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6章 海外直接投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6章 海外直接投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6章 海外直接投資

2 本章重點 本章目的在說明海外直接投資〈 FDI〉的經濟動機。例如,為何某些公司寧願從事 FDI而不願出口或授權。 部分的回答,是否因為控制的需要?

3 海外直接投資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指一家公司以直接投資的方法在國外設廠生產或銷售產品,公司開始FDI就成為多國籍企業 (miltinational enterprise) FDI 有兩種主要的型態 新廠投資: 在海外建立完全新的營運工廠 購置或合併國外現有的公司 投資在國外金融工具 (海外間接投資FPI 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 並非 FDI

4 FDI的流量和存量 流量: 指在一定期間內(通常為一年) 的 FDI發生的數量 存量: 指在一定期間內擁有外國資產總累積價值

5 FDI 流出量 圖6.1

6 區域FDI流量 指標 圖6.2

7 FDI成長的理由 FDI 是防止未來貿易障礙的方法 開發中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發生戲劇性的改變

8 1994至2000年FDI 進入開發中與已開發流入量 10億元 圖6.3

9 FDI流出量 圖6.5

10 FDI的形式:收購與新廠投資 大部分投資是以併購或合併的形式進行:約80% 流入已開發國家的流量大約77% 流入開發中國家的流量大約33%
跨國投資為何偏好併購或合併? 更快速執行 外國公司具有價值的策略性資產 藉由移轉資本、技術或管理技巧來增加被收購單位的效率 更深入探討在第11章

11 FDI之種類 水平直接投資(HORIZONTAL FDI) 指直接在海外投資與本國相同的產業 例如星巴克購買英國的西雅圖咖啡
有助於解釋垂直海外直接投資 垂直海外直接投資(vertical FDI) 向後(上)整合(backward):提供生產要素投入給國內公司營運的FDI 向前(下)整合(forward):在國外出售國內公司生產的產品

12 為何公司會從事 FDI? 折衷理論(eclectic paradigm) :又稱OLI理論,由John Dunning於1977, 1980提出 O: Ownership Advantages 所有權優勢 L: Location Advantages 區位優勢 I: 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 內部化優勢

13 Woodcock, Beamish, & Makino (1994)
折衷理論模型 所有權優勢 內部化 優勢 進入模式選擇 與績效 區位 優勢 Woodcock, Beamish, & Makino (1994)

14 折衷理論—所有權優勢(O) 所有權優勢是企業本身擁有的特殊資源,如專門技術、差異化產品、或受政府保護等
企業擁有的資產或無形財產:產品差異化、技術優勢、生產或行銷系統、內隱的know-how、人力資源等 經營管理上的優勢:規模經濟、獨占力量、較易取得之資源、母公司的協助、國際化的經驗等

15 折衷理論—區位優勢(L) 區位優勢為被投資的地主區擁有地理位置、資源稟賦、投資環境等優勢 市場規模:地主國市場規模
生產成本:要素價格、要素品質、勞動生產力、規模經濟、當地公共設施及基礎建設等 營運成本:運輸成本、通訊成本、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等 政治因素:經濟體系、當地政府的賦稅、獎勵投資措施等 管理因素:母國與當地國之心理距離、研發生產行銷管理上的經濟性

16 折衷理論—內部化優勢(I) 內部化優勢為廠商一旦擁有特殊優勢時,在企業組織內運用(對外投資等)所獲得的利潤大於藉由市場機能(技術授權)所能獲得的利潤 市場淨化:節省尋找、磋商及談判的成本、降低獲得特殊資產的成本等 契約因素:避免know-how的價值與財產權的問題、控制上游供應及下游銷售的條件於出貨狀況、確保中間投入與最終產品的品質、實施市場差別取價等


Download ppt "第6章 海外直接投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