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1 組織變革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2002.05
2
2 組織變革 對組織內的某些部分所做的大幅修正或 調整 組織變革可以包括 組織結構的變遷 工作流程的改變 管理幅度的調整 工作人員的更新 組織設計的變化
3
3 造成變革的內、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 總體環境的變化 包括經濟、政治、人文、社會、文化、法 律與科技等所產生的變化 個體環境 內部因素 內部運作效率
4
4 組織變革的類型 計畫型變革 基於對未來事件所做的預期下,一種有系統、 有次序的變革方式 因應型變革 對於非預期的事件所做的因應而產生的變革 零星、缺乏預作規劃下的對事件的變革反應
5
5 組織變革的基礎 以技術為基礎的變革 針對工作流程、生產方法、設備、控制系統與資訊系統所進行的 變革 結構為基礎的變革 針對組織結構的基本要素,以及組 織的整體設計所進行的改變 文化為基礎的變革 改變所共有的價值觀、信念、習慣與基本行為 企圖用一套新的價值或信念體系來替代舊有的價值或信念體系 任務為基礎的變革 針對工作的內容、程序及步驟所進行的變革 人員為基礎的變革 藉由針對改變員工的知覺、態度、能力與期望來創造組織的變革
6
6 管理者在組織變革中的角色 魅力領導的角色 點出願景 (Envisioning) 充電 (Energizing) 促成 (Enabling) 工具領導的角色 結構的安排 (Structuring) 建立控制機制 (Controlling) 安排報酬機制 (Rewarding) 傳教領導的角色
7
7 Luwin 的變革模式 解凍 (Unfreezing) 實施變革 (Change) 再凍 (Refreezing) 原有狀態 不滿意的狀態 改變後狀態
8
8 完整的變革模式 界定變革的需求 跟催與評估 變革的績效 實施變革 擬定組織變革 的計畫 設定組織變革 的目標 界定可能的 變革抗拒來源 選擇適當的變革 工具或技術
9
9 抗拒變革的原因 不確定性 害怕失去既有的利益 認知差距 社會關係的重新建構
10
10 減低對組織變革抗拒的技術 力場分析 溝通 參與 提昇與支持 協商 操縱與買通 強制
11
11 力場分析 驅離的力量滯留的力量 環境的新威脅 管理人員的企圖心 股東施加的利潤壓力新工作方式的潛在風險 非正式群體的抗拒 職位變動所導致的不適
12
12 組織發展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從上而下的、組織全面性有計劃的努力, 透過運用行為科學的知識來瞭解、改變 與發展組織的成員,從而提高組織的效 能
13
13 組織發展的價值基礎 人的價值 人具有要求成長與發展的本性 組織發展就是要排除人們成長與發展的障礙,以使 他們能對組織做較大的貢獻 群體的價值 人們需要被群體所接受 群體內的接納、合作與參與非常重要 組織的價值 群體結合的方式會強烈影響組織的效能 先由高階管理當局進行變革,然後再慢慢擴展至組 織全體。
14
14 常用的組織發展技術 調查回饋 程序諮商 團隊建立 群間發展 第三者的和平塑造 ──Change Agent 敏感性訓練
15
15 再造工程 Reengineering 針對組織的各個層面進行一種全面性的 檢討、修正與調整 企圖達成組織在成本、服務,以及時間 上的降低 簡單的說,再造工程是創造一種新的方 法來完成事情
16
16 再造工程的層次 經營模式 Business Model 組織結構 組織程序、流程 企業程序再造 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技術基礎建設
17
17 程序再工程的例子 哪一條隊比 較短?
18
18 新的程序 主要觀念: 多服務點、單一隊伍 每一服務點,多種服務
19
19 傳統循序送貨作業作業 倉庫 交付載運清單 去程 檢附清單
20
20 傳統循序送貨作業作業 倉庫 揀貨、上貨 回程
21
21 平行作業 倉庫 Dock A Dock B Dock C Dock D 電傳載運清單 去程 揀貨 上貨 回程
22
22 循序作業循序作業 平行作業平行作業 去程和揀貨同時進行 揀貨、上貨績效因自動化、合理化而提高 績效比較 去程揀貨上貨回程 時間 去程 揀貨 上貨回程
23
23 績效比較 2 循序作業時間 去程時間+揀貨時間+上貨時間+回程時間 平行作業時間 去程時間+上貨時間+回程時間 貨車、司機使用率的改進 績效來源: 資訊傳遞+作業流程變革 缺少流程變革,資訊傳遞的效率、揀貨效率不會大 幅影響績效
24
24 再造工程的步驟 設定再造工程的目標與策略。 高階管理當局必須展開與指引再造工程 的努力。 在組織成員間建立一種緊迫的感覺。 找到一個新的起點。 結合由上至下與由下至上的參與。
25
25 KPI: 關鍵績效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ex 選定少數可量化的 KPI (可測量、可計算) 指標必須和 BPR 目標相配合 開始時進行評估 並設定未來目標(避免陳義過高) 計畫進行期間、結束後,定期衡量 針對達成狀況加以檢討
26
26 追蹤列管 設計 KPI 的評估方式和計算準則 定期衡量指標 檢討 KPI 的達成 依照檢討的結果來修訂程序
27
27 創新 依創新的對象來分類 產品創新 程序創新 依創新的幅度來分類 連續性創新、動態連續創新與非連續性創新 依創新的動力來分類 技術驅動的創新 顧客驅動的創新 依創新的層面來分類 技術創新 管理創新
28
28 Dell 的 Direct Model Supplier Factory Customer Customization Supplier Factory Warehouse Whole Seller Retailer Customer Customization 5-7days ~50days 傳統供銷 直接供銷
29
29 通路經營模式 傳統 中間商的 加值服務 顧客價格 提高 直接 配送問題 製造商 代理商 批發商 經銷商 顧客 製造商顧客
30
30 產品銷售價值鏈重組的可能性 東元、網際佳電、東源儲運 物流和資訊流分 段 可能的新安排 資訊和實物分流 生產者 大盤商 零售商 消費者 生產者零售商消費者 物流商
31
31 攸關的組織創新因素 組織文化 組織結構 組織的獎酬 組織的創業機制 組織人力資源的作法
32
32 學習型組織 Learning Organization 一種能夠創造、獲取,以及轉換知識, 並藉此來維持不斷改善績效的動力與能 力的組織
33
33 學習型組織的學習方式 藉由系統性、有組織性的一致方法來解 決問題 藉由實驗來獲得知識 由過去的經驗獲得教訓 由其他人的優良創意或作法來學習 轉移與分享知識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5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