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1
乙太網路(Ethernet)簡介 以下為 陳大為 台灣思科產品技術經理 之著作
乙太網路(Ethernet)的標準規格是由IEEE 802.3工作群組制定,1983年6月正式發表了10BASE-5之乙太網路標準,隨著實際環境及應用上之需求。IEEE 802.3工作群組分別在1985年11月及1990年9月發表了大家所常見的10BASE-2以及10BASE-T之乙太網路標準。而為因應資訊環境的需求,又陸續在1995年6月及1998年6月,發表了IEEE 802.3u 100BASE-T高速乙太網路(Fast Ethernet)標準及IEEE 802.3z 1000BASE-X 超高速乙太網路(Gigabit Ethernet)標準。 一般人在對應10Mbps、100Mbps、1000Mbps乙太網路介面至IEEE 802.3標準時,大多會將10BASE-5、10BASE-2及10BASE-T泛稱為IEEE 802.3標準,另外,再將100Mbps高速乙太網路及1000Mbps超高速乙太網路分別對應至IEEE 802.3u及IEEE 802.3z。事實上10BASE-2之標準應為IEEE 802.3a,而10BASE-T之標準應該為IEEE 802.3i。此外,超高速乙太網路尚有1999年7月所發表的IEEE 802.3ab 1000BASE-T介面。
2
問題 (1/2) OSI 7-layer? What is LAN? 如何連結電腦形成一個LAN? 是什麼網路卡?我們常用到那些網路卡?
網路卡的工作是什麼? 請想像Ethernet MAC layer frame應該要有那些欄位,才能讓對方得到足夠的資訊。
3
問題 (2/2) 同一LAN中的許多電腦同時透過Ethernet送出frames,會不會有問題?
What is Multiple Access? 如何用 CSMA/CD 的方式讓各個電腦可以在 bus 上達到相互通訊的目的? CSMA/CD是好的方法嗎?有沒有其他方法? 如何讓Ethernet傳輸速度從最早10Mbps不斷增加再增加? Ethernet 成功的原因?
4
目前最常見的網路─ 乙太網路(Ethernet)
定義了網路傳輸媒介的實體特性(實體層)與如何共用傳輸媒介做資料傳送(媒體存取控制層)的網路協定 與IEEE 802.3類似
5
Ethernet 網路線路的介紹 10Base5:thick wire Ethernet 10 Base2 Ethernet 10BaseT
50W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 AUI接頭 10 Base2 Ethernet 50W RG-58A/U同軸電纜 BNC接頭 10BaseT 雙絞線(Twisted Pair)、 RJ-45接頭、集線器 1 2 3 5 4 Bus Topology 最早的 Ethernet 是 10Base5 1 5 4 3 2 data Switch Start Topology
6
網路線路的比較
7
高速乙太網路(Fast Ethernet)
100 BaseT Ethernet 100BaseX 仍同10BaseT用二對的雙絞線。 100Base4T使用四對的雙絞線傳輸資料。 延用傳統的原 10BaseT 網路的配線系統、frame format、max packet size,但速度提昇為100Mbps(減少每個bit傳輸時間)。
8
超高速乙太網路(Gigabit Ethernet)
保有原CSMA/CD的網路的配線系統但速度提昇為1000Mbps 向下(Ethernet、Fast Ethernet)相容 使用光纖或 Category 5 的UTP 使用光纖需要1000base光電轉換器 做為backbone或與server連接的技術 IEEE 802.3ab 1000Base-T或 IEEE 802.3z 1000Base-SX/LX Cisco 的 gigabit Ethernet 的設備 gigabit speed transmission up to 100m over Category 5 cabling Ideally suited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server farm aggregation 14-port or 16-port Gigabit Ethernet module with RJ-45 interfaces 在gigabit Ethernet前都是可選用 full duplex或half duplex. 所以若是 fast Ethernet, 最快速率是 200Mbps 若用UTP是 100m, 使用光纖的目的在加長距離, multi-mode 可到 500m, single-mode 可到 10km IEEE 802.3ab standards compliant
9
10 Gigabit Ethernet IEEE 802.3ae, 與之前 Ethernet 規格差別很大 使用的範例
使用 Optical Fiber, Full-duplex 與舊有Ethernet的frame format、max packet size相同 使用的範例 Server interconnect for clusters of servers Links between switches and servers Backbone Very high-speed connections between buildings Draft standard: IEEE 802.3ae. 與之前 Ethernet 規格差別很大, 只能使用 Optical Fiber, 使用 Full-duplex, 意味 collision detection 不再需要了. 但仍是 Ethernet, 仍有相同的 format, 使得能與舊規格並存. 同時為避免舊有投資 (ex: SONET) 的成為浪費, 規格的制定也致力使 Ethernet packet 可從 SONET 上經過. Ex: Cisco series Very high bandwidth Relatively low cost Scalability from 10 Mbps to 10,000 Mbps LAN applications of 10 Gigabit Ethernet include: Server interconnect for clusters of servers Links between switches and servers Aggregation of multiple 1000BASE-X or 1000BASE-T segment into 10 Gigabit Ethernet downlinks Very high-speed connections between buildings
10
Ethernet 的媒體存取控制層(MAC Layer) ─ CSMA/CD
11
Ethernet frame格式(1) 定義MAC layer 的frame格式
來源電腦(Source)接受來自上層的資料(Data),將其包裝成 frame 送給目的地電腦(Destination)接收。
12
Ethernet frame格式(2) Preamble:由1010組成的位元串,最後以10101011結束。達成接收雙方同步的功能。
Destination:目的地電腦的MAC 位址。以最高位元LSB區分為 LSB=0:physical MAC address LSB=1:multicast 6 bytes 全為1:Broadcast Source :來源電腦的 MAC 位址 48bit Ethernet address, 前24 bits是廠商, 後 24bits 是 sequence #.
13
Ethernet frame格式(3) Type:代表上層所使用的協定。
0800H:IP 0600H:XNS (全錄的 protocol suit) Data:來自上層長度為 bytes的資料。當長度不足46 bytes時,需補足。 Why? FCS:Frame Check Sequence,使用 32-bits CRC 來檢查 address、type、data。 Type: 在 single host 上, 允許 multiple protocol 可在 Ethernet 上使用.
14
Ethernet 的架構 廣播式傳輸(broadcast)
當有2個電腦同時送出frame,將造成frame的碰撞(collision),無法辨識,必須將其丟棄 使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Collision Detection,載波感應多重存取/碰撞偵測) 盡可能的傳輸(Best Effect)
15
無Collision 發生
16
Collision 發生 B在A之frame到達前便將資料送出,發生collision。 A發現網路上雜訊,知道發生collision。
最差的情況所需時間即為round-trip propagation delay 資料在最遠的2個電腦間來回傳遞一次所需的時間 jamming:人為干擾
17
Round-trip Propagation Delay
由於一開始 Hardware 的限制,因此 2 Hosts 間最遠可達 2800m,再加上一些元件的 delay,算出 Round-trip Propagation Delay 約為 ms。 但希望定出的值為 2 的冪次方。 Ethernet 將 Round-trip Propagation Delay 定為51.2 ms。
18
CSMA/CD監聽時間 Ethernet 將round-trip propagation delay 定為51.2 ms 。
電腦A必須監聽網路 51.2 ms 才可得知是否有發生collision。 Worst Case:A送出frame 到收到雜訊的時間。
19
CSMA/CD 通訊協定 1. 先監聽網路上是否有其他電腦正在傳送frame資料,一直監聽到沒有訊號。
2. 若沒有聽到網路上有frame,將自己的 frame送出;若有則繼續監聽,直到訊號消失,則將frame送出。 3. 繼續監聽網路(51.2 ms),若發生frame的碰撞(collision),則送出擾亂訊號(Jamming Signal)。 4. 以二元指數退後演算法設定一段時間後再重新開始步驟 1。
20
CSMA/CD 隨機延遲時間 若發生collision,電腦會以亂數設定一隨機延遲時間(random delay time)r,儘可能使兩台電腦的延遲時間不相同。 二元指數退後演算法 n:連續發生collision的次數(n16) k = min (n,10) r { 0、1、... 、2k-1} , r的單位為round-trip propagation delay (51.2 ms),
21
Examples of 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 Algorithm
第一次 Collision:n=1、k=min(n,10)=1 r { 0、1} Host 有一半的機率立刻Listen與重傳。 另一半的機率要等51.2 ms才能監聽與重傳。 第二次 Collision:n=2、k=min(n,10)=2 r { 0、1、2、3} 可能是等 0ms、51.2 ms、51.2×2 ms、51.2×3 ms才能監聽與重傳。
22
Data Size Limitation 當 Frame 太短,Frame 可能在 Collision 尚未偵測完便已傳送完畢,傳送結果成功或失敗無法確定。 51.2ms 可傳送 51.2ms×10MHz=64 bytes 每一個 Frame 的 size 必須大於 64 bytes。 除去 FCS 等資料,data size 必須大於 46 bytes。 避免一 Host 占用網路過久,限定data size 必需小於 1500 bytes。
23
因採用CSMA/CD造成的影響 訊號從想要送出,到真正送出的時間無法預期 電腦相互競爭,頻寬使用不保證公平 高負載時,頻寬使用率低
不適用在具有時效性(real time)的多媒體資訊
24
Properties of an Ethernet
Shared bus technology(broadcast) Lowest level hardware does not support addressing. Best-effort delivery mechanism No central authority to grant access Each transmission is limited in duration.
25
802 系列 SMTP、FTP、HTTP SNMP、DNS UDP TCP IP Ethernet 光纖、雙絞線、無線通訊、同軸電纜
802.3 CDMA/CD 802.4 Token-bus 802.5 Token-ring Wireless LAN VG-AnyLAN TCP IP 802.3 CDMA/CD 802.4 Token-bus 802.5 Token-ring Wireless LAN VG-AnyLAN :具有 QoS 之 high speed LAN (tree 架構) 802.2 LLC (Logic Link Control) Ethernet 802.11 802.3 802.4 802.5 802.12 光纖、雙絞線、無線通訊、同軸電纜
26
802.3 通訊協定 Ethernet is compatible to 802.3 Length: # of bytes in LLC
Preamble Source Destination Length LLC Data FCS 位元組 8 6 2 4 bytes 目的地位址 來源位址 長度 來自上層LLC的資料
27
802.3 通訊協定流程圖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4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