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理論的意義及在研究中角色定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理論的意義及在研究中角色定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理論的意義及在研究中角色定位

2 2.1.1 什麼是理論 理論的定義有下列幾種: 理論係由一相互關聯 (interrelated) 命題所組成的一個廣泛體系,而這些命題則與一些社會的運作有關。命題是由構念所形成,命題說明構念之間的關係 (只限因果關係但不能證明),由此可得,理論 命題 假設。 所謂理論是一組有條理的命題,這些命題與行為或結構有關,而且在相當廣泛的範圍內均可適用,但不是放諸四海皆準。 理論是一組相互關聯的構念 (construct)、定義與命題所組成,它們表現出對社會現象的系統觀,此系統觀表明了變數間的基本關係,而其目的則用來解釋、預測社會現象。 理論是科學的最終目的,所有其他的科學皆由理論而來。科學家最終目的是為發明「理論」,凡事都從理論發展出來的

3 2.1.2 理論的構成要素 概念:概念是有關某些事件、事物 (objects),或現象的一組特性,它是代表事件、事物,或現象的一種抽象意義,也是建立科學的基石。 構念:構念是被賦予一組具體語意之有意義名詞。為研究所創造或「發明」的抽象概念,具有多維度 (dimensions) 的特性,且不能直接測量。 操作型定義:操作化是將構念定義為幾個可測量之項目,這些項目又可分為物理特性及高度抽象構念等兩種。

4 變數:凡是賦予數值之符號,謂之變數 (或稱變項)。
命題 (proposition) vs. 假設 (hypothesis):命題是一個有關兩個以上構念的敘述句,它們以一種有關係的形式將構念連結起來。命題旨在說明兩個或以上構念之間的關係,以關係的形式將構念加以連結。假設是為實證所建立之命題,若將命題加以明確陳述以供實證之統計檢定,則此一命題謂之「假設」。

5 2.1.3 理論的性質 理論是由構念和命題所構成的。 例如,人類吃東西之研究中,「口腔行為」是屬高層次的普遍性;「嚼食動作」則屬中層次的普遍性;「吃飯」則屬低層次的普遍性。 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說 (assumption) 之上。 理論不必有嚴格的實證對應,只需根據命題∕假設加以驗證,沒有被推翻即可接受此理論。 理論必須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

6 2.1.4 一般人對理論常見的誤解 常將理論與實務視為對立:其實理論是來自實務,它將事物特性觀念化、一般化、抽象化、知識化。
將理論視為規範性的哲學 (what ought to be):其實不然,理論只是描述事物關係的特性,它是「what it is」而非「what ought to be」。 將理論視為真理 (truth):其實科學家不是在建立真理,而是在追求真理的「方法」,理論只是暫時性的真理,故許多理論經過不斷修正、重新建立,使該理論更接近真理。

7 2.1.5 理論的功能 理論可幫助我們「瞭解」現象, 理論可用來「解釋」現象之間的關係。
(1) 預測性的瞭解、經驗主義的瞭解,它是站在客觀的立場加以觀察所獲得的瞭解 (客觀的、旁觀的瞭解) (2) 同理心 (empathic) 的瞭解、詮釋主義的瞭解,是主觀的、參與式的瞭解。 理論可用來「解釋」現象之間的關係。 理論可用來預測行為:「先前發生的事情」(antecedent) 與「結果」(consequences) 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透過理論來描述。

8 2.2.1 理論的角色扮演 理論代表研究的導向 (orientation):理論可縮小研究範圍,給予研究的方向。
理論代表研究概念化過程 (conceptualization):有理論才能將具體現象抽象化。 理論代表研究的分類 (classification):例如,控制通貨膨脹就有兩個學派,貨幣理論及市場供需理論。 理論代表研究的彙總 (summarization):理論將複雜的現象加以簡化。 理論代表研究的方向 (direction):若現有的理論在某個問題上出現理論的缺口,未能提供合理的解答,即形成另一新的研究方向。

9 2.2.2 如何尋找理論來源 第一種方法,就是從既有的文獻 (論文或教科書) 中歸納整理,持續、累積、有目的地來發展要研究之模式。
第二種尋找理論的方法,就是類推法,它是從其他相關領域的理論來發展自己的研究方式。 第二種尋找理論的方法,旨在說明某一新興學域 (例如,資管) 如何根據相關學域來疊床架屋,架構自己的理論基礎。例如,由物理學「壓力」公式,衍生出管理學「工作壓力」或行銷學「購屋壓力」(即以當地公務人員薪資水準,購買30坪住宅平均所需年數)。

10 2.2.3 理論發展注意事項 從理論發展至建立研究模式,再至假設的形成,可有下列幾個指導方針可循 :
如果一個概念、構念、關係與本研究核心沒有直接相關,則就不應該出現在研究模式中。 不論是概念模式或理論模式中,每一個構念的意義要清楚、互斥,且所用術詞要與現有理論的名詞保持一致,以便研究的彙總比較、整合驗證及知識的累積。 理論發展應配合研究模式的架構。 研究模式內構念間彼此關係之文獻引證,應做說明、過濾,並排除不相關的文獻。 每一假設之前,都應有一段強而有力的理論支持,來說明「為何」要提出這個研究假設、其理論基礎及往昔文獻在何處

11 2.2.4 理論與研究的先後關係 (一)理論先於研究 (二)研究先於理論 此屬於驗證性研究、研究過程採演繹法。
Karl Cooper (1968, p ) 認為科學的知識開始於想法∕創意,然後再經過研究予以拒絕承認 (而不能支持),想法是內心的意象 (picture),然後拿經驗的事實來驗證此意象。 (二)研究先於理論 此屬於探索性研究、研究過程採歸納法。Robert Merton(1968) 認為研究的角色不只是為了被動的驗證理論,反之,研究可以扮演積極的角色來建構理論。 在實務上,上述2種主張應可折衷使用,研究可先有初步的理論,亦可理論指導著研究的進行。易言之,我們可採用驗證性研究,亦可採用探索性研究,或者兩者混合一起採用。

12 2.2.5 模態的種類 異中求同 (method of agreement):所有的受訪者均有同一狀況 (特性)。
同中求異 (method of difference):強調「差異法」,它是指不同樣本在不同的狀況下,有不同的對應特質。 混合求同及求異:不同的受訪者具有某些不同的性質,即組內相同、組間不同。 變異相伴 (concomitant variation):指某一現象的改變時,另一現象跟著改變,兩者有因果關係 (可能是線性,亦可能是非線性)。 殘差法:在同類事例中,除了一個事例外,其他的事例都已知時,則可知此一個事例與其他之關係。

13 2.2.6 理論建構的途徑 「內部細緻化」(內伸法,knowledge growth by intention):在一個完整的領域內,使內部的解釋更加細緻、更適當化。例如,(1)在「自變數A影響依變數B」關係中,添增一個中介變數C,使原來的「A → B」變成「A → C → B」的關係,(2)此時「A → B」關係變成下圖的關係:

14 (3)此時原來的「A → B」關係,就變成下圖,即A與B的關係是有條件性的,隨著變數C的不同,其關係強度亦會隨著不同:

15 「外延法」(knowledge growth by extention):(1)由已知「A → B」延伸為「A → B → C」,(2)由已知「A → B」延伸為下圖關係,即由原先發現A會影響B,後來又發現C也會影響B。 (3)由已知「A → B」延伸為下圖關係,即由原先發現A會影響B,後來又發現A也會影響C。

16 2.2.7 建構理論所面臨的困難

17 抽象的理論與實際驗證之間存有無法整合的缺口 (gap),理論語言與操作語言兩者無法整合,其解決之道,要靠學者約定俗成 (convention),或彼此間的同意 (行規的規定)。
科學家暫時忘記真實的世界,而「work with model」。就像拼積木一樣,模式 (model) 是根據想法所拼出來的,代表一種對真實的意像。

18 2.2.8研究與理論的關係

19 2.2.9 研究的程序

20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第二章 理論的意義及在研究中角色定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