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Metadiscourse Lecture 15
2
1959 年 Harris 提出元话语这个术语,指的是理解语言 使用、表示作者 / 说话人引导受众理解语篇的一种方法。 此后, Williams ( 1981 )、 Vande Kopple ( 1985 )、 Crismore ( 1989 )、 Hyland ( 2000 , 2002 , 2005 ) 等进一步发展这一概念,把能够表示作者 / 说话人介入 语篇来影响读者的模糊语、连接语和各种评论语篇的 语言形式归入元话语的范畴。元话语是目前语篇分析 和语言教育中的一个常用术语,目的在于探索语篇生 产者和语篇关系,探索语篇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 系。
3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元话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 Schiffrin ( 1980 )使用了 “ 亚话语( metatalk ) ” , 指交际中用来组织和评价会话的显性语言形式。 Chafe ( 1986 )用 “ 言据标记( evidential ) ” 来指通过 语言手段来表达对知识的态度。 Fowler ( 1987 )把元 话语看作一种修辞活动和修辞策略。 Meyer ( 1975 ) 和 Lautamatti ( 1978 )把元话语视作非主题材料的一 部分。 Crismore ( 1989 ), Vande Kopple ( 2002 ) 和 Hyland ( 1998 , 2000 , 2002 , 2003 )根据功能语 言学的理论,对元话语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语类的 分析。
4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和语言教师也对元话语展 开了研究,调查和研究元话语在我国英语教学 过程和学术讲座的使用情况,也对英汉语言的 元话语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理论上探讨元话语 与实证研究、元认知的关系。
5
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交际不仅涉及信息、物 品或服务的交换,而且涉及交际双方的个性、 态度和观点。元话语可帮助我们看到说话人对 语篇内容和受众的态度。写作和说话都是表达 意义的行为,说话人 / 作者除了传递信息外, 总是要表达自己的兴趣、观点、看法和价值观, 不可能是中立的。他们还需要考虑社会影响以 及读者的理解。在这过程中,元话语是一种重 要的手段。
6
照 Hyland ( 2000 )的说法,元话语能帮助构 建连贯的语篇,连接语篇与语境,传递作者 / 说话人的个性、可靠性、对读者的敏感性以及 与信息的关系。因此,元话语是我们日常语言 的一个普遍特征,也是我们在各种语类中交际 的一个主要特征。
7
受众通常指的是对读者 / 听众。 说话人 / 作者需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受众,才 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读者数、作者与读者的熟悉程度、相互间的社 会地位、共享知识、主题知识都会影响写作。 作者需要使自己的语篇适合读者的期望和要求, 保证自己所提供的信息能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8
元话语这个术语在作文、阅读、修辞和篇章结 构的研究中日显重要。许多学者对各类语篇中 的元话语现象进行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元 话语是方便交际、支撑观点,提高可读性、构 建与受众关系的主要手段。在学术论文写作教 学中,元话语的知识有助于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的学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建立与读者的 关系。我们从学术写作中使用的元话语可见一 斑。
9
元话语的主要理论是,交际不仅是交换信息、 商品和服务,而且涉及交际双方的身份、态度 和思想。它能让我们了解作者或说话人构建立 场、与读者结盟的方式。由于元话语的重要性, 不仅涉及现实世界中的人、地点和活动,而且 还承认、构建和协商社会关系,许多学者把元 话语看作为书面语篇的一个特征,把它运用到 分析日常会话、课本、科普读物、论文、广告、 公司年度报告等。
10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使用往往包括交际使用和 互动使用,即语言能表达内容并且能表达人际关系和 态度,所以语篇分析应该分析两者。 Sinclair ( 1981 ) 强调语言互动的重要性,把语篇分为互动 ( interactive )层和自动( autonomous )层。自动层 指的是经验通过语篇结构的组织和维持逐渐展开方式。 互动层指的是使用语言与他人协商建立与读者的关系 的方式。 Sinclair ( 1981 )将语言的表征功能视作默 认功能,认为表征功能不仅能传递信息,而且还帮助 参加者分享经验。
11
在元话语研究中,学者大多采用功能语言学的 视角。根据 Crimore 等人( 1993 : 40 )的看法, 元话语不会增加命题内容,但会帮助听者或读 者组织、解释和评价信息。 Halliday ( 1994 : 70 )认为人们可以对命题材料进行争论、确认、 否定、坚持,表示怀疑、后悔等等。但 Crismore ( 1989 )的分类包括了指称信息元 话语,即 Halliday 的概念功能( Hyland 2005 )。
12
Hyland ( 2005:48 )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把元 话语看作作者指称语篇、作者或读者的方法, 提出了元话语的人际模式。把元话语分为两类: 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 交际元话语:过渡语、框架标记、内指标记、 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 互动元话语: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自 称语、介入标记
13
过渡标记包括表示添加、比较和结果的连词和状语短 语,如 and, furthermore, similarly, equally, in conclusion, nevertheless ; 框架标记表示语篇界限和结构,如 at the same time, to summarize, I argue here, well 。 内指标记指语篇的其他部分,如 as noted above 。言 据标记表示观点和命题内容的来源,如 according to X, Z states 。 语码注释语进一步说明命题意义,如 namely, such as, in other words 。
14
模糊语表示对命题持保留的观点,如 might, perhaps 。 增强语表达作者对命题的确信程度,如 in fact, definitely 。 态度标记表示作者对命题的情感态度,如 agree, prefer, hopefully, remarkable 。 自称语指作者在语篇中用第一人称谈及自己程度。 介入标记指的是提醒读者注意或者把读者引入语篇的 显性手段,如 you can see that 。
15
元话语在学术写作中十分重要。这些手段反映了作者 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语境资源和语篇经历的认识,也 反映了通过数据、论点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恰 当的学科语言的能力。 Hyland 运用所提出的模式,通过语料库分析了元话语 是如何用来促进学术写作的有效性。从 Hyland 的语料 库调查可以看到,英语作为外语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 文用的交际元话语比互动元话语多。模糊语和过渡语 用的最多,其次是介入标记和言据标记。博士学位论 文用的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比硕士学位多。另外, 元话语的使用还有学科上的差别。
16
科学语篇中,学者不仅仅是提供证据,还在讨 论结果和理论,还需要涉及某种说服,需要使 用语言来承认、构建和协商社会关系。这就需 要使用元话语。达尔文在《物种的起源》第一 章和第四章使用了 890 个元话语,模糊语和增 强语占了其中的 83 %。达尔文还通过态度标记 来表达气质。这一章的讨论说明,元话语的使 用说明了它在学术说服中的作用,能体现作者 的气质。
18
同一社区的成员能毫不费力地识别他们经常使用的语 篇的相似之处,并能阅读、理解和书写各种语篇。这 是因为作者根据以前阅读同类语篇的经历,预测了读 者的期望。但是,语类不同,元话语的使用是不一样 的。 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知识的构建,同时也需要征求同行 对论文中的解释和观点的认可,因此,这不仅仅涉及 认知因素,还涉及社会和情感成分。一种数据可能有 不同的解读,读者总有可能拒绝作者的解释。交际元 话语的使用反映了作者对读者的理解需要、修辞期望 和背景知识的假设。
19
Hyland 对研究论文的元话语手段进行了调查, 发现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一样,使用的交际元 话语比互动元话语多。使用最多的是模糊语和 过渡语,其次是语码注释语和言据手段。这说 明学术文章不仅传递精确度,还以一定的主观 性来支撑命题。
20
科普文章在元话语的使用上也和研究论文不同。 Hyland 观察了交际元话语在科普文章的使用情 况,发现科普文章的元话语用的比学术论文少, 使用的元话语也有其特殊性。另外,课本是一 种教育语类,也是一种专业语类,在呈现已被 接受的观点时也为作者提供一种与专家和入门 者分享学科知识的媒介。
21
语言不同,元话语的使用也不同。 在言据标记的使用上,英美作者在论文中使用 的言据标记比中文论文多。西班牙语的社论多 用交际元话语,尤其是添加标记,英语社论多 用互动元话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论文常用隐 性的元话语标记,西班牙语论文还偏爱使用模 糊标记。芬兰语和英语论文都使用较多的互动 元话语。芬兰语论文还多使用态度标记语和模 糊语。
22
我们有必要把元话语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在学 术写作和专业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 下使用元话语的意识。这能使学生掌握按照社 区认可的规范表达意义的技能。反过来,学生 要认识和使用元话语,需要经常有系统地接触 不同的语类。除了研究语篇,研究受众和语篇 使用者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欣赏写作中常见 的各种互动,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传递连 贯的信息,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语篇。
23
元话语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认为元话语具有语篇功 能和人际功能。 Hyland & Tse ( 2004 )认为不必要区 分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而是认为所有的元话语都是 人际功能,因为它考虑了读者的知识、语篇经历和信 息处理需要,为作者提供取得修辞效果的宝库。 Vande Kopple ( 2002:93 )也认为元话语表达了人际 意义或语篇意义。人际元话语帮助作者表达个性以及 对概念材料的评价和态度,表示它们在交际中的角色, 以及作者对读者如何对概念材料的反应。
24
由于元话语是作者在组织语篇、吸引读者、表 达对内容和受众的态度所使用的手段, Hyland ( 2005:13 )认为元话语连接语篇和语境的重 要纽带,突出了语篇的对话作用。
25
一方面,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看,元话语是 作者使读者介入、创建连贯语篇的方式,因此 它表达了人际意义,表达了互动和语篇如何用 来创建和维持与读者的关系。 语篇功能主要体现在已知-未知信息、主述位 等词汇语法上。主位是信息的起点,因此表示 作者呈现概念和人际意义的方式,同时也反映 了作者的意图和对读者理解信息的需要。 语篇是作者创造命题内容、人际介入和语篇流 的过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5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