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07 研究設計 Research Desig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07 研究設計 Research Desig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07 研究設計 Research Design

2 本章大綱 研究設計的定義 研究設計的功能 系統性錯誤 VS 系統性偏誤 確保外在變項對控制組與實驗組產生相似影響的方法 排除外在變項的方法

3 定義(1/2) 研究設計是一項說明如何針對研究問題或議題獲致答案的計劃、結構與策略。這項計劃即關於此一研究的完整策劃或方案,包含研究人員將如何針對假設運作的執行綱要,及針對所得資料最後分析的操作化概念[Kerlinger,1986:279]。 傳統的研究設計是一項研究計劃如何完成的藍圖或細部規劃─可被測量的操作化變數,選擇研究所關心的樣本,蒐集資料作為研究假設的基礎,以及分析其結果[Thyer, 1993:94]。

4 定義(2/2) 研究設計乃是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等條件的配置,以期能以經濟化的程序結合與研究目的相關之條件[Jahoda, 1962:50]。
研究設計是一項程序性的計劃,為研究者所採納以期能有效地、客觀地、正確地及經濟地獲致問題的答案。

5 研究設計的功能 第一項功能:著手研究所需之程序及相關作業配置的界定與發展
第二項功能:強調上述程序中品質的重要性,以確保其有效性、客觀性及正確性。 Kerlinger (1986:280) 稱此功能為「變項的控制」。

6 第一項功能 詳細列出為獲致研究問題的答案,你將運用及執行之任務的所有程序,以使讀者得以瞭解哪些程序必需遵循,以及如何執行。

7 第二項功能:變項控制

8 第二項功能:變項控制 婚姻問題系絡之變化量=因諮商服務所致的改變 ± 因外在變項所致的改變 ± 因隨機變項所致的改變

9 第二項功能:變項控制

10 第二項功能:變項控制 理解程度之變化量=因教學模式所致的改變 ± 因外在變項所致的改變 ± 因隨機變項所致的改變

11 第二項功能:變項的控制 依變項的改變包含了三項變數間的相互作用,以下列等式表現之:
依變項的改變=因自變項所致的改變 ± 因外在變項所致的改變 ± 因隨機變項所致的改變

12 最大變異原則 研究者的目標是決定導因於自變項的改變,亦即設計研究使導因於外在與隨機變項的影響降至最低,以確保自變項能有最大的機會對依變項產生完全的影響-最大變異原則(maxmincon principle of variance) [Kerlinger, 1986:286]。

13 系統性錯誤vs系統性偏誤 隨機的變化主要來自兩方面:受訪者與研究工具 系統性錯誤(systematic error)
一項研究其母群體中大多數皆具有反對或支持的傾向。 系統性偏誤(systematic bias) 一項研究工具並不可靠、信度低,亦即指研究工具無法依目的正確地測量。

14 控制外在變項 自然科學較社會科學容易地多 確保外在變項對控制組與實驗組產生相似影響的方法 (相加或相減效應) 兩項排除「外在變項」的方法

15 排除外在變項的方法一:重視它 於研究設計中建立「影響變項」(the affecting variable)。
範例:研究「母親的保健服務對於幼兒死亡率的影響」。可假定「孩童營養補給的狀況對於幼兒死亡率有顯著的影響」。

16 排除外在變項的方法二:排除它 排除特定變項。
範例:研究「健康教育方案對於歐洲人與澳洲土著中的特定社群,其對某些疾病的產生原因與治療方法的態度傾向和信仰之影響」。其中文化的差異對於態度及信仰具有顯著的影響, 若將兩種人視為一群體將無法提供正確的事實解釋。 這類的研究宜於進行研究時透過選取及分割研究群體,或透過建構特定文化群的方式,將研究母群體中的文化差異予以排除。

17 部分因素設計法 以「是」或「否」做一自變項的極端值進行研究 可降低成本,快速確認重要因子


Download ppt "Ch07 研究設計 Research Desig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