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發展階段之課題 關係的形成
2
關係的形成 關係的本質 家庭 依附關係的發展 同儕關係
3
表 早期發展任務 階段 年齡(月) 任務 照顧者的角色 1 0-3 心理調適 流暢穩定的例行性任務 2 3-6 緊張狀況管理
關係的形成 表 早期發展任務 階段 年齡(月) 任務 照顧者的角色 1 0-3 心理調適 流暢穩定的例行性任務 2 3-6 緊張狀況管理 敏感而力求合作的互動 3 6-12 建立有效的依附關係 眼到耳到,有所回應 4 12-18 探索及熟稔 安全庫 5 18-30 自主性 堅定地支援 6 30-54 衝動管理、性別角色認同及同儕關係 清楚的角色與價值觀,具有彈性的自我控管
4
關係的形成 關係的本質
5
家庭 家庭如同系統 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 是用來描述家庭等組織的特定方式。這些組織可以視為複雜的整體,也可以視為是由若干次系統所組成的;為了某些特定目的,這些次系統也可以視做獨立單位來看待。 影響的 循環性 穩定性 及改變 整體性 次系統
6
關係的形成 家庭 家庭如同系統
7
關係的形成 家庭如同系統 家庭
8
家庭 家庭類型和兒童發展 母親受雇工作 單親家庭 雙親中以男性為主 男女同性戀伴侶 作為父母
9
關係的形成 離婚及其後果 直接影響 間接影響 「滿溢」(spill-over)形式,亦即父母親之間的糾葛越深,父母在適切照顧兒童上所遭遇的問題也就越大,而不是對兒童表現得特別關注而滿懷愛意,以便對婚姻關係不睦有所補償。即使兒童並未受到直接影響,親子關係的情緒狀態仍會受損。 兒童從很小的年齡起,就對他人的情緒相當敏銳;怒氣發作等負面情緒很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應,當負面情緒變成家庭心理氛圍的常見特徵時更是如此。
10
Attachment依附 是一種主動、情深、雙向的關係,尤其是存在於兩人之間而與其他所有人有所差別。 雙方的互動繼續增強並強化了彼此的聯繫。
社會依附social attachment 嬰兒與照顧者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 Ainsworth研究發現依附型態分 安全依附:分離後繼續探索四周環境 逃避:母親離開時少哭泣但返回卻會逃避 衝突:母親離開前便焦慮不安但返回卻會拒絕
11
依附關係的發展 它具有選擇性,亦即它只針對能夠引發依附 行為的特定人士而來,其運作的方式與程度之 強烈,未見於兒童與他人的互動中。
它包含尋求身體的親密接觸,亦即會試圖維 持其與依附客體(object of attachment)的 親密關係。 它提供慰藉及安全感,這兩者是達到身體親 密接觸的結果。 當聯結中斷而無法獲得身體親密接觸時,則 會產生分離不適(separation upset)的狀況。
12
依附關係的發展 發展過程 表 依附關係發展的四個時期 時期 年齡 主要特徵 前依附期 0-2個月 不加區辨的社會回應 依附成形期
表 依附關係發展的四個時期 時期 年齡 主要特徵 前依附期 0-2個月 不加區辨的社會回應 依附成形期 2-7個月 學習基本互動法則 依附明朗期 7-24個月 對分離的抗議;提防陌生人;意向性溝通 目標修正夥伴關係 24個月起 人際關係較有雙向色彩;兒童了解父母親的需要
13
依附關係的發展 安全感-不安全感 表 依附的類型 類型 陌生情境下的行為 安全地依附
表 依附的類型 類型 陌生情境下的行為 安全地依附 兒童適度地表現出尋求靠近母親的舉動;與母親分離時感到不悅;與母親重聚時積極地迎接她 不安全的依附:迴避 兒童避免與母親接觸,與母親分離後再度重聚時尤其如此;與陌生人待在一起時並不會大感不悅 不安全的依附:抗拒 與母親分離時會大感不悅;母親回來時難以安撫,對安撫欲拒還迎 紊亂無序 兒童未曾展現一致的抗壓系統;對母親做出自相矛盾的行為,例如試圖靠近母親之後又予以迴避,顯示其對此關係感到迷惑及害怕
14
同儕關係 同儕關係對發展的貢獻
15
同儕關係 同儕團體中的地位 社會計量法(sociometric techniques)形式五花八門,其宗旨都在於提供個體在團體中的地位之量化指標(例如其受歡迎的程度)。 問題外化(externalizing problems)是指將行為疾患向外「宣洩」,諸如挑釁、使用暴力及犯罪行為。 問題內化(internalizing problems)是指疾患透過內在症狀而呈現出來,如焦慮及憂鬱症。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5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