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4 環境與產業分析
2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 本章前言 當企業在談論「競爭策略」時,認為策略就是「政策方向 」,但是方向很容易被模仿。 競爭優勢有兩項特徵:能賺錢且別人不容易模仿。 台灣產業要轉型,需要向樂透彩學習,要作一些能賺大錢 ,但是成功機率不高的事。
3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3 本章架構
4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4 學習路徑 第二節 網際網路與競爭優勢 第一節 什麼是策略:方向與能力 第三節 策略學派 結論與摘要
5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5 1.2 策略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Do things right) 1.1 策略是一種方向的取捨 (Do the right thing) 1.3 策略的決策 第一節 生態經濟學:瞭解產業生態的改變
6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6 劍宗的策略觀:以方向為基礎的策略規劃 -因為策略方向正 確,才能得到競爭優勢。 由上而下的策略發展流程 (TOP-Down Strategic Planning Process ) 步驟一:定義企業使命與目標:使命指的是企業為什麼存在? 步驟二:外在機會威脅與內部強處弱點分析:產業分析 步驟三:企業目標 步驟四:策略的選擇與經營模式的定義 1.1 策略是一種方向的取捨
7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7 氣宗的策略觀:以資源為基礎的策略規劃 策略規劃受到三種基本的挑戰: ( 1 )「對的事情」很難預估 ( 2 )如果你預估正確,競爭者很容易模仿 ( 3 )如果我有能力,不但競爭者無法模仿我,甚至我模仿競爭 者,模仿的比原來的還好 「核心能力」學派強調,如果有能力,便能以不變應萬變。 尤其在多變的數位經濟時代理,核心能力與人才成為更重要 的決勝關鍵。 1.2 策略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1/3)
8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8 電子商務策略
9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9 1.2 策略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2/3) 資源為基礎的策略規劃
10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0 由下而上的策略浮現流程 (Bottom-Up Strategic Emergent Process ) 1.2 策略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3/3) 浮現的策略規劃
11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1 策略的思維是多元的,若要更周延,在組織管理學提供兩種 思考模式: ( 1 ) Devil’s advocate ( 魔鬼意見 ) :當策略計畫擬定好後,指派 一群人站在反方,攻擊與批評此策略計畫。經過嚴格反對批 判之後,才是最後的策略計畫。 ( 2 ) Dialectic inquiry ( 辨證調查 ) :企業同時做兩個相互衝突的 計畫,像是一個主張積極進入行動商務搶得先機,一的主張 稍緩,靜觀其變。經由兩個計畫間的辯論,在綜合兩者的看 法,形成最後的計畫。 1.3 策略的決策 (1/2)
12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2 多元策略規劃
13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3 1.3 策略的決策 (2/2) 策略的評估
14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4 第二節 網際網路與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 -能賺很多錢、競爭者無法做相同的事(很難 模仿)。 「競爭之必需」 -一項賺錢的電子商務策略,你能做的別人 也能做 。
15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5 3.2 黃藥師: Wiseman 的策略動力模式 3.1 少林派 Porter 大師 3.3 武當派: Bakos 的競爭優勢因果關係模式 第三節 策略的決策 3.4 韋小寶: McFarlan-McKenney 的策略方格 3.5 段譽凌波微步: Lu 的策略路徑模式 3.6 新興想法
16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6 波特大師( Porter )強調:營運效益的能力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 如果企業能夠比競爭對手做得更有效率( do the same thing better ),便能取得低成本的競爭優勢。 3.1 少林派 Porter 大師
17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7 Wiseman 將 Porter 的一般化策略模式擴充成五項策略動力( strategic thrust areas ),以應用資訊科技來提高企業之競爭 策略: 第一步:策略目標( Strategic Target )- 供應商、顧客、與競爭者 第二步:選擇策略( Thrust )- 差異化、成本領導、創新、成長、結盟 第三步:「使用模式」( Mode )-攻擊或防守 第四步:方向( Direction )- 內部使用( Use ) 、也提供企業外部使用( Provide ) 第五步:執行( Execution ) 3.2 黃藥師: Wiseman 的策略動力模式
18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8 Wiseman - 策略動力模式
19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19 Bakos 和 Treacy 認為,企業的「議價能力」決定企業的競爭 優勢,而決定企業議價能力的因素包括: ( 1 )搜尋成本( search-related cost ) ( 2 )獨特的產品( unique product features ) ( 3 )轉換成本( switching cost ) Bakos 和 Treacy 也認為電子商場上,企業決定「比較效率」 的主要因素為: ( 1 )組織內效率( internal efficiency ) ( 2 )組織間效率( inter-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 3.3 武當派: Bakos 的競爭優勢因果關係模式
20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0 Bakos 的競爭優勢因果關係模式
21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1 不同的產業有著不同的產業 e 化策略與政策 3.4 韋小寶: McFarlan-McKenney 的策略方格 工廠型 Factory 策略型 Strategic 支援型 Support 扭轉型 Turnaround 低 高 規劃中的資訊系統對策略 之影響(未來附加價值) McFarlan-McKenney 的策略方格
22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2 由「電子商務效益」與「電子商務範疇」兩個構面來分,可 以將國內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分作以下幾四類: 3.5 段譽凌波微步: Lu 的策略路徑模式 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23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3 令狐沖:明茲柏格( Mintzberg )- Mintzberg 認為傳統(或 正統)的「策略規劃」只少有三點謬誤的假設: ( 1 )假設世界會維持不變。 ( 2 )計畫與執行是可以分離的。 ( 3 )策略或計畫可以形式化。 周伯通:哈特曼( Hartman )與罕莫爾( Gary Hamel )-建 議電子商務的經營者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斷的推出新產 品新構想,不需要等到有完整計劃後再推出,而是一有想法 就推出。 3.6 新興想法
24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4 傳統產業與知識經濟產業的競爭優勢比較
25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5 結論與摘要 競爭優勢有兩項特徵:能賺錢且別人不容易模仿。若要別人 不容易模仿,就要嘗試作困難的事。 企業許多時候需要挑難的事情做,因為一旦成功,便有門檻 ,別人無法模倣,利益才夠大。 企業如何在變化中,比競爭者早一步發現威脅與機會是重要 的。
26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6 問題討論 1. 由上而下的策略分析強調「謀定而後動」,但是最近許多人 開始強調「動而後謀定」,哪種比較對? 答:請見課本第 137 頁 2. 什麼是策略?方向還是能力比較重要? 答:請見課本第 126 及 132 頁 3. 簡述「由上而下」的策略發展流程。 答:請見課本第 127 頁 4. 簡述「由下而上」的策略浮現流程。 答:請見課本第 135 頁 5. 簡述「多元」的策略規劃流程。 答:請見課本第 136 頁
27
第四章 環境與產業分析 27 問題討論 6. 簡述兩種策略選擇的思考模式。 答:請見課本第 131 頁 7. 解釋什麼是競爭優勢與競爭必需。 答:請見課本第 138 頁 8. 簡述下列策略學派: Porter 答:請見課本第 139 頁 Wiseman 答:請見課本第 141 頁 Bakos 答:請見課本第 145 頁 McFarlan-McKenny 答:請見課本第 148 頁 Lu 答:請見課本第 150 頁 Mintzberg 答:請見課本第 153 頁 Hartman/Hamel 答:請見課本第 154 頁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5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