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假結婚、真賣淫? 社會污名與新移民 授課教師:林津如 第十三堂課 96 年度教育部補助推動新移民之原生社會文化、公民與人權及健康醫療教學發展計畫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林津如教授及陳麒文執行
2
暖身活動: 助教戴黑人與白人的面具,從外面走進來, 請同學描述對這兩個人的想像。 白人黑人
3
膚色與刻板印象 只是一張面具,但我們怎麼得知這帶面具 的人有這些特色? 在想像與真實之間是否有落差? 我們如何得到這些想像?
4
污名 (Stigma) 社會大眾對某一社會群體抱持著負面的 看法與刻版印象,即是污名。產生污名 的過程,則稱之為「污名化」。
5
污名如何進行 以象徵性的符碼引發聯想 以偏概全 多半以負向的概念為主導 媒體不斷重覆的報導形成誇張的事實 忽略社會群體的內部差異 忽略當事人的說法
6
列舉台灣社會對於新移民女性有那些污 名化的想像?
7
假結婚、真賣淫報導 警方查出,其中涉嫌經營「小花」應召站、即將 臨盆的大陸女子李 xx ,四年多前因假結婚真賣淫 被騙來台,丈夫謝 xx 動輒對她拳打腳踢,處境確 讓人同情。 謝 xx 舌癌上月病逝,李女須照顧丈夫與前妻所生 三名年幼子女,曾有媒體報導幫她募款,被縣府 社會局列為高風險家庭,委託公益團體訪視。如 今警方查獲李女涉嫌接手丈夫經營應召站,讓公 益團體感到難過,也讓警檢對她不思脫離是非圈 反愈陷愈深,感到「匪夷所思」。 不過楊女在警訊時,否認經營應召站。
8
解構污名: 真的是這樣子嗎? 先想想阮氏華的故事
9
情境探討 (30 分鐘 ) 假設你是阮氏華,從小在越南的鄉村長大,父母雖 然辛苦工作,但家中三餐不得溫飽。某天,小華的 阿姨問你,有台灣人來,要不要出去相親? 1) 你會怎麼做? 2) 如果對方說要娶你,你會怎麼想?你會做怎樣的 決定? 3) 來到台灣之後,要照顧公婆,老公賺的錢不穩定 ,有時候還會家暴,你還要工作養二個小孩,生活 很苦,你會考慮怎麼做? 4) 假設你決定離婚,小孩跟著你,你要工作,還要 照顧小孩,回越南生活很苦,也不會有出路,你會 怎麼做?
10
小組討論提綱 如果你是阮氏華,你會怎麼做? 這樣的故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五十年前的 台灣? 如果這些事情在不同時空、不同情境下, 不斷發生,這意味著什麼? 請分析上述的故事,如何被媒體拿來污名 化新移民女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5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