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如何聆聽社區 …… 二部國傳四甲:林怡瑄 二部編採四甲:陳誼芩. 公共新聞學如何可能 …… 公共新聞要求新聞工作者將人民視為公民, 視為公共事務的參與者。 媒體應該努力讓所有受事件影響的人, 能在報導中表達自己的聲音, (而不僅是正反併陳的兩極報導) 並且鼓勵記者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有來有往的對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如何聆聽社區 …… 二部國傳四甲:林怡瑄 二部編採四甲:陳誼芩. 公共新聞學如何可能 …… 公共新聞要求新聞工作者將人民視為公民, 視為公共事務的參與者。 媒體應該努力讓所有受事件影響的人, 能在報導中表達自己的聲音, (而不僅是正反併陳的兩極報導) 並且鼓勵記者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有來有往的對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聆聽社區 …… 二部國傳四甲:林怡瑄 二部編採四甲:陳誼芩

2 公共新聞學如何可能 …… 公共新聞要求新聞工作者將人民視為公民, 視為公共事務的參與者。 媒體應該努力讓所有受事件影響的人, 能在報導中表達自己的聲音, (而不僅是正反併陳的兩極報導) 並且鼓勵記者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有來有往的對話。 那麼「公共論壇」就是一個很好的對話橋樑。

3 我們怎麼做 …… 刊頭:透視大文山 第一版:社區專題 第二版:民眾論壇

4 民眾的發聲管道 …… 第一期:監視器的利與弊 ( 採訪報導、讀者投書 ) 第二期:新移民在台灣 ( 採訪報導、讀者投書、焦點團體訪談 ) 第三期:原住民心聲 ( 採訪報導、讀者投書、焦點團體訪談 ) 第四期:垃圾哪裡去? ( 讀者投書、問卷調查 )

5 焦點訪談法 VS. 個人〈深度〉訪談法 焦點訪談法個人〈深度〉訪談法 定義小團體互動情境〈 4~12 人〉 針對特定議題與目的討論 半結構式的團體討論過程 主持人適中介人、催化者與調節者 討論時間長短必須恰當〈 2~3 小時〉 伙伴關係的對話之旅 語言與非語言訊息的交流 有目的的談話過程 瞭解受訪者的感受、看法、意見與認知 訪問者與受訪者共同建構的社會事實 第一手的資料 優點短時間觀察到大量資料 專業人士縮短歧見 資訊來源 社會互動 專業 / 信任關係 瞭解現象、行為或事件意義 雙向溝通交流與互動過程 開放與彈性原則 缺點容易失焦 討論環境具威脅性 經費預算考量 主持人之團體動力經驗 資料難以處理 單一回饋,太精簡、內容貧乏、答非所問 受訪者不願接受訪問 此訪結束後發現沒新聞重點 訪問者專業知識不夠

6 焦點團體經驗分享 新移民: We Are Family 我們都是一家人 ─ 新店市大豐國小 原住民:你看不見我的需要 ─ 新店市安光教會

7 焦點團體經驗分享 一、論壇對象 ? 如何選擇 ? 瓶頸 ? 二、座談內容 ─ 新移民專題 論壇 KEY POINTS : 1. 語言 2. 家庭 3. 社會生活 ─ 原住民專題 論壇 KEY POINTS : 1. 敏感隱私議題,如: 酗酒、吸毒等 2. 公共利益議題,如: 居住權、場地訴求

8 三、改進與建議 1. 主題明確 2. 增加互動、分享多元意見 3. 可先以問卷等方式了解民眾的需求以提升論 壇效益 4. 釐清問題、事前充分準備、多次接觸

9 大文山信箱 & 我有話要說 ─ 讀者投書

10 讀者投書怎麼做? 一、為什麼需要讀者投書? 傳統新聞 vs. 公共新聞學 全國性 vs. 地區性 二、進行方式 稿件來源 篩選 刪稿

11 四、改進與建議 多元性 地區性 自願性 三、聆聽回饋:寄送報紙給受訪者與讀者投書的作者 深度與廣度 常設性讀者投書版面

12 反思與建議 ─ 我們還能做什麼? 明確的議題取向 清楚的問題意識 採訪對象的選擇 提供可閱讀資料 結合社區公民會議 小世界的再定位

13 我們給了什麼? 他們又得到了什麼? ~The End~


Download ppt "如何聆聽社區 …… 二部國傳四甲:林怡瑄 二部編採四甲:陳誼芩. 公共新聞學如何可能 …… 公共新聞要求新聞工作者將人民視為公民, 視為公共事務的參與者。 媒體應該努力讓所有受事件影響的人, 能在報導中表達自己的聲音, (而不僅是正反併陳的兩極報導) 並且鼓勵記者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有來有往的對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