林内几乎没有板状根和茎花 现象,藤本和附生植物少

29

30 4.3 、夏绿落叶阔叶林 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 的乔木组成,温带海洋 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 带性植被。 主要以杨柳科、桦木科、 壳斗科为主 四季分明 群落结构清晰 藤本不发达 水果品质很好

31

32 降水 500-1000mm 年均温度 10-15 度

33 4.4 、北方针叶林 以针叶林为建群种,分布 于寒温带地区,最北的森 林( taiga ) 夏季温凉、冬季严寒 外貌独特 群落结构简单

34

35 降水 500-600mm 年均温度 -15-5 度

36 4.5 、草原 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禾草占优势,种类数量多 根系发达 季相变化明显,受降水影响大 动物区系丰富:啮齿类、大型哺乳类、鸟类等 占陆地面积 1/6

37 温带草原: 夏季温和、冬 季寒冷、春季 或晚夏有一个 明显的干旱期, 耐寒旱生禾草 为主

38 降水 300-800mm 年均温度 2-15 度

39

40 热带草原 savanna 热带、亚热带, 高大禾草,点 缀着稀疏不高 的乔木

41 降水 300-1500mm 年均温度 23-30 度

42

43 中国的草原地带

44 4.6 、荒漠 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 灌木和灌木占优势的稀疏植被。 夏季炎热,日温差大 植被稀疏、贫乏 叶片缩小、退化,白色茸毛 储水组织发达 初级生产低 爬行类、啮齿类、鸟类

45 降水 < 250 mm

46 中国的荒漠地带

47 4.7 、冻原,苔原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可以有 6 个月见不 到太阳 种类组成简单 群落结构简单:灌木层、草本层、藓类地衣层 抗寒 多年生植物,没有一年生种类 动物区系少

48 森林冻原 灌木冻原 森林冻原极地冻原藓类冻原

49 年均温度 0 度以下,年降水量 100mm 左右

50 小结 1. 植被的地带性! 2. 热带雨林的特点! 3. 中国的热带雨林在哪里? 4. 贯穿中国南北的主要植被带是什么?


Download ppt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高建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