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Gervais Gilmore Modified over 8 years ago
2
第 12 章 厌氧性细菌 ( anaerobic bacteria )
3
厌氧性细菌 教学要求 了解厌氧菌的种类和分类 ; 掌握破伤风梭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防治 原则。 掌握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所致疾病。 掌握无芽孢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微生 物学检查法。
4
厌氧性细菌 概 述 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缺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和氧化还原电势高 的呼吸酶;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 厌氧芽胞梭菌属:引起外源创伤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引起内源性感染
5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大多为严格厌氧菌,革兰染色阳性 芽胞直径比菌体粗,使菌体膨大呈梭状,对热、 干燥和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多数为腐生菌 少数为致病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等
6
厌氧性细菌 李春波,男, 55 岁,农民。 主诉:因张口困难,全身抽筋而急诊入院。 病史:一周前在地里劳动时,不慎被一绣铁钉刺 破左足底。伤口立即由 “ 赤脚医生 ” 处理包扎,但至 今未愈。入院前 24h 开始张口困难,逐渐加重,不 能进食。颈项发硬,不能弯腰。5 h 前开始全身抽 筋,发作历时几秒钟,间歇 20 ~ 30min 。 查体: T38 ℃, P80 次 / 分。神志清楚,检查合作。 心肺无异常。牙关紧闭,痉笑,颈项强直。左足 底有一个 2 ~ 3cm 大的伤口,轻度化脓感染。体检 时阵发痉挛一次,呈角弓反张,历时约十秒。 病例讨论
7
厌氧性细菌 问题 1. 患者最可能患有什么疾病?为什么? 2. 应如何治疗? 3. 如何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8
厌氧性细菌 一、破伤风梭菌( C . tetani )
9
厌氧性细菌 1. 菌体细长,有周鞭毛,芽胞呈鼓槌状,G+ 2. 芽胞抵抗力很强,在 100 °C 1h 才被破坏,在土 壤中可存活数十年 3. 严格厌氧,不分解糖类、蛋白质。 (一)生物学性状
10
厌氧性细菌 1. 致病条件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伤口窄而深(如刺伤) ;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 组织缺血 ; 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 伤口 ;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1
厌氧性细菌 2. 致病物质 ( 1 )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 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 —— 破伤风痉挛毒素 为蛋白质,包括 A 链和 B 链,不耐热 B 链 —— 结合单位 A 链 —— 毒性单位 为一种神经素, 毒性极强 ( 小鼠 LD50 为 0.015ng , 对人致死量 <1µg)
12
厌氧性细菌 局部伤口中产生的 痉挛毒素,经淋巴、血 流或外周神经末稍沿轴 索逆行向上,到达脊髓 前角和脑干。 破伤风痉挛毒素
13
厌氧性细菌 ( 2 )作用机制 B 链识别并结合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促使 A 链进 入细胞内发挥毒性作用,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 γ- 氨基丁酸的释放,导致屈肌、伸肌同时强烈收缩, 骨骼肌出现强烈痉挛; 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即 非抗毒素所能中和。
14
厌氧性细菌 痉挛毒素能选择地抑制 中间神经元和抑制性神 经元释放抑制性介质;
15
厌氧性细菌 3. 所致疾病 — 破伤风 潜伏期 可从几天至几周 典型的症状 苦笑面容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16
厌氧性细菌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 1-2 周,与原发感染部位与中枢神 经系统的距离长短有关;新生儿破伤风一般为 5-7 天 。 初期畏寒 不适、低热 烦躁头痛 咽肌、咀嚼肌痉挛 咀嚼、吞咽困难 牙关紧闭 面肌痉挛 苦笑面容 咽肌、胸肌、隔肌痉挛 呼吸困难 发绀 四肢肌痉挛 角弓反张
17
厌氧性细菌 4. 免疫性 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 和作用 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18
厌氧性细菌 (四)防治原则 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注射类毒素以进行特异性预防 对可疑外伤病人,可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tetanus antitoxin , TAT )以获得被动免疫作 紧急预防 对已发病者,特异性治疗包括早期足量使用抗 毒素及抗生素两方面
19
二、 产气荚膜梭菌 (C . perfringens )
20
厌氧性细菌 1.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芽胞位于次极端,无鞭毛 在体内有明显的荚膜 ( 一 ) 生物学性状
21
厌氧性细菌 2. 培养特性 厌氧。繁殖周期为 8 分钟 血琼脂平板上,双层 溶血环 牛奶培养基中,可出 现 “ 汹涌发酵。
22
厌氧性细菌 1. 致病物质 ( 二 ) 致病性 α 毒素 — 卵磷脂酶 分解细胞膜上卵磷脂,引起溶血、组织坏死、 水肿、出血 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胶原酶、透明质酸酶、 DNA 酶等毒素的分解破 坏作用,造成气肿及组织坏死 肠毒素 增加肠粘膜细胞通透性
23
厌氧性细菌 细菌在肌肉组织中分解多糖,产生 CO 2 和 H 2 O ,从而造成肌肉组织坏死,液化, 造成气肿、水肿。 多糖酶 肌肉纤维 细菌 气体
24
厌氧性细菌 2. 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 感染方式:创伤感染、产后宫内感染 临床表现为组织气肿、水肿,触摸有捻发感,最后 产生大块组织坏死,并有恶臭。 食物中毒 感染方式:肉类食品 水样腹泻;无热、无恶心呕吐,可自愈
25
厌氧性细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深部创口取材涂片 革兰阳性大杆菌 早期诊断能避免病人最终截肢或死亡 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
26
三、肉毒梭菌 ( C . botulinum )
27
厌氧性细菌 (一)生物学特性 革兰阳性粗短杆菌,芽胞呈网球拍状
28
厌氧性细菌 (二)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不耐热,煮沸 1 分钟即被破坏 已知最剧烈的神经外毒素,比氰化钾强 1 万倍 ( 对人致死量为 0.1µg) 作用机制 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点处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29
厌氧性细菌 肉毒毒素治疗皱纹
30
厌氧性细菌 2.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成人肉毒中毒) 该病是单纯性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与其它食物中毒不同,主要为神经末 稍麻痹 婴儿肉毒中毒 细菌芽胞直接感染 症状是便闭,吸乳、啼哭无力。 创伤感染中毒 极少数为成人伤口或手术后继发感染
31
厌氧性细菌 (四)防治原则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监督,提高防范意识 尽早根据症状作出诊断,迅速注射 A 、 B 、 E 三型 多价抗毒素,同时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毒素检查
32
厌氧性细菌 概述 属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 的球菌和杆菌,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 主要分布在皮肤、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在某些特定状态下,这些厌氧菌作为条件致病菌 可导致内源性感染 在临床厌氧菌感染中,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率占 90% ,以混合感染多间。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33
厌氧性细菌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无芽胞厌氧菌
34
厌氧性细菌 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脆弱类杆菌 (B . fragilis) :临床上最常见的 无芽胞厌氧菌分离株 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韦荣菌属, 咽喉部主要厌氧菌,常为混合 感染菌之一
35
厌氧性细菌 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消化链球菌属, 主要寄居于阴道 常因女性生殖道感染而引起厌氧菌菌血症,占 1% 革兰阳性厌氧杆菌 丙酸杆菌 双歧杆菌属 – 正常肠道菌群,在大肠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齿双歧杆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36
厌氧性细菌 ( 一 ) 致病条件 属正常菌群,在成为条件致病菌后,可引起内 源性感染 感染条件 寄居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力下降 使用抗生素,菌群失调 厌氧微环境 一、 致病性
37
厌氧性细菌 (二)感染特征 内源性感染,多呈慢性 无特定病型,多为化脓性感染 分泌物或脓液粘稠,呈血性黑色,有恶臭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效 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 细菌生长
38
厌氧性细菌 (三)所致疾病 败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口腔与牙齿感染 呼吸道感染 腹部和会阴部感染 女性生殖道感染
39
厌氧性细菌 二、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放入厌氧标本收 集瓶中,立即送检; 直接涂片镜检: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与鉴定:诊断厌氧菌感染的关键是分离 培养与鉴定。标本采集后立即接种到厌氧培养基 进行厌氧培养,获得纯培养后,再经生化反应进 行鉴定。
40
厌氧性细菌 三、防治原则 清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引流、保持局 部良好的血液循环,预防局部出现厌氧微环境; 正确选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25 SlidePlayer.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